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34378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精校版本)(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矿采矿法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 孔留矿法占36%,占据各 类采矿方法的首位。一、浅孔留矿法概 述(一)浅孔留矿法特 点(1)它是空场法的 一种,具有空场法的共同 特点。它也是将矿块划分 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 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2)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主要特点:(4)每次采下的矿石,靠矿石自重从漏斗放出1/3左右,B6.留下2/3矿石作为下优异品+B-B%凿矿柱的浅孔凿矿法次凿岩爆破工作的临时工作台。当矿房全部采空后,再将留下的2/

2、3的矿石全部放出 (这叫大量放矿)。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 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 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 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 无必要单列一类。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 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

3、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 浅孔留矿法开采。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一)构成要素(1)阶段高度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 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 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 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围岩的稳固程度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 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矿房上盘

4、岩石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 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是由阶段高度和矿房沿走向的长度决定的,因而阶段高度 大,一方面矿房量大,另一方面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阶段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因此,在围岩不太稳固的条件下,只宜采用3040米的阶段高度;在围岩很稳固, 矿脉比较规整的条件下,可以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基至更大。 矿体倾角矿体倾角的大小对放矿影响很大,当阶段高度较大时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对于 倾角不太陡,但还可以用留矿法开采的矿床,适宜采用3040米的低阶段。(例如大吉山钨矿,阶段高度50米,开采倾角6070。以上的矿体,回采和 放矿都很顺利,但开采6

5、065。的矿脉,往往矿房上采到30米左右时,放矿就开 始发生困难)。 其他采矿方法对阶段高度的要求有许多矿床,由于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不一致,往往要采用多种采矿方 法。此时,决定阶段高度时,要照顾到其他采矿方法的需要。 天井掘进条件用普通法掘进天井时,掘进的困难程度随着天井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 是当掘进工作面上升到2530米高时,通风和材料设备的运搬便渐趋困难,掘进效 率降低。对于薄矿脉开采,目前天井掘进,还是用普通掘进去开凿。(20米左右厚度矿体, 也有用普通法开采的,如弓长岭铁矿)。因为用吊罐法很难跟踪矿脉,不但探矿作用 差,而且回采时不好使用。因此,在开采薄矿脉时,一般不宜

6、采用太多的阶段高度。总体看,虽然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有多种。但是,在能够保证安全和顺利回采的 条件下,应当采用较大的阶段高度,以增加矿房矿量,从而减少矿石损失。阶段高度 越小,矿柱占矿块的矿量相对越大。今后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矿强度加大,阶 段高度也在增加。(2) 矿块长度般不大于4060米用留矿法开采薄矿脉和中厚矿体,其矿块长度稍有区别。在我国薄矿肪留矿法的 矿块长度仅在25120米之间,比较常用的是4060米,中厚矿体矿块长为2080 米。影响矿块长度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矿石和围岩稳固程度(主要因素)从我国大多数情况来看,几可以用留矿法开采的矿体,顶板暴露面积一般可达 3

7、00400米2,矿石特别稳固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500600米2,甚至更大一些。当阶段高度已定的条件下,沿走向布置的矿块,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随矿块长度 而变化。从我国大多数留矿法矿山来看,在阶段高度4050米时,矿块长可用40 120米之多。围岩稳固性差的中厚以上矿体,一般不应采用留矿法。围岩稳固性较差 的薄矿脉,若用留矿法时,应将矿块长大大地缩小。 通风防尘条件的限制当矿块两端各开一个天井时,风流是经平巷由一个天井入风进入工作面,贯穿矿 房后,经另一天井上升到回风平巷排出。这种通风方式的矿块长度宜为4060米, 若过长时,增加了阻力,不利于排尘。另外还造成多台凿岩机同时工作,不然达不到 必要

8、的回采强度,这样必然造成在下风流方向的工人受污风影响。 受电耙子的有效耙运距离的限制当采用电耙出矿时,则受到电耙的耙矿距离限制,电耙的有效耙运距离为50米 以内。因此,矿块长度应在此范围内为宜。(3) 矿柱尺寸矿柱尺寸到目前为止主要凭经验来确定。 顶柱厚度对于薄矿脉,由于矿房的跨度很小,如果留顶柱的,一般只留 23米已足够。对于中厚以上的矿体,一般都要留顶柱。当矿石比较稳固时,且矿房跨度不太大 时,一般留36米。如果矿石稳固性差些,或者矿房跨度很大时,应当留56米。 底柱高度底柱高度与底部结构的类型、与漏斗间距有关。因为两个相邻 漏斗喇叭口之间的三角矿柱是随漏斗口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变高的。底柱与

9、高度还取决于矿体厚度和矿石及围岩的稳固性。当矿体比较薄时,也可采 用人工落底来代替矿石底柱。一般薄矿体底柱高度可为46米,(某些条件下,还可 以小一些,为2.53.5米)中厚以上留810米。 间柱宽度间柱的宽度取决于矿体厚度,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以及天井 的服务期限。也与矿房的跨度有关。中厚的上矿体,当矿岩很稳固,矿房跨度不太大 时,间柱留8米即可。(812米之间)薄矿体留26米。 人行联络道间距般为5米左右 漏斗间距般为57米,断面为1.8X1.5米2,及1.8X1.0米2,(当条件很好时,间距可以小一些,35米)。漏斗布置的原则: 为了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尽量开掘在靠近矿体下盘处; 当矿房

