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29351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儿科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 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 至青春期。青春期:102 0岁.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 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 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 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3。出生时:3kg , 50cm。6个月:体重=3+月龄x0o 7,身高=50+月龄x2o 5。712个月:体重=6+月龄x0

2、。25 ,身高=65 + (月龄一6)x1。5。1 岁:10kg , 75cm。212岁:体重二年龄x2 + 8,身高二年龄x7 + 75。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 ,前二个月、后九个月各 增 6cm , 1 岁 46cm,2 岁 48cm , 5 岁 50cm。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 , 1岁时46cm,以后二头围+年龄 1。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 8周闭合。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 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8 19岁腕部

3、骨化中心数目二岁数+1,10岁出全10个.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二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0. 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 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 苗。出生乙肝(出、1、6)卡介苗二月(2、3、4)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 月麻疹岁乙脑。12. 糖类、脂类、蛋白质分别供能4、9、4kcal/g。13.1岁以内总能量需求951

4、00kcal/( kgd),每3岁减10。消耗量:基础 代谢率BMR(50%,婴儿55),食物热力作用TEF,活动消耗,排泄消耗,生长所需 (特有).14。矿物质和维生素不提供能量,缺VitA最多-夜盲症。15。婴儿需水150ml/ ( kgd ),年龄越小需水越多。8%糖牛奶 100ml/ ( kgd )。计算:婴儿每天应予8%糖牛奶=100x体重,另给水分=50x体重。16。母乳:含磷少,酪蛋白/乳清蛋白=1 : 4 (易消化吸收),乳糖丰富,不饱 和脂肪酸多电解质浓度低鈣磷比例适当2:1,VitD、VitK含量低缓冲力小,SIgA、 乳铁蛋白丰富.17初乳:45天,球蛋白、SIgA丰富。

5、过度乳:5-14天,脂肪多成熟乳:14天以后,量最多。18。人工喂养1520min/次牛乳缺乏各种免疫因子为最大区别.19. 添加辅食:13月汁状,4-6月泥状,79月末状,1012月碎食物。2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Ca、P代谢紊乱,好发于小婴儿病因:围生期VitD 不足,日照不足,需要量增加,食物补充不足,疾病影响(冬季出生、牛乳喂养提 示缺VitD )2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早期):神经兴奋性增高,骨骼X片正常或钙化 带稍模糊,血钙血磷均J,碱性磷酸酶稍高.活动期(激期):初期+骨骼改变+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X片毛刷样,骺软 骨盘增宽,血钙稍低、血磷显著I,碱性磷酸酶显著

6、f。22. 颅骨软化(枕、顶)6个月。方颅7-8个月。胸部畸形(肋骨串珠、鸡胸、 肋膈沟赫氏沟、漏斗胸)1岁。手镯、足镯。O形、X形、K形腿.23。25(OH )D3和1,25-( OH )2D3初期即明显降低,为最可靠早期诊断。 血生化与骨骼X线检查为金标准。口服VitD , 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2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好发于6个月以内婴儿,血钙下降(1.75- 1.8mmol/L )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临表:无热惊厥(最常见,四肢抽 动、神志不清、醒后活泼如常),手足搐搦,喉痉挛(婴儿多见)。隐匿体征:面 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地西泮静注+钙剂静滴。25. 蛋白质一热能

7、营养不良:1度(轻度):体重正常值1525%,腹部皮褶 厚度0。8-0.4cm;n度(中度):2540%,0.4cm以下;皿度(重度):40% 以上,消失。I 度热卡60-80120170,nxm度4055f120170。26最早症状:体重不增。皮下脂肪最先累及腹部,最后面颊部.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最常见),维生素缺乏(最常VitA),锌缺乏,自发性低血 糖(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无抽搐苯丙酸诺 龙促进蛋白质合成。27。超低出生体重儿vlOOOg,极低v15OOg低2500g ,2500g正常4000g , 巨大儿4000g。28。早产儿:皮肤绛红

8、、水肿、毳毛多,头更大占全身1/3,头发细乱,耳壳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乳腺无结节或4mm,睾丸未降,大阴唇不能遮盖小 阴唇,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纹少.足月儿: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头大占1/4,头发分条清楚,软骨发育 好、耳舟成形直挺纟吉节4mm平均7mm,睾丸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指(趾) 甲达超指(趾)端,足纹遍及整个足底。29。1/3肺液由口鼻排出,2/3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30。呼吸频率足月儿1h内达6080 次/分, 1h后降至4050 次/分,以后安 静时40次/分。31足月儿:心率90160次/分,血压70/50mmHg。早产儿:心率1

