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28577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总结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1.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1.1掌握城市道路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各种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后面阐述。本节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主要由路基、路面和人行道构成。 (一)路基在地基上按设计要求修筑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垫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半填半挖横断面上部分为挖方、下部分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行车荷载和自然

2、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高等级路面可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3、2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3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未定型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定。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

4、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 (3)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路基与基层、路床的关系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一)路基的性能要求 1整体稳定上性 路基失稳路基沉陷滑坡或坍塌 2变形量 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二)路面的使用要求(设计方面考虑) 路面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设置路面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1平整度 2承载能力 3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结构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

5、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导致路况恶化。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4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5透水性 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造成道路稳定性、承载能力降低,使道路使用功能丧失。 6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应尽量使用低噪

6、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1.2熟悉城市道路的级别与类别根据道路在其城市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频率,将其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大类。 二、城市道路技术标准 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及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类别级别设计车速(km/h)项目双向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宽度(m)分隔带设置横断面采用形式快速道8043.754必须设双、四幅路主干道IIIIII506040503040434243.753.53.753.53.75应设应设可设单、双、三四单、双、三单、双、三次干路IIIIII405030402030242423.53.753.53.75

7、3.5可设不设不设单、双、三单幅路单幅路支路IIIIII30402030202223.53.253.53.03.5不设不设不设单幅路单幅路单幅路 三、城市道路路面分级 (一)面层类型、路面等级与道路等级 根据我国现行道路技术标准,通常按路面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将路面分为四个等级1高等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是高等级路面的特点。它使用年限长适应繁重交通量且路面平整,车速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2次高等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 3中等级路面;强度、稳定性差、平整

8、度差,使用寿命短,易扬尘、车速低,但养护维修运输成本高。 4低等级路面:低级路面的强度、水稳定性、平整度最差,易扬尘,可大量使用当地材料只能保证低速行车初期投入少运输成本高,一般雨期影响通车。 (二)按力学特性的路面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一般柔性路面包括各种沥青路面、碎(砾)石路面、沥青加固土路面。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2.1掌握城市道路路基成型和压实要求 路基

9、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等项目。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一、路基施工程序 路基施工程序包括: 1准备工作。 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 小型构造物和地下管线是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修建小型构造物可与路基(土方)施工同时进行,但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先完成,修筑排豫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设施,为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3路基(土、石方)工程: 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 4质量检查与验收。 二路基施工要求

10、工序包括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必须依照路基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进行施工,并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1路基施工测量 路基施工前,设计与勘测部门应对路线的交点(JD),水准点(BM)进行全面交底,遗失或损坏的JD点,BM点应负责予以恢复。点是确定路线位置的惟一依据,由于施工丢失或损毁错位是难以避免的。为了能正确迅速地找到它原来的位置,布置桩是必要的,一般护桩应有3个点,注明3个点离 JD的距离即可。如果2个JD点相距较远时,每隔5001000m应加设方向桩,以控制中线。护桩量距应用钢尺。 (1)恢复中线钡I量 恢复道路设计中线,对道路中线的各点进行复测

11、,确认无误后进入施工测量。 (2)定线外边桩 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边线外0.51.0m两侧以距离5m、lOm或15m钉木(边)桩。 ( 3 )测标高 测出道路中心高程标于边桩上,即“红印”,以供施工。 2.填土(方)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填方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填前需将地基压实。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应分层填实至原地面标高。 (3)填万段内压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

12、宽度不得小于1.0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在沙土地段可不做台阶,但应翻松表层土。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 (5)填土长度达50m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12t级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太于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80cm时,路基压实过程中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7)到填土最后一层时,应按|殳计断面、高程控制土方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3.挖土(方)路基 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

13、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1)必须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一般每侧要比路面宽出300500mm。 (2)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面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在路基设计高程以下600mm以内的树根等杂物,必须清除井以好土等材料回填夯实。 (3)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4)碾压时视土干湿而决定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5)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同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4质量检查 路基碾压完成时,按质量验收项目(主控项目:压实度、弯沉值;一般项目: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检查,不合格处修整到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三. 路基压实要求 挖土(方)路基及填土(方)路基基底均应进行压实。路基压实要求是: 1.合理选用压实机械、机具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土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工期要求、压实机械效率等决定。常用的压实机械可分为静力式、夯击式和振动式三大类。静力碾压机有光面碾(普通光轮压路机:三轮、二轮)、凸块式(羊足)碾和2050t轮胎压路机;夯实机具包括各种夯锤(板)、蛙式夯燃、内燃式火力夯、风动夯、手扶式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