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28479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0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1篇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看法、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状况而事先打算好的文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演讲稿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论语演讲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论语演讲稿 篇1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孔子的论语语言深邃,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只知论语是一部描述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级时,学校编写了各年级适用的论语,我才渐渐对它产生了爱好。 读过了论语后,我了解了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人,论语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言论,其中大多关于学习,非常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对我的学习的帮

2、助效果特别显著。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干脆的两句话告知了我,学习学问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 时常复习,巩固学问。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溢自己生活的过程,要怀着开心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着复习的重要性 ,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发觉。 就拿那一次来说吧,那天是语文测试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于我贪图玩耍,就没有复习。练习时,很多题目我都答不出来,急得我抓耳挠腮,最终成果很差。回 到家后,我发奋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后不是和小伙伴们玩耍,而是打开书包,起先复习功课。就这样到了其次次语文测验,我镇定自若地在卷子上行云流水般地写下 了答案,最终,取得了

3、不错的成果。 从表面上来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每天坚持,就肯定能有新体会。孔子的这个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很多现代人提倡的。读论语,仅仅是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高校习方法,莫非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论语演讲稿 篇2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日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爸爸妈妈,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挚友交,一诺千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够敬重贤者而看轻女色;服侍爸爸妈妈,能够尽心竭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挚友往来,说话诚笃、格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他自己说自己没有学过什么,我也必定要说他现

4、已学习过了。“子夏的这句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妻、父子、君臣、挚友这四种联系的品德规范。子夏以为,一个人有没有杰出的教化,首要不是看他的文化学问,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根本品德。只需做到了这几点,即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能够以为他现已是个有杰出教养的人了。这一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学过这句话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意人的质量德行的涵养,其次才是学习文化学问。一个人是否有学识,不是看他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达到了做人的涵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通晓学识之道,要先从自己的品德的涵养、为人处世上着手。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才能学有所成。即红楼梦中所谓”世事洞

5、明皆学识,情面练达即文章“。论语演讲稿 篇3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它流传了250多年,始终被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让现代教化越来越重视经典教化,越来越留意到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所以,我们小学生从小读 论语,意义重大。论语,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化、文艺等很多方面,虽然是一问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语,似乎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仔细研 读,深刻领悟,其内容特别丰富,言简意顺,无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学最重要的经典。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

6、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 的历史地位,论语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化人心。诵读论语原文,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由于文言相隔久远,有些困难,一时难以弄懂。但是,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也让我们感受很深,有所启迪,有所受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正如于丹把论语比做温泉,她说,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有一口问病泉,据说 任何人舒适地泡进去,就能悉知自己身体的病,有关节炎的,有胃病的,有皮肤病的洗掉一层,如蝉蜕皮一般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起先的。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学而不厌,

7、注意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见。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许多不行知部分,但是学问可以增长才能,才智可以变更命运,因此,常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学问是一件让我们感觉开心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宏大的话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啊。学问从学习中来,实力从实践中来。学而常习,习而常学,便可以海阔天空般事事无碍。而今日观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更是令自己开见识大长。不仅如此, 其实在以前,孔子与孔丘始终在争论并流传着一个字:“仁”这虽是一个字,但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疑问哟。人们最终解决了这个“迷”。“仁”可 以想为一个人心如大海的慈善之心;也可以认为一个人坚持

8、不懈的努力;更可以作为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渴望之情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留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 所欲不越规则“。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为所欲为,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

9、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宏大来至与平凡的道理。 通过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讲解,使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出事的道理,仿佛达到了进入到了书中的境界。直到现在,论语中的内容还让我难以忘怀。 论语的内容真丰富啊!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多看看。身为小学生的我们,细致阅读论语肯定会让我们向往的童年变得跟论语一样丰富多彩!论语演讲稿 篇4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不知道哪天起先,班级里同学们起先满口的之乎者也,一会儿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会儿有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得我一头雾水。好不易 知道了这都是同学们从论语中引用来的,我怀着满腹的新奇找来了这本书,薄的一本,寥寥几千字

10、。可就是本书,去让我从中获益良多,受益匪浅。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他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学家、大教化家眼中,每个人也都有他们自身的特长。孔子尚且如此,那更何况我们呢?从这里让我明白了,与人交往相处,要擅长发觉别人的优点和特长,同时更应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些那些好的,摒弃那些不好的。在学习方面,论语这本书里我更是看到一句句好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孔子告知我们学习要多思索,要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习变成一件欢乐的事,要时常回顾自己所学过的,要温故知新。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

11、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是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 ,假如对父母在感情上不敬重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分?是啊,一个人假如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了,那他有再大的学问,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用呢?那他有如何能被称之为人呢? 论语就像一位谆谆善诱的长者,耐性而细致的教着我们,怎样和挚友相处,怎样做人,如何尽孝,如何学习。每每翻阅都有新的收获,我想这本书会始终陪 伴我,人生的道路上它势必会为我的扬帆起航发挥不行估量的作用。论语演讲稿 篇5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

12、想的核心著作。论语这本书告知了我们很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品德高尚,更 能让我们学到许多哲理性的学问。如我们在学论语十则时,里面既有讲学习方法和看法的,又有讲思想修养的。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学习了不思索就会迷惑,只思索不学习就会有害。它告知我们。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索,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假如只空想,问题仍旧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怀疑而更加危急。因此,只有把学习和思索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还有一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意思是遇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 才能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说明白我们

13、应当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在任何境况都应坚贞不屈。然而,论语终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又终归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不会过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继 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祖先们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知了我们如何为人处 世,修身养性。我们在生活中,对于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视,只要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们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有人说过:” 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吧!论语演讲

14、稿 篇6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论语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它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挚友的力气是不行缺少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光凭自己单薄渺小的力气是远远不行能创建出大事业的。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 鲍叔牙的友情故事。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挚友。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经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几十年过去了,管仲在为公 子纠争夺王位时

15、差点杀死公子小白。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时,鲍叔牙也成了宰相。鲍叔牙不计前嫌还举荐管仲,可见鲍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 还有一个是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故事,当琴师伯牙在荒山中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然能够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非常兴奋找 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钟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发誓不再弹琴。可见在一生中友情是多么珍贵,多么重要呀!这些事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挚友小董来我家玩,一起先我俩还相处挺好的,也合得来,但没过了几天,我们便常常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 不行开交。最终,妈妈告知我们俩要团结友爱,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还告知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过了几天,我的挚友小杨来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训,与小杨快乐的度过了一天。在生活中,友情真是无处不在,只有在经验磨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友情的珍 贵。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它教化了我怎样与挚友交往,我肯定要把小主子做的更好。论语演讲稿 篇7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编撰而成。包含着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化理念等,是经典中的经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则,它的意思是: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