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27980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创意服务( )生活的实践研究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从“创意生活”这个话题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寻找并筛选出研究的主题,生成相关“子课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对创意及创造性思维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及表达,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里学会选题、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2.引导学生概括、提炼、论证问题,把自己感兴趣的、想探究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兴趣与能力。3.通过研究与筛选确立班级研究主课题与各小组研究的子课题,使每个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三、教学重难点自主选择主课题研究讨论生成子课题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个人子课题申报表小组综合实

2、践活动方案表五、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引发学生培养创新创意能力的需要谈话:一句名言来自无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师最关心的是国际青少年赛事。知道五月份老师最关心哪个国际青少年大赛吗?同学们被老师的话题所吸引。谈话:老师最关心的是,DI国际创新思维大赛,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门培养青少年创新、创意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大赛。去年有58个国家的中小学生参赛,新加坡拿到了3项大奖。韩国获得7项大奖。提问:猜猜中国代表获得了多少项大奖呢?谁来猜一猜。多数学生的回答超过7个。谈话:(稍微停顿)中国的孩子在前面的比赛中很顺利,但是在临场创意大比拼的环节中吃了很大亏,所以把获奖的机会留到今年5月。学生

3、纷纷表示可惜。提问:今年如果参加比赛的是你们,你们会注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啊?学生可能回答培养创新能力或创意能力。师:能创新、有创意真的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从“创意”这个角度出发为近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选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好吗?生:(情绪高涨)好!(二)视频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收集话题1.观看视频,体会创意可以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视频例谈了生活中的小创意,比如,能将前方和地面同时照亮的手电筒的创意设计;将楼梯和抽屉合二为一的家居设计;套在手上的不锈钢切菜小手套;改进后的教学用品;德国沃夫斯堡停车场的震撼设计;母亲节,我为妈妈做件事,感谢我的好妈妈的创意比拼;学校“图书漂流”,让好书走进千

4、万家的金点子实施;用创意美容城市;废物利用等等。)提问:同学们看得真专注。你最欣赏哪一个呢?提问:结合视频,创意在小学生眼里究竟是什么呢?谈话:创意对我们来说可以是小发明、小改进、小应用,也可以是一个个新颖的想法。创意可以改变生活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2.自主阐述,产生研究的关键词或方向提问:你有创意,最先想服务跟你有关的哪方面的生活呢?学生可能想到的话题:(1)服务校园生活(2)服务家庭生活(3)服务社区生活(4)服务其他社会生活记录学生想到的话题。(三)筛选话题,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1.初步交流选题的方法提问: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是哪一个呢?提问:可以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吗?学生可能回答:感兴

5、趣,方便我们研究,我们可以研究,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等等。多请几位同学推荐。小结:是啊,好的班级主题,在尊重兴趣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是否有价值,利于实践,贴近生活等方面。2.体会选题的方法提问:“感兴趣”“贴近生活”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什么叫“有价值”,什么叫“利于实践”呢?小结:研究的结果对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有的课题可以使我们有更好、更多的机会参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研究,并在过程中得到锻炼,这样的课题可以先考虑。3.学生做主,选定课题(1)提出要求:根据这样的选题标准,我们鼓掌表决,每人心中先选好1个课题,当我读到你所想的到的课题时,请热烈鼓掌,每人只鼓掌1次。根据学生鼓

6、掌情况,选出掌声最热烈的两个话题。(2)仔细辨析,好中择优,尊重学生比如,如果学生很受欢迎的话题是“创意服务校园生活”“创意服务家庭生活”。请两方各自推选3名代表,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补充或提出疑问。根据辩论给大家带来的启发,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更为慎重。比如,学生选择了“创意服务校园生活”,一定要给予肯定及尊重,同时如果同学们对令一个话题的也很有兴趣,一定要关心安慰令一组,并可以安排在下个阶段进行研究。4.完善班级研究主题谈话:同学们,找到了集体想研究的核心话题或核心问题就是选题的胜利。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还可以把题目说的更准确,更完整。老师带了两个例子。课件出示

7、: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的调查研究和初中生美化社区环境的实践研究,这两个课题都说清楚了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这样的课题较为具体完整。提问:你能根据这个要求,完善我班的主课题吗?经过讨论,拟定小学生创意服务( )生活的调查研究这个班级课题。5.围绕中心课题,高效讨论形成“子课题”课件出示专家寄语:要使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成果更加丰硕,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班级主课题,寻找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利于实践的小课题、小问题,从而产生若干“子课题”,然后分组合作研究。提问:什么是子课题?子课题和班级主课题有什么关系?哪些课题可以成为班级的子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用简笔画,描述班级课题和子课题的关系。主课题就像大树的主

