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案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31468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教学案例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四)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二)难点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

2、起心灵的共鸣。(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

3、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2教师范读课文。(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漉:过滤。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箕:豆秸釜:锅泣:哭泣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

4、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1教师范读。2学生练习期读。(五)体会写法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七)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第二课时()学习长歌行1导入新课。“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

5、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2交流自学结果。(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朝露:早晨的露水。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秋节:秋天。焜黄:草木枯黄。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百川:众多的河流。复:再,又。徒:白白地。(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

6、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二)学习出塞1读课文,解题。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2教师范读课文。3交流自学体会。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

7、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5体会诗的意境。(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三)布置作业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附:板书设计长歌行葵露待日百川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但使不叫(联想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