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29450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中,表现为下层决策者直接接受某一上层决策者的决 策,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的结构是 AA. 线性结构B. 横向结构C. 矩阵结构D. 线性一参谋结构2外部评估可分为委托评估和非委托评估两种类型,属于委托评估的是AA. 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评估B. 立法机关评估C. 司法机关评估D. 公民评估3. 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

2、卖狗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属于政策执行 偏差中的 CA. 象征性执行B. 附加性执行C. 替代性执行D. 残缺性执行4. 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AA. 政策稳定B. 政策变动C. 政策终结D. 政策变革5. 现代意义上的评估是从美国霍桑实验开始的,这一实验发生在BA. 20 世纪末B. 20 世纪 30 年代C. 20 世纪 50 年代D. 20 世纪 60 年代6. 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是BA. 无结构访谈法B. 实地观察法C. 非参与观察法D. 参与观察法7 .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

3、政策内容划分为CA. 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 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C.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8使我们能够窥视在西方政治体制里如何在多元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 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予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政策分析模型是 CA. 政治系统模型B. 机构一制度模型C. 集团模型D. 精英模型9下列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BA. 政策制定系统B. 政策咨询系统C. 政策执行系统D. 政策监控系统10. 当代中国实行的公共决策体制是 DA. 委员会制B. 半议会制C. 议会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11. 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CA. 公共舆论B. 政策评估C.

4、 公共权力D. 政策环境12. 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CA. 代议机关B. 行政机关C. 跨国公司D. 司法机关13. 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产生政策方案,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 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称作 AA. 政策设计B. 政策评估C. 政策修正D. 政策抉择14. 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于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 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DA. 边界分析B. 类别分析C. 层次分析D. 多角度分析15. 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属于AA. 动员模型B. 外在创始模型C. 内在创始模型D. 关门模式16. 托马斯戴伊的自上而下

5、的政策制定对美国的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采取的分析视角是 BA. 集团模型B. 精英模型C. 理性主义模型D. 混合扫描模型17能克服代议民主制的不足,实现各方利益主体、官员、专家与百姓之间面对面的直 接沟通的政府政策过程的重要制度形式称作 CA. 科层制B. 集中制C. 听证制D. 多党制18.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是 DA. 资源因素B. 环境因素C. 工具因素D. 执行者因素19. “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 CA. 史密斯B. 雷恩C. 麦克拉夫林D. 巴达克20.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又被称作DA. 向前推进策略B. 以政策为中心

6、的途径C. 整合路径D. 草根路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 “三论”的产生为政策科学的形成创造了历史条件, “三论”主要是指 BCD A .矛盾论B. 控制论C. 系统论D. 信息论E. 实践论22. 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ACEA .立法决策B. 民主决策C. 司法决策D. 科学决策E. 国家元首决策23. 有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议程提出者和民众参与度两个维度,把中国的公共 政策议程模式划分为

7、 ABCDEA .关门模式B. 动员模式C. 借力模式D. 上书模式E. 外压模式 24政策方案的要素之间需要一定的机制互相联系,政策要素的联系机制主要有ABCA 规则B. 工具C. 假定D. 耳标人群E. 执行机构25. 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BCDEA .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B. 交换资源的需要C. 结盟的需要D. 追逐权力的需要E. 协调的需要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分)26. 简述集团模型的含义。集团模型是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各个毅力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2分)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制定各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 (1 分)平衡各利益集团

8、之间相互冲突 的利益,(1 分)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和力量对比的结果。 (1分)27.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1)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偏离公共利益。 (1 分)(2)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1 分)(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1 分)(4)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 (1 分)(5)准备工作不够完善。 (1 分)28. 简述治理理论对公共政策的意义。(1)重新匣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控能力; (1 分)(2)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1 分)(3)强调公共决策权利运行的双向性。 (2 分)(4)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 分)29. 简述三源流模型的含

9、义。问题流主要关注于问题的定义。 (1 分)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 公众接受度等有关。 (1 分)政治流设计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 (1 分)当问题流、 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窗口就打开了, ( 1 分)如果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遇 过政策经营者而结合,那么政策问题进入议程的机会将显著增加。(1 分)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0. 试述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指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 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 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1 分)(1)政策内容饿合法化, (1

