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氧解离曲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27776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氧解离曲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氧解离曲线2002 年第 119 题 生理学 C 型题 A.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B. 碳酸氢根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O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题目解析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本题可参考生理学人卫8 版教材P170 。本题答案D 、C考点讲解【 2016 年大纲 生理学(五)呼吸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一、氧气的存在形式和运输1. O2 的运输形式血液中所含的氧气仅1.5%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其余98.5%以化学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2. 血红蛋白( Hb )与氧

2、气结合的特征(1)快速而可逆Hb 和氧气的结合、解离是快速且可逆的,其不需要酶的催化而仅受到PO2影响,当血液流经PO2高的肺部, Hb 与氧气结合形成HbO2 ,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 HbO2迅速解离释放O2 。(2)是氧合而非氧化Fe2+与氧气结合后仍然是二价铁,所以不是氧化而只是氧合反应。(3) Hb 与氧气结合的量1 分子Hb 可以结合4 分子O2 。 血红蛋白的氧含量指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血红蛋白的氧容量指血红蛋白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的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正常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97%。 发绀HbO2呈鲜红色而Hb 呈紫蓝色。当血液中

3、Hb 含量达5g / 100 mL以上,皮肤黏膜呈暗红色,这种现象称发绀。发绀常代表缺氧,但也有例外,比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增多,也可以出现发绀,但机体可以不缺氧。相反当严重贫血或CO中毒,机体缺氧但不出现发绀。(4)氧解离曲线呈S 形这与Hb 的变构效应有关,Hb 有两种构型且可以相互转换:Hb 为紧密型( T 型),HbO2为疏松型(R 型)。其中R 型的 Hb对O2的结合力是 T 型的500倍。当 O2与 Hb结合时,其分子型由T 型逐渐转变为 R 型,对 O2结合能力逐渐增加。反之当HbO2 释放 O2 ,其分子型由 R型逐渐转变为 T 型,对 O2结合能力逐渐下降。另外 Hb

4、 4个亚单位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不论是结合或释放氧气,只要其中1 个亚单位与氧气发生结合或释放,其它亚单位就更容易与氧气发生结合或释放,因此氧解离曲线呈S 形。3. 氧解离曲线(1)氧解离曲线的概念表示血液PO2下PO2O2 与与HbHb 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不同的结合解离情况,曲线呈S 型,可分三段: 上段特点相当于PO2映了Hb 与在 60 100 mmHg之间的HbO2 结合的部分,曲线平坦,此刻氧饱和度, 反PO2变化对 Hb 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功能意义有利于在肺毛细血管内 Hb 与氧结合运输; 在高原等氧分压低的情况,只要动脉血PO2 60 mmHg,氧饱和度可90% ,反映机体对

5、血氧含量具有缓冲作用。 中段特点相当于PO2在 40 60 mmHg之间的Hb氧饱和度,反映了Hb释放O2的部分,曲线较为陡峭,此刻PO2变化对Hb 氧饱和度影响较大。功能意义相当于机体安静状态的供氧情况。下段特点相当于PO2在 15 40 mmHg之间的Hb 氧饱和度,反映了 Hb 与 O2 进一步解离的部分,曲线最为陡峭,此刻 PO2 变化对 Hb 氧饱和度影响最大。功能意义反映机体血液供氧的储备能力。(2)氧解离曲线的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 曲线右移 解离容易 机体易利用氧气 耗氧代谢 pHpH 和 CO2 曲线右移 解离容易 机体利用氧气 耗氧 、且 CO2 潴留 呼吸加深加快(波尔效应,

6、与 Hb 构型改变有关) 。 2 ,3-DPG2,3- DPG 曲线右移解离容易 (机制:2,3-DPG与 Hb形成盐键促使氧释放,且可造成PH )。 COCO 中毒, CO 与 Hb 亲和力远大于氧气,会阻碍Hb 与氧气的结合和解离,使得曲线左移。二、 CO2 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1. CO2 的运输形式血液中所含的 CO2 中 5% 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88%以化学结合形成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7% 以化学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HHbNHCOOH运输。(1)碳酸氢盐形式溶解的CO2与水生成H2CO3 ,H2CO3解离为HCO3-与 H+ 。此反应快且可逆,需要碳酸酐酶的催化,反应方向取决于 PO2 ,反应在组织正向,在肺逆向。(2)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CO2与 Hb 的氨基、 H+相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和氧气。此反应快且可逆,不需要酶的催化,受氧合作用调节,反应在组织正向,在肺逆向。思考题发绀与缺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