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工业建筑(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30396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 工业建筑(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04 工业建筑(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04 工业建筑(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04 工业建筑(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04 工业建筑(2)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 工业建筑(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 工业建筑(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 工业建建筑(二二)四、单层层厂房定定位轴线线的标定定 单层层厂房定定位轴线线是确定定厂房主主要承重重构件位位置及其其相互间间标志尺尺寸的基基准线,也也是厂房房施工放放线和设设备安装装定位的的依据。通通常,平平行于厂厂房长度度方向的的定位轴轴线称纵纵向定位位轴线,在在厂房建建筑平面面图中,由由下向上上顺次按按A、B、C等进行行编号,相相邻两条条纵向定定位轴线线间的距距离标志志着厂房房跨度,即即屋架的的标志长长度(跨跨度)。垂垂直于厂厂房长度度方向的的定位轴轴线,称称横向定定位轴线线。在厂厂房平面面图中,由由左向右右顺次按按、等进进行编号号,相邻邻两条横横向定位位轴线间间的距离离代表厂厂房

2、柱距距,即吊吊车梁、连连系梁、基基础梁、屋屋面板及及外墙板板等一系系列纵向向构件的的标志长长度。 标志定定位轴线线时,应应满足生生产工艺艺的要求求,并注注意减少少构件的的类型和和规格;扩大构构件预制制装配化化程度及及其通用用互换性性;提高高厂房建建筑的工工业化水水平。(一一)横向向定位轴轴线 横横向定位位轴线通通过处是是吊车梁梁、屋面面板、连连系梁、基基础梁及及墙板标标志尺寸寸端部的的位置。1、中间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 除横向变形缝处及端部排架柱外,中间柱的中心线应与横向定位轴线相重合。此时,屋架端部位于柱中心线通过处。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屋面板及外墙板等构件的标志长度皆以柱中心线为准,

3、柱距相同时,这些构件的标志长度相同,连接构造方式也可统一。2、横向伸缩缝,防震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 在单层厂房中,横向伸缩缝、防震缝处一般是在一个基础上设双柱、双屋架。各柱有各自的基础杯口,这主要是考虑便于柱的吊装就位和固定。双柱间应有一定的间距,这是由于双杯口壁要有一定的厚度和构造处理的要求而定的。如其定位轴线的标定仍与中间柱的标定一样,则吊车梁间和屋面板间将出现较大的空隙使它们不能连接。为使吊车的运行和屋面的封闭,则需采用非标准的补充构件连结吊车梁和屋面板。这样处理使构件类型增多,不利于建筑工业化。为了不增加构件类型,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横向变形缝隙处定位轴线的标定,是采用双轴线处理。

4、各轴线均由吊车梁和屋面板标志尺寸端部通过。3、山墙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 山墙为非承重墙时,墙内缘和抗风柱外缘应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端部排架柱的中心线应自横向定位轴线向内移600毫米,端部实际柱距减少600毫米。定位轴线与山墙内缘重合,可保证屋面板端部与山墙内缘之间不出现缘隙,避免采用补充构件。端柱中心线自定位轴线内移600毫米,是由于山墙设有抗风柱,该杭风柱须通至屋架上弦或屋面梁上翼缘处,其柱顶用板铰与屋架等相连结,以传递风荷载。因此,端部屋架或屋面梁与山墙间应留有一定空隙,以保证抗风柱得以通上。一般情况下,端柱内移600毫米后所形成的空隙已能满足抗风柱通上的要求,同时也与伸缩缝处定位轴线的处