10、宽度小于7米时,可以布置一排漏斗,当矿房宽度大于7米时,可以 布置2排或多排漏斗。但要求每个漏斗所担负的面积不超过50米2; 当矿体倾角小时,漏斗应尽量靠下盘布置; 当矿体倾角60。时,靠一盘处可以不设置漏斗,仅开下盘漏斗,而留下的 三角矿柱,等以后与其他矿柱一起进行回采。(因为实际上此时大部分矿石都从下盘 漏斗放出,上盘漏斗放出的矿石很少,为减少采准工作量,故可以不开)。(二)采准工作浅孔留矿法的采准工作主要包括:阶段运输平巷,通风人行天井,联络道等。(1)阶段运输平巷【注意】有些运输巷道属于开拓,有些属于采准时利用,探采结合。作业典型方 案,不能确定它是开拓时开掘的还是采准时开掘的。完整的

11、矿块不能缺少阶段运输巷 道,故采准巷道中列入阶段可运输平巷。影响阶段运输平巷位置的因素主要是: 矿脉和两盘岩石的性质; 矿脉的厚度及矿石的工业价值; 围岩的矿化情况; 平巷的支护方法;使用期限以及平巷运输矿量的大小。当开采薄矿脉时,矿脉一般位于巷道的中央。这样有利于探矿,不易丢失矿脉, 因而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多。平巷偏于矿脉的下盘时,对于开拓天井和布置放矿漏斗都比较方便。如果上、下盘岩石的盘有矿化现象时,平巷应尽量偏于有矿化的一侧,以便可顺 便回收部分金属矿。采用脉外布置时,平巷应尽量能布置在矿脉的下盘侧,这样有利于放出采场内的 矿石和减少下盘部位的平场工作量。总之,当矿体比较深时,阶段运输平巷

12、一般布置在矿体中并靠下盘接触线处;当 开采中厚以上矿体时,运输平巷可以掘进在下盘岩石中。采用脉外采准时,使运输巷 道比较平值,有利于运输工作。尤其当运输繁忙时,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等。(2)通风人行天井1)天井的位置天井多布置在间柱中,其目的是为将来回采间柱创造条件, 也有的根据具体情况,将天井布置在岩石中,或一个在矿房中央,另一个布置在矿房 一侧的围岩中。天井可布置在脉内中间,也可布置在靠下盘侧(脉内)这主要看矿脉的宽度及整 个矿块内各巷道的布置情况。如弓长岭铁矿留矿法的天井是布置在间柱中内的矿脉中 间,即:如图所示: |I I矿房 I I间柱-HI1R天井2)对于厚度较小的矿体,天井可分为先

13、进天井和顺天井。 先进天井指在矿块回采之前,在矿岩中掘进的天井; 顺路天井指随着回采在采场内用横撑支柱所架设的天井;先进天井通常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中央先进天井,另一种是侧边先进天井。开掘中央先进天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开凿中央先进天井可以改善通风条件; 可以利用中央先进天井作自由面,向两侧掘进形成阶段工作面比较方便,不 必再进行专门的掏槽。 有利于运送材料和设备,也是增加了一个安全出口。【缺点】中央先进天井口处顶板管理比较困难【适用条件】当矿房长度比较大,超过50米以上,为了改善采场通风条件和保 证安全作业条件,往往在矿房中央开凿天井。架设顺路天井的优点适用条件:【优点】增加了安全

14、出口; 改善了工作面通风条件; 缩短了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适用条件】当开采薄矿脉时, 往架设顺路天井。在矿块一侧掘进 天井,另一侧设顺路天井的浅孔留矿 法。不留间柱,只留顶底柱。在矿房 中央掘进天井,两侧设顺路天井的浅 孔留矿法。不留间柱,只留顶底柱。(3)人行通风联络道在垂直方向上,在人行 天井两侧,每隔45米左右 开一条联络道,使天井与矿 房贯通。联络道断面可为 1.8X1.5 米,或 1.8X1.8 米。1001I中央先进天井00-04【注意】矿房两侧的人行通风联络道是否要错开的问题:关键问题不是错开或不错开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矿房内有两个安全出口 的问题,只要始终保持有两个安全

15、出口,不错开也可以。弓长岭铁矿浅孔留矿法有的采场联络道是错开的,有的未错开。(三)切割工作(1)切割工作的目的它是为正式回采工作创造自由面的。(2)切割工作包括的内容包括有: 开掘拉底巷道,形成拉底空间, 开掘漏斗颈,在开好斗径的基础上,把漏斗劈开,形成喇叭状,以利出矿。 一般沿走向每隔57米开凿一个,为了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应当尽量开在 靠矿体下盘侧,以利于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颈高度一般为1.02.0米,边坡角应 在 45以上。1.52.0m1.02.0m巾N45 拉底高度一般为22.5 米,拉底的宽度一般应等于矿体厚度。 对于薄和极薄矿脉,为保证放矿顺利, 宽度不应小于1.2米。 拉底和劈漏工作往往是联系 起来进行施工的。(有的矿山如弓长岭铁矿是,先把底拉开,然后再劈漏,是自斗颈向上打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