8、干,子课题就是与主干密不可分的枝枝丫丫。我们想搞明白的小话题、小疑惑都可以成为子课题。板书:大树的简笔画。主干上写上“服务校园生活”。提问:子课题是怎样产生呢?是老师告诉大家,还是同学们选出自己最感兴趣,想研究的话题呢?建议:先独立思考在心中筛选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关键词,然后可以发挥集体讨论交流。为了使得讨论的效果更好,建议各个小组以开聚头会的的形式展开。(小组的同学把头聚在中间,由组织组织好有序的交流,记录员记录。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最好,选出的话题是大家最想研究的。)将学生的选出的话题,进行在投影仪上展示,筛选与整合问题。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描述出学生的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把它们板

9、书在课题树的简笔画上,引导学生完善课题名称后,标上序号。(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关注个人思考及讨论的质量,这是直接决定“子课题”的质量。至于学生究竟想研究什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四)申报研究小组,兴趣及特长做主1.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填写“个人子课题申报表”。提出要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围绕着班级主课题又提炼出了多个个子课题,并把它写在了我们的“课题树”上,想不想选一个来研究。老师给你提供一个自主申报的机会。请看子课题申报表。个人子课题申报表填表时间: 小组课题名称(可填序号)申报人姓名个人特长(可多选)上网( ) 实地考察( )采访( ) 动手实验( )观察( ) 查阅资料( )记

10、录( ) 拍照录像( )我还喜欢的课题(可填序号)2.根据申报,形成合作研究小组提出要求:请选择相同课题的同学,坐在一起。教师在分别放上席卡,请学生就坐。3.对分组进行指导 比如,一个课题小组,人员很多,则征求同学们是不是分成两个小组各自研究;当一个课题小组只有一二人是,则征求他是不是选择”第二志愿”(也就是表格中的最后一栏所指的课题)等。根据学生自主,进行微调,各个小组选出组长。(五)课后延伸,初步制定研究方案课题确定了,针对研究内容,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呢?课堂上时间有限,课后各小组负责人要把大家召集起来,选出组长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同时通过讨论,思考完成这样的一份活动方案。第( )小组综合

11、实践活动方案小组课题研究方式人员分工活动步骤预期困难预期成果图片音像( ) 文字报告( )实物展示( ) 演示文稿( )其他展示:(六)总结活动,激发研究热情好,今天这节课展示了我们班的民主智慧的选题过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祁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有计划地开展这个系列活动,用我们的实践让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这棵课题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信心吗?(本节课荣获2011年江苏省首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反思】“选题指导课”是在教师的组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取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话题或问题,

12、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整理、筛选后形成活动主题的过程,是每个新主题实践活动的起始课。“学生第一,教师辅助”的教育理念应该贯穿始终。课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已有经验认知,更多的给学生创造思考、分析、交流的机会,并且最终要把表决权交给学生。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把学生真正放在第一位是这节课追求的目标。一、激发学习的内因,让学生在内在需要中成为选题的主人任何活动如果不能触动思维、内心、灵魂就不会带来益处,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内因的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对研究问题产生渴求和愿望,愿意持久不断的探索是这堂课的重要任务。到此,“选题指导课”的开

13、展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强制”和“告知”,而是蕴含着更为丰富意义的“需要”与完成选题后的“成就感”。例如,从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的角度谈话话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了中小学生创新创意的现状,使学生产生了全面发展的使命感,有进一步研究创意话题的渴求和愿望。再比如,用精心制作的视频,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创意改变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渴望参与的、渴望实践的热情,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使教学效果达到更优化。二、创造民主的课堂,用尊重激发学生主动能动性怎样把“学生是学习主体”由理念变为现实,怎样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那就是学生能做的事,老师绝不代替做,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

14、泳”。学生能经过思考得到的方法、能老师就不要急于代替,要懂得收与放,把展示的舞台更多交给学生。比如,当关于创意服务生活形成了四个小话题,进一步筛选时,先问学生: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是哪一个呢?可以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吗?并请多个同学推荐,相信学生是有为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能力与方法,并让这些回答相互碰撞。根据同学们推荐的理由,教师适当总结。再比如,当“创意服务家庭生活”和“创意服务校园”两个话题都受欢迎时,请同学推荐代表进行辩论会,同学们自由补充后,形成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举手表决。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体会选择课题的必要,并从对问题的层层筛选,领悟到适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的一般特点。有的

15、问题必须学生解决的,一定要给学生经历的过程。例如,本课的标题在只能设计成小学生创意服务( )生活的( )研究,在无锡省优质课比赛时最终形成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是学生层层筛选的结果。在“子课题”形成的环节,教师将班级主课题分成几个子课题不就完事了吗?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各小组以“聚头会”比赛的形式花费几分钟找关键话题呢?这一环节貌似浪费时间,其实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还使学生对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选出了自己想研究的话题和问题,使得自由申报“子课题”变得有意义,并且在以后的实践活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自然热情高涨。总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探索研究为研究的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学生个体与群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更深入认识和实践挖掘的过程过程应该放在第一位。而教师应该利用选题指导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