9、20140 次/分,血压较低。32. 足月儿需钠量12mmol/(kgd )。33. 中性温度:出生体重1。Okg : 10天内35T, 10天后34T, 3周后33T, 5周后32C。1.5kg : 10 天内 34C, 10 天后 33C, 4 周后 32C。2.0kg : 2 天内 34C, 2 天后 33C,3 周后 32C。2.5kg:2 天内 33C,2 天后 32C。34. 新生儿需保暖。筛查:先天性甲减、苯丙酮尿症。35. 宫内窒息:早期胎动增加(频率),晚期胎动减少、羊水粪染.36. 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基本),B建立呼吸(关键),C维持正常循环,D 药物治疗,E动态评价

10、(贯穿)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是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3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轻度:意识兴奋,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 可有肌阵挛,瞳孔正常或扩大,症状72h内消失,预后好。中度:嗜睡,肌张力减 低,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瞳孔常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症状14天内消失,可 有后遗症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原始反射消失,频繁惊厥,瞳孔不对称或扩大,症 状维持数周,病死率高。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静滴。38.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胆红素生成相对过多(RBC数量过剩、寿命较短,旁路 胆红素来源较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胆红素 肠肝循环增加,胎粪排泄胆红素,多种

11、因素加重黄疸。39.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最迟2周), 血清胆红素221pmmol/L,每日升高85pmmol/L。早产儿:3-5天出现,5 7天高峰,7-9天消退(最迟34周),v257pmmol/L , v85pmmol/L(p mmol/L=17.1xmg/dl)病理性黄疸:24h内出现/足月儿:2周,221pmmol/L ,85pmmol/L。 早产儿:4周,257pmmol/L , 85pmmol/Lo黄疸退而复现,结合胆红素 34pmmol/L。40. 核黄疸(胆红素脑病: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可发生,生后47天,足 刖儿342pmmol/L,早

12、产儿257pmmol/Lo四联征: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 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41。AB0溶血病:最常见23天出现黄疸.Rh溶血病:24h内出现黄疸,贫血, 肝脾肿大。警告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1224h), 痉挛期(抽搐、角弓反张、发热,1248h),恢复期(2周),后遗症期(最严重并发症胆 红素脑病)。首选检查血型,改良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可确诊。药物、产 前治疗可用苯巴比妥。光照疗法:总胆红素205pmmol/L换血疗法:总胆红素 342pmmol/L , Rh同母亲ABO同患儿,换血量为患儿血量2倍。42。新生儿败血症:葡萄球菌最常见

13、。出生前(宫内感染:胎盘+生殖道上行; 出生时感染:产道;出生后感染:母子亲密接触。临表:黄疸退而复现,肝脾大, 出血倾向,休克(皮肤大理石样花纹),五不一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 体温不升、反应低下)。血培养确诊。43。新生儿易低体温和皮肤硬肿原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 大,对失热耐受力差,缺乏寒战产热(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高。4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低体温(35T,轻症30-35T,重症30。0 , 皮肤硬肿(橡皮样感,凹陷性水肿,对称性,下肢最先,轻症硬肿范围50%,重症 50%),五不一低下。复温为治疗关键。45.21-三体(唐氏)综合征:贯

14、穿手,无皮肤粗糙,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眼裂小, 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 圆,颈短宽),生长发育迟缓,畸形。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46.标准型:47,XX(或 XY) , +21。易位型:D/G易位:46 , XY(或XX ),14,+t (14q21q)。平衡易位染色体 携带者:45 , XY(或 XX ),14 , -21,+t(14q21q )。G/G 易位:46,XY (或 XX),21,+t ( 21q21q )或 46, XY(或 XX ),22,+t(21q22q)。嵌合体型。47。苯丙酮尿症PKU :常隐遗传,经典型(苯丙氨酸羟化

15、酶缺乏),非经典型(四 氢生物蝶呤缺乏)。临表:智能发育落后(神经系统最突出),癫痫小发作,头发黄 皮肤白(黑色素合成不足),鼠尿臭味(特有体征)。低苯丙氨酸饮食.48。确诊:血浆苯丙氨酸测定。新生儿期初筛: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较 大儿童筛查:尿三氯化铁试验,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生化诊断:尿液有机酸分析. 鉴别三种非典型PKU :尿蝶呤图谱分析。产前诊断:DNA分析.4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46天、46岁时相等。吞噬功能暂时性低下。50。B细胞发育迟缓,略高于正常。2岁后扁桃体增大。51.36个月补体达成人水平,3岁以后IFNr、IL-4达成人水平.52IgG唯一通过胎盘。胎儿期即可产生IgM。三个月后产生有效抗体,56 个月后从母体获得抗体开始消失.53.风湿热:链球菌感染,皿型变态反应发病前有15周有链球菌咽峡炎病史。 临表:发热(最常见,但是次要表现),心肌炎,心内膜炎(二尖瓣受累最常见,二闭、 主闭),心包炎,关节炎(游走性多关节炎,膝踝肘腕大关节最常见,愈后不留畸形), 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伸面)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CRP 阳性,PR间期延长。感染证据:咽拭子培养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