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498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 班级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冰川融化 C食品发霉 D菜刀生锈 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氧气 C空气 D一氧化碳 3. 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是指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 4. 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酒精 C泥沙 D植物油 5. 二氧化钛(TiO 2 )可制作用于家庭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 A3 B1 C+1 D+4 6. 涂改液用量

2、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7. 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8.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的质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测定溶液的pH 10.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

3、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气阀,不断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11.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工厂锅炉用煤加工为粉末状,可使煤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的更旺 12.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p13.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4、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 催化剂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14.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在铁制品表面覆盖搪瓷 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 A B C D 15. 煤

5、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 2 4CO 2 +2SO 2 +6H 2 O,则X是 AC 2 H 4 O 2 BC 2 H 6 S CC 4 H 12 S 2 DC 2 H 4 16.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17. 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海绵可燃烧 B碳海绵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C碳海

6、绵可重复使用 D常温下碳海绵化学性质活泼 18.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D装置二设计优于装置一,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19.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

7、造成分子 20. 金属M与AgNO 3 溶液发生反应:M+AgNO 3 =M(NO 3 ) 2 +2A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M可能是铝 C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21. 下列图象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B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D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22. 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认识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符号与其表示意义 Ba 2+

8、 中的“2”表示一个钡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2NH 3 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磷燃烧能产生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C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的数值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为更好的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制成型煤,减少空气污染 利用蒸馏等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3. 下列五环图中的每个环代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两环相交表示两者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表述中不符

9、合题意的是 AZn H 2 SO 4 溶液 Na 2 CO 3 溶液 Ca(CH) 2 溶液 CO 2 BFe 2 O 3 H 2 SO 4 溶液 Fe CuSO 4 溶液 NaOH溶液 CAl H 2 SO 4 溶液 BaCl 2 溶液 Ca(OH) 2 溶液 CO 2 DCO 2 NaOH溶液 FeCl 3 溶液 Mg HCl溶液 二、填空题24.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盐酸、生石灰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 (1)可用做食品干燥剂 ;(2)可用做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是 ;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4)少量存

10、在于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是 25. 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人产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而且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学习 首先归纳方法:如图A是我们复习时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和它的一种工业制备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将无色酚酞试液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液体呈现 色 (2)氢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是盐酸,可用成本较低的熟石灰进行处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3)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是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可制取氢氧化钠,图B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再如学科思想方法:如“具体抽象”的思想,通过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正是由于该离子的存在,导致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碱的通性有 (请任写一条) 26. 金属锂(Li),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

12、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2)研究表明,锂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写出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金属锂除用于制造锂电池外,还可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氢氧化锂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有强碱性和腐蚀性载人航天飞船中常用氢氧化锂代替氢氧化钠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 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下同)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