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31463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三生物二轮测试题生物与环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生物与环境1.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B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 许的最大值C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下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B经2、3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抽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5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6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

4、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B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图中/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9.如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

5、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A的能量分配是:约20%流向B,其余大部分流向E。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E从A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BEF和FE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营养关系CC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D减少B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1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11(2012新课标, 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

6、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12(2012广东理综,2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7、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答案1C2D3C4C5B6C7C8B9D10D11(1)竞争和捕食寄生(2)如图 (3)增加 (4)减弱12(1)光合呼吸(2)A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