5、理相同,以便于构件定型和通用互换。 山墙为砌体承重墙时,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应为应按砌体的块料类别分别为半块或半块的倍数或墙厚的一半。这样规定,是考虑当前有些厂房仍有用各种块材(如各种砖块或混凝土砌块等)砌筑厂房外墙的现实情况及为保证构件在墙体上应有的支承长度,同时也照顾到各地有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墙体材料的可能性。(二)纵向定位轴线 纵向定位轴线在柱身通过处是屋架或屋面大梁标志尺寸端部的位置,也是大型屋面板边缘的位置。1、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 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与吊车桥架端头长度、桥架端头与上柱内缘的安全缘隙宽度以及上柱宽度有关。 为使吊车跨度与厂房跨度相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6、L Lk=2e 式中 L厂房跨度(m); LK吊车跨度(吊车轮距)(m); e轴线至吊车轨中心线的距离,一般取750毫米。当吊车起重量大于50吨时或有构造要求时,可取1000毫米。砖混结构的厂房中,当采用梁式吊车时允许取500毫米。 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分以下两种情况。其选用是根据柱距大小和吊车起重量大小而定。 (1)轴线与外墙内缘及柱外缘重合,即ac = 0, h = h0 这种标定法适用于无吊车或只设悬挂式吊车的厂房以及柱距为6m,吊车起重量20/5t的厂房。因为吊车起重20/5t时,其相应的参数为:h=h0=400mm;B=260mmCb80mm。 根据公式 e - (B+ho)80mm。

7、 即 750-(260+400)=90mm80mm 说明安全缝隙宽度大于允许宽度。 (2)轴线与柱外缘之间增设连系尺寸ac , 即 h0 = h - ac, ac值应为300或其倍数。当墙体为砌体时,可采用50mm或其整倍数。 这种标定法适用于柱距为6m,吊车起重量30/5t的厂房。因为此时其相应参数为:h=400mm;B=300mm;Cb=80mm,如仍采用第一种标定法,即ac=0, h=h0时,则根据公式e-(B+ho)Cb,即750-(300+400)=50mm80mm。 这说明,由于吊车起重量或柱距的增大,相应的 B 和 h 值也相应增大,如仍采用第一种标定法,则不可能满足吊车运行时所

8、需安全缝隙宽度的要求。因此,要采用第二种标定法,即在轴线不动的情况下,把柱外缘自轴线向外推移一个 ac 值的距离,即 ho = h - ac。如墙为砖砌体时,ac值取50mm,则ho=400-50=350mm。按公式e-(B+ho)80mm,即750-(300+350)=100mm80mm,可满足安全缝隙宽度的要求。 采用第二种标定时,尚须注意保证屋架在柱上应有的支承长度(当屋架等与柱刚接时除外)不得小于300mm,如不足时则上柱头应伸出牛腿以保证支座长度。在无吊车或只有悬挂式吊车的厂房中,当采用带有承重壁柱的外墙时,如壁柱较大,足够支承屋顶承重构件,则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如壁柱较小,

9、不够支承屋顶承重构件,则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应为墙体半块或半块的倍数;当采用承重外墙时,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宜为墙材半块的倍数或使墙中心线与定位轴线相重合。2、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1)等高跨中柱等高厂房的中柱,宜设置单柱和一条纵向定位轴线。定位轴线通过相邻两跨屋架的标志尺寸端部,并与上柱中心线相重合。上柱截面高度 h 一般取 600mm,以保证两侧屋架应有的支承长度,上柱头不带牛腿,制作简便。等高厂房的中柱,由于相邻跨内的桥式吊车起重量、厂房柱距或构造等要求需设插入距时,中柱可采用单柱及两条纵向定位轴线。插入距 ai 应符合3M数列,上柱中心线宜与插入距中心线相重合。(2)

10、高低跨处中柱高低跨处采用单柱时,如高跨吊车起重量 Q20/5t,则高跨上柱外缘与封墙内缘应与纵向定位轴线重合。当高跨吊车起重量较大,如 Q30/5t 时,其上柱外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间宜设连系尺寸 ac,这时应采用两条定位轴线,两线间的距离为插入距 ai ,此时 ai 在数值上等于联系尺寸 ac。对于这类中柱仍可看作是高跨的边柱,只不过由于高跨吊车起重量大等原因,引起构造上需要设联系尺寸ac。即相当于该柱外缘应自该跨定位轴线向低跨方向移动 ac 的距离。但对低跨来说,为简化屋面构造,在可能时,其定位轴线则应自上柱外缘、封墙内缘通过,所以此时在一根柱上同时存在两条定位轴线,分属于高、底跨。3、纵向伸

