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高频考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31220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高频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方剂高频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方剂高频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方剂高频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方剂高频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高频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高频考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1 个方剂高频考点汇总1. 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籍是伤寒杂病论。2. 越鞠丸主治的六郁是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3. 小青龙汤具有温肺化饮的药对是干、细辛、五味子。4. 温经汤的君药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5. 龙胆泻肝汤主治证的病机是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6. 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是脾肾阳虚,温化无能,水饮停。7. 清营汤中,既具有清热解毒,又能透热转气的药物是金银花、连翘。8.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是清热散结。9. 清燥救肺汤表达“培土生金之法的药物是人参、甘草。10.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 就成效而言,安宫牛黄丸擅长于清热解毒。1

2、2. 麻子仁丸中杏仁的作用是润肠通便,降利肺气。13. 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是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14. 逍遥散的成效是寒积实证。15. 热入营分和血分的代表方剂分别是清营汤,犀角地黄汤。16. 当归四逆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桂枝、芍药、大枣、炙甘草。17. 肾气丸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干地黄。18. 黄土汤主治证的病机是脾阳缺乏,脾气亦虚,脾不统血。19. 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证是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20. 完带汤中具有疏肝柔肝的药物是柴胡、白芍。21. 首次一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伤寒明理论。22. 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23. 白虎汤的用方要点是大热,大渴

3、,大汗出,脉洪大有力。24. 大黄附子汤的主治证是寒积实证。25. 越鞠丸中配伍苍术的作用是燥湿健脾,助半夏化痰。26. 半夏泄心汤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27. 阳和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熟地黄。28. 半夏厚朴汤配伍五苓散的意义是渗湿健脾,助半夏化痰。29. “凉开三宝是指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30. 四神丸的主治证是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3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为 1:2。32. 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束,寒饮停,肺失宣降。33. 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泄心汤共有的药物是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34. 小蓟饮子的成效是凉血止血,利水通淋。35.

4、藿香正气散的主治证是外感风寒,伤湿滞证。36. 保和丸的君药是山楂。37. 清气化痰丸的用方要点是咳吐黄痰,咯之不爽,苔黄腻,脉滑数。38. 麻黄汤的成效是辛温发汗,利水通淋。39. 阳和汤中,“此三味随酷暑不能缺一也指的三味药是麻黄,肉桂,炮。40. 当归四逆汤的成效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41. 最早论述“八法的医藉是医学心语。42.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为 1:1。43. 白头翁汤的主治证是热毒痢疾。44. 愈昌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从表出而愈,称为逆流挽舟法。45. 完带汤的成效是补脾疏肝,化湿止带。46. 清胃散中配伍当归的作用是养血和血,以助消肿。47. 温

5、开的代表方是合香丸。48. 六味地黄丸中“三补药物指的是熟地,山茱萸,山药。49. 小蓟饮子与龙胆泻肝汤共有的药物是生地、当归、木通、栀子、甘草。50. 天王补心丹中常说的“三参是人参、丹参、玄参。51. 我国现存古医藉中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是普济方。5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用方要点是身热,喘急,脉数。53. 银翘散的成效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54. 六味地黄丸中“三泻药物指的是泽泻、丹皮、茯苓。55. 气虚发热证宜首选用补中益气汤方治疗。56. 重镇安神的代表方是朱砂安神丸。57. 理中丸的君药是干。58. 温经汤的成效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59. 四神丸中配伍吴茱萸的意义是温中散寒。60

6、. 镇肝熄风汤的用法要点是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61.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是酸苦辛并进,寒热并用,补泻兼施。62. 小柴胡汤中具有外透清作用,为和解少阳的关键药对是柴胡与黄芩。63. 清气化痰丸由二汤去乌梅、甘草,加以胆南星、瓜蒌、黄芩、杏仁、枳实而成。64. 补血的根本方是四物汤。65. 三仁汤中“三仁是杏仁、白寇仁、薏苡仁。66. 三仁汤的配伍特点是宣上,畅中,渗下。67. 清燥救肺汤的君药是霜桑叶。68. 祛湿剂中配伍最多的一类药物是理气药。69. 补阳还五汤中配伍地龙的作用是通经活络。70. 热入营分的典型舌象是舌绛而干。71. 在中药的煎药方法中,对于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融

7、化的药物宜烊化。7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用方要点是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73. 大黄附子汤黄的作用是泻下通便。74. 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作用是温阳化气,兼以解表。75. 龙胆泻肝汤中具有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而出的药物是车前子、木通、泽泻。76. 平胃散中配伍厚朴的作用是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助苍术燥湿。77. 就成效而言,至宝丹擅长于豁痰开窍。78. 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薄荷。79. 旋覆代赭汤用量独重的药物是生。80. 血府逐瘀汤的成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81. 方剂的变化形式有药味的增损,药量的加减,剂型的变化。82. 大承气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厚朴。83.