10、 分)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1 分)(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1 分)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包括法治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和套 路决定和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1 分)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 过议案和公布政策这几个阶段。 ( 1 分)(3)政策的法制化。 ( 1 分)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的、稳定的 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或政策的法律化。 (1 分)政策立法的主体,一 为立法机关,而为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 ( 1 分)从

11、政策 立法的政策范围来说, 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要法制化, 而是那些有立法必要的、 比较成熟和 稳定的政策。 ( 2 分)31试述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公共政策评估的程序。(1)首先认定承受政策风险的利益相关者,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必然要设计或多或少的利益 相关者, 有些人是政策执行以后的受益者, 有些人则是受损者, 进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 评估时,必须特别注意潜在的政策执行后的利益受损者。( 2分)(2)界定出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认知,尤其是其利益诉求,对待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诉求应该采用开放性的、不存在任何偏见的态度。( 1 分)(3)营造质化评估的网络与方法。采取人性关怀与社会互动向结合的方式。

12、(1 分)(4)寻找各种利益诉求的平衡点,即找出各种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使各方面的利益诉 求能够达到平衡并逐渐趋向共识。 (1 分)(5)对于没有达成共识的政策诉求设定一个妥协的日程表。(1 分)(6)尽可能更多地采集与妥协议程相关的信息。(1 分)(7)建立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论坛。 (1 分)(8)将已达成妥协和共识的政策诉求形成报告。(1 分)(9)将尚未达成共识的各种政策诉求按照上述顺序重新建构一次。(1 分)五、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32关于内地游客访港的一项政策建议香港社会近年来出现一些对内地的负面情绪,涉及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首要的是 内

13、地游客量的控制问题。对此,香港某大学丁教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过去十多年里,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有了显著变化,其中如何看待和控制内地游客访港数量是一重要方面。2003年SARS聿虐,使香港经济蒙受重大打击。中央政府为了帮 助香港恢复经济景气,首开内地游客访港自由行。当时香港各界热烈欢迎、衷心感谢。 这项政策效果立显。 2004 年有 1224 万内地人访港,比上年增长了44 6。此后每年都比前一年有很大增长。 2011 年内地 2810 万人次访港,是香港总人口的四倍多。 2012 年 内地游客突破 3000 万,是香港人口的近五倍。香港本来就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之一,现在真是拥挤得受不了啦

14、 !内地游客虽然人均消费不是很高,但总量大,对香港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问 题在于这种不受控制的游客涌进,主要好处落在相关的商家,而对其他香港居民则产生 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游客太多,导致跟香港大部分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 多种商业服务目益供不应求,价格飙涨。超量的游客把香港一些街区的商铺租金推向世 界最高,以前普通港人吃饭的中下档餐馆因商铺和金飙涨而纷纷倒闭。简言之,每年数 千万人次内地游客的收入,被极少数的行业拿走,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却多由普通港人 承受。这是不公平的。于是,港人转而向内地发泄负面情绪。鉴于上述情况,政府应调整游客访港政策。 建议香港可以根据自己的容纳能力设立一个

15、警戒线,只要内地游客多到接近这一警 戒线,网上登记的内地游客进入香港就需要等待。并按照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对来访者采 取分类优先的办法,如对第一次来访者优先。这是对香港和内地都负责的政策,可以大 大降低港人对内地的负面情绪。请回答(1)什么是公共政策调整 ? 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政策评估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 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 ( 5 分)(2)结合本案例,谈谈丁教授是根据哪些政策调整原则建议调整内地游客访港政 策的?这一政策建议所依据的政策调整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 政策调整须坚持尊重客观实际、 内地游客访港自由行政策产生了新的 问题,就应当进行适当调整。 (5 分)追踪反馈原则, 对内地游客访港自由行政策的实施进行追踪, 根据反馈的消息对政策 进行适当调整。 (5 分)33“前腐后继”皆因垄断价格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