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33079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局部,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叙述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群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局部。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开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激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

2、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曲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中和之美合乎当下群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

3、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格调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合乎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群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发明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

4、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剧烈反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疯狂诡奇的文本风格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 “中和美学为原那么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标准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选自? 文艺报 ,有 删改)1.以下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叙述要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根本要

5、求。B.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和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C.“中和美学切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就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D.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来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B.贯通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合乎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C.当下文

6、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D.“中和美学 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局部,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和美学为原那么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B.“中和之美合乎当下群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深度。C.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剧烈反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伎俩来实现创作意图的作品不合乎“中和美学的主张。D.全文采用

7、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节选)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砚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屡次书写这那么铭文,并把自己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作为中国当代驰名书画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出身皇族,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孙,可是由于降袭制,到他曾祖父这一辈,受封爵位的俸禄已经连养家都不够。到他这一辈,为了养家糊口,启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启功的意志。他一边教家馆挣钱贴补家

8、用,一边寻找工作,同时跟随几位老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诗词文章,练习书画创作。他不拘一格,师从百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以后做学问的根底。启功最可贵的是不盲从前人,更不迷信权威。他向溥心畲学画,溥心畲总说“要空灵。至于怎样“空灵,他也说不上来。启功就一边临摹学习一边用心琢磨,终于有一天明白了“空灵的道理。关于书法的结字、用笔,元代驰名书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这一观点流传了几百年,从来没有人疑心。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他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与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书法的深浅阶段讲,那么应是以结字为上。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发

9、现了学书的微妙:“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启功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他天天临帖,几乎从未间断。当急躁之气充满书画界,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那么,认认真真、老诚实实、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字。2000年4月,88岁的他在?长文?读论语献疑,就?论语中的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22年10月,91岁高龄他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对中国诗歌韵律来自印度的说法予反驳。2022年7月,他出版了?启功讲学录等三本书,留下了许多宝贵史料和重要观点。改革开放之后,启功先生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的书法声名日隆,一字千金。先生并没有以

10、此自矜,对一些修理工、效劳员,他反倒是主动赠字感激他们的劳动。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他的字太“滥的非议。而先生毫不介意,因为他本来就没像有的人那样拿字卖钱。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一位商人向他求字,说要制成匾额挂在酒楼上,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甚是无礼。启功先生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批评了他毫无诚意。还有一次,一位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蛮横。启功缓缓问道:“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那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赶紧答复:“那当然不会。启功说:“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对于原那么问题,先生从不苟且。1993年,他发现有人混充他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

11、,造成书画市场的混乱。对此,老先生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鉴定真伪,凡有以启功名义在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上题签的均为混充,概与本人无关。凡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的,属于犯罪行为,我要保存查究刑事责任的权利。先生对自己无情解剖、严格要求。1938年,启功失业后,为生活所迫,曾短暂地在日伪 政府里做过一个比科员还低的小职工,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视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新中国成立后,启功主动向陈垣校长坦白了这件事,陈校长听了,只说了一个字:“脏!这一个字,启功记了一辈子,并且郑重地写进了?口述历史中:“就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警

12、戒终身再不能染上任何污点了。在自己的回顾录里,启功不惜自曝其丑,没有掩饰自己,更没有美化自己,这不但是“不为尊者讳,而且是“不为自己讳了。(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有 删改)相关链接某日有一个专门混充启功书法的人去书画店销售赝品,恰巧被启功先生堵住。作伪者为难恐慌无地自容,哀求老先生高抬贵手。不料启功只是宽厚地笑道:“你要真是为生计所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反动标语啊!(李兴濂?启功的豁达与风趣)启功先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博导,货真价实。他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他总是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1999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人家告诉他这是“部级,先生就成心打岔说:“不急,我

13、真不急!实际上当时启功先生还真的不是 “部级;直到2000年之后,享受了“副部级待遇。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震惊!可启功先生对什么级别、什么待遇从来都毫不介意、毫不在乎,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急。(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4.以下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启功向溥心畲学画,证明了书法与绘画等艺术创作都有共通的审美意趣。元代驰名书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这表明凡学习,不可尽信权威,要敢于质疑。B.启功长文?读论语献疑,91岁高龄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反映了先生博闻广识,增

14、强了文章的可读性。C.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启功自曝其丑,不掩饰自己,不美化自己,表现了启功严格自律、勇于解剖自己的一面,使传主形象更加饱满。以启功先生的自曝其丑、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突出其“净,呼应标题。D.有人混充启功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他对此非常愤恨,而有人混充他的书法去销售,他却表现得很超然。这反映了启功性格中矛盾的一面。5.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由于降袭制,启功这一辈已经没有优越的家境,这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奠定了他以后做学问的根底。B.启功经常主动赠字给一些普通老百姓,如修理工、效劳员,这在客观上提高了他书法艺术的声誉和社会影响

15、。C.某个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启功拒绝他时,语言温和中透着坚定,表现出一个学者的风趣与智慧。D.溥心畲认为书法“要空灵他也说不出怎样“空灵,而启功通过琢磨发现“空灵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字。E.启功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这种幽默诙谐的语言既表现了他对人生沉浮的洒脱乐观,也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开明。6.启功把自己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且自号“坚净翁,有何寓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7-9题。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 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识别,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纸条。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 号码,15,11看起来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