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28414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班级分数题号-二二三总分得分、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某可逆反应而言,其平衡常数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B .向2.0 mL 浓度均为0.1 mol/L 的KCI、KI混合溶液中滴加 12滴0.01 mol/LAgNO 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I的Ksp比Agl的Ksp大C .属于放热和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D 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浓度都减小2.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 HCI 和 NaOH反应的中和热 A H= 57.3

2、kJ/moI,贝V H 2 SO 4 和 Ca(OH) 2 反应的中和热为 A H= 2X ( 57.3) kJ/molC.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贝V 2CO 2 (g) = 2CO(g)+ O 2 (g)反应的 A H=+ 2X 283.0kJ/mol3.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 .单质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 氢键一定与氢元素有关D .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

3、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 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D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由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5. 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2: :3 B 3: 2: 1 C 6: 3: 1 D 6:3: 26.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 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a b7. 反应 FeO(s) + C(s) =

4、Fe(s) + CO(g); H0, A 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B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8. 反应2SO 2 (g) + O 2 (g)=2 2SO 3 (g),经一段时间后 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 0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4mol?L 1 ?s 1 ,则这段时间为( )A 0.1sB 2.5sC 0.5sD. 10s9. 反应 3H 2 (g)+ N 2 (g)-= 2NH 3 (g)A H = 46.19 kJ.mol 1 ,关于这个反应的平衡常

5、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温度升高 K增加B 随压强升高 K增加C 随温度升高 K减小D 随压强升高 K减小10. 某学生欲完成反应2HCI+2Ag 2AgCl J +H 2 T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円ISEII-丿11.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 q) + OH-(aq)= H 2 0(1) H=- 57.3kJ /mol。向1L 0.5mol / L的NaOH容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H1、 H 2、 H 3的关系正确的是(A . H 1 H 2 H 3B.A H 1 H 3 H 2C . H 1

6、 H 2 H 3 H 212.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 + 2K 2 FeO 4 + 8H 2 O 3Zn(OH) 2 +fF Fl I2Fe(OH) 3 + 4K0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纲 =Zn (OH) 2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血 :j - h += FeO 4 2 - + 4H 2 OC .放电时每转移 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 2 FeO 4 被氧化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3. 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7、 )A 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 KOH中混有NaOH杂质B 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14. 有关下列电化学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a是原电池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图b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 CuO固体,可以使硫酸铜溶液恢复到原浓度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D 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15. 下列操作会促进 H 2 O的电离,且使溶液 pH7的是:A .将纯水加热到 90CB向水中加少量Na

8、 2CO 3固体C 向水中加少量 NaOH固体D.向水中加少量 FeCI 3 固体16.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一一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 - - 2e -= ZnO + H 2 T, Ag 2 O + H 2 O + 2e-=2Ag+ 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17.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B KNO 3的溶解度SC 化学平衡常数 K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二、实验题18.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甲: 称取一定质量的 HA配制0.

9、I mo1 L -1的溶液100mL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乙: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 pH= I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 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 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请回答:(1 )在两个方案的第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2 )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 (选填、” 或 “=”), 理由是(4) 0. 1 mol L -1 NaHSO 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5) 如果 25C 时,0.1

10、0 mol L -1 H 2 SO 4 溶液的 pH=-lg 0.11,则25 C 时,0.10 mol L -1 的 H 2 SO 4 溶液中 c(SO 4 2 )= 。21. 电池的发明和应用是化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I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电子设备革命性的发展。最近,我国在甲醇燃 料电池的相关技术上获得了新突破,原理如图1所示。(1)请写出从C 口通入O 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以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2所示。电解开始后在 的周围(填“阴极”或“阳极”)先出现红色。假设电池的理论效率为80%(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电池反应所释放的全部能

11、量之比),若消耗6.4g甲醇气体,外电路通过的电子个数为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氐)II随着电池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废旧电池潜在的污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电池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 Cu 2 +等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 染,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依据沉淀转化的原理,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这些离子。已知室温下 (FeS) =,;:, (CuS)=I仃。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2) 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 Cr 2 O 7 2 的酸性工业废水,用绿矶(FeSO 4 7H 2 O) 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Cr(OH)3沉淀。 氧化还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常温下,Cr(OH) 3的溶度积I,溶液中pH至少为 ,才能使Cr 3 +沉淀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