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26964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复习课有机物推断的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系统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面对高三总复习具有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提高高三复习过程的质量和效益, 教师研究近几年高考的要求和命题方向,并讲究复习的技巧,方能做到事半功倍,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外,还要研究近几年高考的要求和命题方向,并讲究复习的技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就必须把复习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 ,在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所求、学生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点。在复习中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教师归纳、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

2、的综合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素质为目标。教会学生应对有机推断题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一、2011年高考考纲对有机化学基础部分的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辩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4.以一些典型的烃

3、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

4、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高考题型主要为选择题、推断题、框图题。推断题或框图题每年必考,解题关键在于建立知识体系,熟悉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二、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六个环节,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为六个环节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找方法用技巧知识熟记巩固反馈反思总结提高环节一、 通过课本基础知识学习让学生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及反应条件、特征性质、特殊的数量关系等然后熟记。环节二、 通过典型例题,梳理学生的思路,抓住推断题的突破口 ,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有机推断题的方法,和灵活运用技巧。环节三、 运用方

5、法,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四、 师生共同总结解有机推断题的关键,环节五、 课堂反馈练习,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环节六、提出新的问题,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小结。教学环节一 知识归类与熟记此类试题通常以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突破口。常见的突破口的确定角度在推断和合成过程中常涉及到下列情况,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以后才能做到知识的“死去活来”,才能找到解决该题的思路和感觉。 (一)、由官能团上的特殊反应确定官能团种类。(二)、根据常见反应的有关数据推知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个数1.从反应的定量关系角度物质试剂定量关系烯烃与X2、HX、H2等加成1mol碳碳双键1molX2(HX、H2)

6、炔烃与X2、HX、H2等加成1mol碳碳三键2molX2(HX、H2)醇与Na反应1molOH1molNa0.5molH2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1molCHO2molAg1molCu2O羧酸与Na2CO3溶液反应1molCOOH0.5molNa2CO3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1molCOOH能与1molOH生成1molH2O从而进一步确定官能团的个数,如关系式:n(双键)n(H2) n(HX) n(X2) n(H2On(HCN) 2n(三键) n(H2) n(HX) n(X2) n(H2On(HCN)n(CHO) 2n(Ag) n(Cu2O) 2n(OH) n(H2) 2n(COOH

7、) n(CO32) n(CO2)2.分子量关系:每增加1个碳原子相当于减少12个氢原子,因此当烃的氢原子个数达到20以上时,要注意上述关系的转化。如:C9H20与C10H8之间就有相同的分子量。烷烃与较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酮)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饱和一元醇与比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某酸乙醇酯nH2O 酯的式量比对应酸多28n某醇乙酸酯nH2O 酯的式量比对应醇多42n。 特定的式量(1)式量为28的有:C2H4、N2、CO (2) 式量为30的有:C2H6,NO,HCHO(3) 式量为44的有:C3H8,CH3CHO,CO2,N2O(4) 式量为46的有:CH3

8、CH2OH,HCOOH,NO2(5) 式量为60的有:C3H7OH,CH3COOH,HCOOCH3,SiO2(6) 式量为74的有:CH3COOCH3,CH3CH2COOH,CH3CH2OCH2CH3, 特定的量变关系:烃和氯气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和被消耗的Cl2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饱和烃分子与H2、Br2、HCl等分子加成时,CC、CC与无机物分子个数的关系;含OH有机物与Na反应时,OH与H2个数的比关系;CHO与Ag或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RCH2OH RCHO RCOOH M M2 M14(6)RCOOHRCOOCH2CH3 (酯基与生成水分子个数的关系)M M28 (关系式中M代表

9、第一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1)CH=11,可能为乙炔、苯、苯乙烯、苯酚。 (2)CH=l2,可能分为单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3)CH=14,可能为甲烷、甲醇、尿素CO(NH2)2(三)、有机化学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四)、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反应条件可能官能团能与NaHCO3反应的羧基能与Na2CO3反应的羧基、酚羟基 能与Na反应的羧基、酚羟基、醇羟基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醛基 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溶解)醛基 (羧基)使溴水褪色CC、CC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酚AB氧化氧化CA是醇(CH2OH)或乙烯 (五)

10、从特征现象上突破反应的试剂有机物现象与溴水反应(1)烯烃、二烯烃(2)炔烃溴水褪色,且产物分层(3)醛澳水褪色,且产物不分层(4)苯酚有白色沉淀生成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1)烯烃、二烯烃(2)炔烃(3)苯的同系物(4)醇(5)醛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与金属钠反应(1)醇放出气体,反应缓和(2)苯酚放出气体,反应速度较快(3)羧酸放出气体,反应速度更快与氢氧化钠反应(1)卤代烃分层消失,生成一种有机物(2)苯酚浑浊变澄清(3)羧酸无明显现象(4)酯分层消失,生成两种有机物与碳酸氢钠反应羧酸放出气体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1)醛有银镜或红色沉淀产生(2)甲酸或甲酸钠加碱中和后有银镜或红

11、色沉淀产生(3)甲酸酯有银镜或红色沉淀生成教学环节 二 找方法,用技巧科学方法贯穿于科学认识的始终。黑格尔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正确反映认识客体的主观手段,是达到科学认识目的所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化学教学中的学生认识来说,同样需要借助于认识手段和工具来达到获得化学基础知识的认识目的。亚里士多德曾说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高三复习课课堂例题必须经过教师对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能力层次和失分类型的研究分析之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精挑细选。本节课以一道典型性的题目开始。根据图示填空:(1)化合

12、物A含有的官能团 。(2)1 mol A与2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方程式是 (3)F的结构简式是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 , D的结构简式是 。(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联系,分别回答出A是本题的突破口 。由A向B、C的转化过程可以判断的结构中可能含有羧基,醛基,由A 向F的转化判断出A的结构中含有四个碳原子,由D的结构没有支链判断A 的结构没有支链。学生推断出的是零散的知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方法的提升。我将学生的回答概括为反应条件和性质信息、物质结构信息、结构中数据信息(碳

13、原子个数)。教师在这一环节应作好两件事。一是提示、点拨,真正做到 “教其不知 ,释其所感,练其不会,补其所缺” 。二是做到为学生进行 “知识串联” 。同时在高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师必须对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以避免过易的提问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过难的质疑开启不动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设疑应与学生的智能水平相统一,才能达到提问的真正目的。教学环节 三 用方法,解问题在此环节,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捷克著名大教育家跨米纽斯说过“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取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别的学生的教学来获取知识.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自己体会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他们讨论协作完成,在思维上互相检验、互相弥补,得以完善。 (2009海南) 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 :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3)已知: 。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