11、缩缝、防震缝处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当厂房宽度较大时,沿厂房宽度方向须设置纵向伸缩缝,以解决横向变形问题。等高厂房需设纵向伸缩缝时,可采用单柱并设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伸缩缝一侧的屋架或屋面梁搁置在活动支座上。此时 ai = ae 。不等高厂房设纵向伸缩缝时,一般设置在高低跨处。高低跨采用单柱处理,结构简单,吊装工程量少,但柱外形较复杂,制作不便,尤其当两侧高差悬殊或吊车吨位差异较大时往往不甚适宜,故可结合伸缩缝或防震缝采用双柱结构方案。当伸缩缝、防震缝采用双柱时,应采用两条纵向定位轴线,并设插入距。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定位规定可分别按各自的边柱处理。此时,高低跨两侧结构实际是各自独立、自成系统,仅

12、是互相靠拢,以便下部空间相通,有利于组织生产。(三)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在厂房的纵横跨相交时,常在相交处设变形缝,使纵横跨各自独立。纵横跨应有各自的柱列和定位轴线。各轴线与柱的定位按前述诸原则进行,然后再将相交体都组合在一起。对于纵跨,相交处的处理相当于山墙处;对于横跨,相交处处理相当于边柱和外墙处的定位轴线定位。纵横跨相交处采用双柱单墙处理,相交处外墙不落地,成为悬墙,属于横跨。相交处两条定位轴线间插入距ai=ae+t或ai = ae + t + ac,当封墙为砌体时ae 值为变形缝的宽度;封墙为墙板时,ae 值取变形的宽度或吊装墙板所需净空尺寸的较大者。有纵横跨相交的厂房,其定位轴线编号

13、常是以跨数较多部分为准统一编排。本章所述定位轴线标定,主要适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的单层厂房,对于钢结构厂房,可参照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执行。五、单层厂房立面及室内设计(一)立面设计厂房立面设计是以厂房体型组合为前提的。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和剖面处理,厂房体型也不同。如轧钢、造纸等工业,由于其生产工艺流程是直线的,多采用单跨或单跨并列体形。一般中小型机械工业多采用垂直式生产流程,厂房的体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多跨组合,内部空间连通,厂房高差一般悬殊不大。但重型机械厂的金工车间,由于各跨加工的部件和所采用的设备大小相差很大,厂房体形起伏较多;铸工车间往往各跨的高宽均有不

14、同,又有冲出屋面的化铁炉,露天跨的吊车栈桥,烘炉及烟囱等,体形组合较为复杂。由于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节约用地和投资,在国外常采用方形或长方形大型联合厂房。贮存散碎材料的贮仓建筑多采用适于自动运输的各种拱形或三角形剖面的通长体型。结构形式对厂房体形也有着直接影响。同样的生产工艺,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方案。因而厂房结构形式,特别是屋顶承重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厂房的体形。如某些厂房中的锯齿形屋顶、拱形和各种壳体结构屋顶及平屋顶等。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厂房的体形组合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寒冷地区,由于防寒的要求,窗面积较小,厂房的体形一般显得稳重、集中、浑厚;而炎热地带,由于通风散热要

15、求,窗数量较多,面积较大,厂房体形多形式成开敞、狭长、轻巧 。进行厂区总体布置时,在工艺流程允许的条件下,要把体形的最好视景安排在人们经常活动或驻脚观看的方位,这是厂区空间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厂房立面设计是在已有的体形基础上利用柱子勒脚、门窗、墙面、线脚、雨篷等部件,结合建筑构图规律进行有机的组合与划分,使立面简洁大方,比例恰当,达到完整匀称,节奏自然,色调质感协调统一的效果。在实践中,立面设计常采用垂直划分、水平划分和混合划分等手法。垂直划分:根据外墙结构特点,利用柱子、壁柱、竖向组合的侧窗等构件所构成的竖向线条,有规律地重复分布,使立面具有垂直方向感,形成垂直划分。这种组合大多以柱距为重复单元。单层厂房的纵向外墙,多为扁平的条形,采用垂直划分可以改变墙面的扁平比例,使厂房显得庄重、雄伟、挺拔。为了车间采光通风,在吊车梁上下设高低侧窗与凸出外墙面的柱子作竖向组合,在吊车梁处留有实墙面与窗洞形成明显的虚实对比,垂直的柱子与水平向的条窗和墙板,构成了以垂直线条为主,又有水平连系,使厂房立面处理既达到完整统一,又有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果。其立面是采用长墙短分的手法,以重点处理的窗洞所垂直排列的侧窗成组分隔,既节奏分明,又打破了单调感,取得较好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