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2760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摘 要项目名称:某县武山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布局:某县武山林场场部项目建设性质:原址重建、维修加固项目主管单位:某县林业局项目实施单位:某县武山林场项目负责人:场长:项目建设规模:原址重建50户、维修加固6户,总建筑面积6058。项目建设投资:总投资424.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6万元、省级配套56万元、林场或职工自筹312.4万元。项目建设年限: 20XX10月至20XX6月目 录前言5一 、项目基本情况 6一林场概况6二职工住房基本情况8三前期工作开展情况9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编制依据10三、建设容11一建设地点11二改造规模1

2、1三改造方式12四户型结构及面积标准12五水、电等相关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14四、组织实施17一项目实施机构和人员组织17二项目实施进度时间安排与责任人17三建设用地落实及相关手续办理18四招投标18五质量管理18六工程验收等其他建设容的组织实施19五、拆迁及职工过渡房安置方案19六、节能方案分析19七、投资概算与资金的筹措22一投资预算编制依据22二投资预算22三资金筹措23八、保障措施23一政策保障24二资金保障24三制度保障24四宣传保障24五档案管理25六质量保障25七监理保障25八监督保障25九安全保障25十其它26九、产权确定26十、效益综合评价26 附件:前 言为搞好武山林场职工的

3、危旧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促进林场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林场经济实力增强、职工生活质量的提高,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9238号、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9135号、国家林业局关于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20XX实施方案的批复林规发2010266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林规发2010252号等有关精神,结合本场实际,编制某县武山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本方案涉及危旧房改造新建56户、建筑总面积6058,其中:统规自建51户楼房45户,建筑面积4360平方米;平房10户每户90平方米,

4、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维修加固房6户,建筑面积548平方米。统规统建5户老人连体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每户5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424.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6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6万元、林场和职工自筹资金312.4万元。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前期入户调查,50户为原址重建 ,6户为维修加固。国家林业局关于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20XX实施方案的批复林规发2010266号文件下发后,林场20XX危旧房改造项目最终确定户数为56户其中:原址重建为50户,维修加固6户。一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林场概况某县武山林场始建于1957年,为副科级单位,隶属某县林业局,场部位于某县蔡领镇以北下设冲涧、冲港、

5、梅溪、王玉、果苗、芳、药材七个分场和一个挂靠村。经营面积1.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5亩,森林蓄积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7.1%。现有总人口1100人,其中在职职工163人职工住宅面积11410平方米。按建设年代分:1969年前建设的3200平方米,19701980年建设3600平方米,1980年后建设4610平方米。按照国有林场危旧房界定标准,属危旧房的面积为9200平方米,本次涉及改造户数56户,人口271人。1. 项目区位优势: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某县大港镇与湖口、阳、泽三县交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自然地理条件 项目实施地点某县大港

6、镇,位于县北部的武山山区,东与鄱阳县接壤,北与泽县为邻。武山林场位于省三尖源森林公园的中心位置。距县城50公里,杭瑞高速12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人。大港镇辖大港、高塘、星坂、飘水、大田、丹凤、小埠、土目源8个村委会及3个林场。 3.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水文:某地貌丘陵和滨湖平原为主,且水域宽阔,局部有低山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并以大港到汪教褶隆起带为轴心,向西北和南东两个方向倾斜。境最高点为北东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滨湖区海拔最低处仅10米。自东北向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区的变势。某水系发达,河港纵横,共有大小河港39条,总长359.6公里。按其流向,大致可分

7、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输湖、大沔池、洲家湖、团子口七大水系。地形地貌:该项目位于某县武山林场场部,建设地块比较平整。气候:项目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际平均气温为17.1,变化幅度在1617之间。气温日较差为7.1。1月最冷,平均气温4.4,7月最热,平均气温29.3。累年各月平均值顺序为:4.4、6.0、10.7、16.5、21.5、25.4、29.3、29.1、24.6、18.9、12.6、6.8。2、积温:年平均的活动积温为58006500。3、地温:年平均地表温度19.5。4、无霜期、无霜冻期:累年平均无霜期261天,无霜期最长300天,最短227天。全年平均无霜冻期271天

8、,最长可达300天,最短239天。5、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076.3小时,日照率47%。6、降水:19521958年累年降水量1728.28毫米,19591989年累年平均降水量1391.5毫米。7、蒸发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1572.5毫米。累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78%,干燥度1.27。 。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适宜居住环境。 地震:本项目所在地块地质情况稳定,建设场地所在地地势平坦,项目地质情况适宜项目建设。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工程抗震设防度为6.5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按基本烈度6.5度

9、进行抗震计算。二职工住房基本情况1、职工住房现状林场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1420平方米,75%的房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均为简易的砖木结构瓦房和木房,因年久失修,房屋旧,墙体脱落、倾斜、渗水现象比较严重而构成危房,这部分房屋既没有卫生间、又没有独立的厨房,基本功能不健全。由于林场经济基础薄弱,多年来职工待遇低、生活困难,无能力购买商品房,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职工居住在这些危旧房里,生命财产均得不到保障。2、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林场职工分散居住在各个工区护林站危旧房,住房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对职工生产、生活、子女读书和看病就医等极其不便,其生命财产得不到安全保障。为改善职工

10、的住房条件,提升职工生活质量,林场危旧房急需改造。三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三部委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9135号文件精神及省林业厅的要求,林场成立了某县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多次召开了职工大会,深入传达了国家及省林业厅关于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传达了20XX4月1日在召开的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培训会议精神和分配方案,并讨论通过了某县林场危旧房改造实施分配方案;20XX1月底,完成了对职工住房情况的入户调查,调查结果:56户职工符合危旧房改造相关规定,并于2月8日进行了公示;同某县国土资源局、城建局、环保局、消防大队进行了协

11、调沟通,相关手续正在完善办理;现地勘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林场职工居住水平,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林区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精心组织,配套建设,努力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成惠及林场职工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生态工程。二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坚持与国有林场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相结合;依据职工住房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宜楼则楼、宜平则平,合理设计户型,采取多种改造模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妥善处理和化解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林区社会稳定;坚持依法运作,严格执行

12、有关土地使用、资金使用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等方面有关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的质量安全;坚持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与危旧房改造工程同步进行;坚持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林场和职工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三编制依据1、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9135号。2、省林业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通知黔林计通2009150号。3、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林计发2009192号。4、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5、国家林业局关于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20XX实施方案的批复林规发2010266号6、某县相关的城镇建设规划及林业厅相关文件精神。7、采用的规和标准。省某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省某县总体规划修编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现行建筑设计规建筑设计防火规屋面工程技术规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