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2399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考试规定考试内容必考规定加试规定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5)国际日期变更线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用书P7)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速度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

2、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他各地均为15/。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a.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海拔高下: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秒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60昼夜更替周期.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产生的因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2)昼夜交替的因素: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4小时)。()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

3、针辐合,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2)区时每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3)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20E的地方时。(4)计算:画数轴,东加西减。5.国际日期变更线见右图。6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2)速度:平均角速度约日。(3)周期:1恒星年,36日时9分10秒。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1)轨道:近似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种焦点。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慢。(2)黄赤交角:约35。8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最

4、大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地区春分、秋分赤道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空间分布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昼夜始终等长(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2)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离二分日越近变化幅度越小)。()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极点附近浮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浮现极昼。1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1)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成果(低纬度不明显)。夏季一年内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

5、节。冬季一年内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2)五带分布重点一地方时与区时计算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0分。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C.6日5时2分 D5日6时20分原则答案 B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斜线为晨昏线,西五区区时为日0时20分。2.从图中获取信息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根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分,东加西减。(2)计算环节:一定期,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一定期:即拟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拟定,以右图为例: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时,如ND。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时或零

6、时,如NB。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时,如NA。二定向:即拟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点以西,应“西减”。三定差:即拟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拟定期差,如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时差为小时。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拟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2:00+15:00,点地方时为24:021:00。区时的计算计算环节:一定期区、二定区时、三定向、四定差、五定值。一定期区:若题中只有经度

7、,可根据经度拟定出所在的时区,措施为:该地的经度数1,所得商“四舍五入”保存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拟定。二定区时、三定向、四定差、五定值的措施同地方时的计算。1.图示法求时间先画出表达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另一地在西经,取两数之和。(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6年国内与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伙规划,至国内有0多家

8、沿海渔业公司(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国需求外,还远销其她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毕下题。1.如果都以本地时间8:01:00和:001: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公司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报告业务,应选在本地时间的( )A8:009:0 B.1:0012:00C.1:015:00 D.7:08:00解析:选A。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经线之间,重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本地时间是8:009:0时,北京时间为:001:00,都处在工作时间,故选。(高考四川卷)国内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

9、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题。2.发射时刻的国际原则时间(世界时)是12月()1日7时30分 B1日1时30分.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解析:选A。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东8区区时),国际原则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中时区在东8区西侧),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就是国际原则时间,即1日17时0分。故选A。(高考广东卷)春分日,国内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0、6:0、7:2、:2。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0E的是( ).甲地 B乙地丙地D丁地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核心是对的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明确北京时间是东经10的地

10、方时。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当120E上日出时,北京时间为6时,105在120E西侧,相差15,故05E为6时时,北京时间应为时,而丙地北京时间7:0日出,故最接近10。重点二日期变更与计算 读下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日9时 .日5时日时 D8日1时原则答案 B从文字中获取信息求此时北京时间。2.从图中获取信息 不能对的鉴定两条日期界线。由于地球自转,一般状况下,地球上均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波及到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两条日期变更线两条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差别特性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8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

11、天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零时所在的经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联系全球早一天的范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叠,即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叠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示()极地投影图示如何辨别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如上图中OB),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如上图中的OA)。(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成果为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3)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

1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高考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月22日12时从北京(16E,N)起飞,7小时后路过a地(165W,6N)上空,4小时后达到芝加哥(87.W,42)。1.客机达到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1/2 D./解析:选D。日期范畴的拟定有一种简朴可行的措施,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80经线的地方时,以180经线的地方时拟定新旧两天的范畴(注: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叠)。180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即今天),以东是昨天,因此,18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

13、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月22日12时,此时18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达到芝加哥时,1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日占全球的范畴约为3/4。故选D。2.(高考广东卷)北京时间1月21日19:1,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1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 0 B.C. D. 解析:选A。此题以冬至为切入点,其实“冬至”这条信息不影响做题,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19:1时,计算出东十二区区时为1日23:18,也就是说还没有地区进入12月22日。(高

14、考天津卷)第0届奥运会将于7月7日9时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揭幕。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揭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根据下图中的( )解析:选A。当零时区区时为7月27日19时12分时,72E为0时,则由2E向东到180为7月2日,向西到10为7月7日,从而可知A、B选项中A项对的;此时太阳直射的经度是西经108(地方时1时),北极点周边有极昼,而C项图中地方时为1时的经线为东经度,故C项错误,项图中北极点周边浮现极夜,故D项错误。重点三晨昏线图的判读(识图能力培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故又称为晨昏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