8、清胃散中具有清热散火解毒,并具有“火郁发之之意的药物是升麻。84. 麻子仁丸主治证的病机是胃肠燥热结,脾约不能布津,肠失濡润。85. 开窍剂分为温开剂和凉开剂。86.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缺乏所致心神不安的方剂是朱砂安神丸。87. 天王补心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生地黄。88. 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人参、白术、甘草。89. 同时含有桃仁、川芎、当归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生化汤。90.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湿滞脾胃,气机不畅,胃失和降。91. 汤剂的制备中,煎药最好的用具是砂锅、瓦罐或瓷器皿。92. 银翘散中配伍辛温的荆芥和淡豆豉的作用是助金银花、连翘透散表邪,同时使全方不致凉遏。9

9、3. 白虎汤原方中石膏的用量为一斤。94. 逍遥散中具有养血柔肝的药物是当归、白芍。95. 表达“壮水之主,以制的方剂是六味地黄丸。96. 用来治疗五更泄泻的主方是四神丸。97. 二汤的用方要点是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98. 就成效而言,紫雪擅长于熄风止痉。99. 小蓟饮子中配伍藕节、蒲黄的意义是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是止血而不留瘀。100. 麻黄汤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束,营卫郁滞,肺失宣降。101. 关于服药时间,对胃肠有刺激的方剂宜饭后服。102. 开窍剂适用于神昏窍闭证。103. 败毒散的主治证是气虚之人,外感风寒,瘀血阻滞。104. 治疗阳虚失血的两首常见方剂是理中丸、黄土汤。105

10、. 补养安神的代表方剂是天王补心丹。106. 麦门冬汤除治疗胃阴缺乏证外,还可以治疗肺胃阴虚之肺萎。107. 温经汤主治月经不调和不孕,其病机是冲任虚寒,瘀血阻滞。108. 藿香正气散与平胃散共有的药物是皮、厚朴、生、大枣。109. 麦门冬汤原方中麦门冬与半夏的用量之比是 7:1。110. 主治大头瘟的代表方剂是普剂消毒饮。111. 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112. 补气的根本方是四君子汤。113. 旋覆代赭汤中配伍代赭石的作用是重镇降逆。114. 表达“益火之源,以消荫翳的方剂是肾气丸。115. 清燥救肺汤用治燥热伤肺重症。116. 六郁以气郁为先,故越鞠丸以香附为君药行气解郁。11

11、7. 五脏中,水湿为病关系最为密切的三脏是肺脾肾。118. 黄土汤中配伍性味苦寒的黄芩的作用是止血,并制约方中诸温燥辛热药耗血动血。119. 茵蒿汤中配伍栀子的作用是清热燥湿,并利三焦,引湿热下行。120. 朱砂安神丸中配伍黄连的作用是清心泄火。121. 我国目前最大的一部方书是中医方剂大辞典。122. 阳和汤的成效为温阳补血,散寒通滞。123. 在祛湿剂、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124. 方剂之组成构造是君臣佐使。125. 败毒散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者,称为逆流挽舟法。126. 败毒散主治证的病机是正气缺乏,外感风寒湿邪。127. 子降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痰涎壅肺,肾阳缺乏。128. 一般而言

12、,上部出血忌用生提药。129. 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为君,意在大补元气,补气行血。130. 龙胆泻肝汤中生地、当归除了滋阴养血作用外,还有防方中木通、泽泻、车前渗利太过作用。131. 小青龙汤的主治证是外感风寒,停水饮证。13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主治证是风痰上扰证。133. 治疗热痰证之代表方为清气化痰丸。134. 治疗邪热在卫分的代表方为银翘散。135. 用于治疗肠胃燥热,津液缺乏之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的方剂是麻子仁丸。136.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方。137. 治疗风痰证之代表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138. 定喘汤主治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束,痰热蕴。139. 生化汤的成效是化瘀生新,

13、温经止痛。140. 二汤为治湿痰证之代表方。141. 主治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麻黄汤。142. 主治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是桂枝汤。143. 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成效的方剂是平胃散。144. 真武汤由炮附子、生、白芍、茯苓、白术药组成。145. 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剂、滋润燥剂两类。146. 含有还螵蛸、茜草的方剂为固冲汤。14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青蒿鳖甲配鳖甲有“先入后出之妙。148.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主治证是风痰上扰证。149. 方中含有玄参、生地、麦冬三药天王补心丹。150. 银翘散与桑菊饮二方均含有药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151. 生化汤的主治病证是产后瘀血腹痛。152. 壮

14、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者,宜选用白虎汤治疗。153. 一般来说,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154. 四神丸方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补骨脂。155. 阳和汤主治证的病机是阳虚血虚,寒凝痰滞。156. 镇肝熄风汤主治证之病机是肝肾阴虚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157. 仙方活命饮之成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158. 燥证有外燥和燥之分,其中外燥有温燥,凉燥之别。159. 川芎茶调散中茶叶的作用是清上降下。160. 黄土汤与理中丸均可治疗阳虚失血证。161. 小柴胡汤、败毒散两方中均含有柴胡。162. 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加麻子仁、杏仁、白芍、蜂蜜组成。163. 乌梅丸除主治蛔厥

15、外,亦可用于治疗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久泻久痢证。164. 逍遥散为调和肝脾之代表方。165. 活血祛瘀中常配伍理气药。166. 燥证有外燥和燥之分,燥又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异。167.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语中将中医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168. 二汤中用少量乌梅来收敛肺气,与半夏配伍,使散中有收,祛痰不伤正。169.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煎煮时间不宜太久,以免药性挥发耗散。170. 羚角钩藤汤中具有增液舒筋作用的药物是芍药,生地,生甘草。171. 茵蒿汤中用大黄的作用是泻热逐瘀,导瘀热下行。172. 犀角地黄汤配伍严谨,使热消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留瘀之弊。173. 小青龙汤中主要用来温化痰饮的药是干,细辛。174. 真武汤的功用是温阳利水。175. 定喘汤中用白果的意义是敛肺定喘,祛痰止渴。176. 银翘散中配伍的两味辛温药是荆芥穗、淡豆豉。177. 伤寒明理论的作者是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