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239242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X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 锦花村地处连山镇以北,距场镇仅1公里,全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1个合作社,全村总户数693户,农业人口6人,党员人数4名,耕地面积154亩,人均耕地0.90亩,全村以种植优质水稻、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外出务工为主,202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我村是国家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小麦良种繁育示范点,xx省粮食产业示范基地。 在城乡环境整治中,我村以农村环境治理为载体、以垃圾处理为突破口、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构建和谐乡村为目标,按照“户集、村收”的垃圾处理模式,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做到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管理有序。 一、

2、职责落实到位 一是村上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日常事务。二是将辖区范围作为环境整治任务范围,划分责任点,落实片区责任人1个。三是各社社长负责本区域内的环境治理工作整体安排及监督,及环境整治工作资金的筹集。四是按每200个社员配备1个保洁员的原则组建保洁队,每名保洁员负责3个社道及院落的清扫,定时对垃圾池进行清运,使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五是村民负责自家院落的清扫及垃圾的收集堆放。做到层层分工,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任务有安排、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干,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二、加强宣传 镇、村干部利用走村串户、召开党员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宣传讲解开展

3、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以及整治内容、重点,做到“二个讲明白”其一就是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省农科院实验基地、小麦专家大院都位于锦花村,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前往参观考察,有朋自远方来,用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客人十分重要;其二就是开展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十分有益。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宣传,大大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提高了农民素质,逐渐培养起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村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制订了固定广告宣传栏40余个,横幅布标18幅。通过宣传,增强了村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意识,有力推进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人员落实到位 一是镇上指派专人下到锦花村负

4、责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并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村社干部的重要指标。二是针对锦花村人多面广的特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筹集工作经费,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1支,每名保洁员保洁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固定由各队组长担任保洁监督员,同时配备专职垃圾转运人员,负责全村2个垃圾池、垃圾临时中转点及田间废物收集池的的垃圾转运。 四、经费落实到位 为使整治工作常态化,连山镇建立了村社和受益农民共同筹资的机制,镇村两级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投入,主要采取“四个一点”的形式,即“镇上补一点,村上投一点,社上付一点,社员添一点”,层层减少资金压力。一是镇政府去年出台了垃圾池建设、垃圾清运补助办法,按每口3

5、0元给予补贴,每社每年补贴垃圾清运费600元;二是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做通群众工作,由受益村民按每人每年3元的标准筹集资金作为社上保洁员补贴,不足的由村社保障经费解决。三是针对较大的临时突击清扫任务,按每天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四是锦花村在环境整治中并不是光伸手向上级要资金,在政府投入,村民筹资的同时,走出农村,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经费。为解决每天2吨以上的生活垃圾清运,村上采取承包的形式,将垃圾转运任务按每年000元发包给个人,负责该村全部垃圾的清运,保证新产生的垃圾及时得到处理。 五、设施建设到位 自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来,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以“工程项目为支撑,科技为动力

6、”,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按照“硬化道路连成线、水利灌溉连到地、院落道路连成网”的目标实施了道路整治工程,先后投入120万元硬化道路公里,沟渠4.5公里,彻底改变了群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扭转了农田“用水难、用水贵”的局面,道路硬化率达100%。二是开展了“四改二池”工程(改水、改灶、改厕、改房、修建沼气池和垃圾池),建沼气池00口,全村沼气池普及率1%,通过沼气途径,消化全村的种养殖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并以沼气替代秸秆等燃料,促进生活能源的清洁化。目前,我村规模化畜禽类便综合利用率达95%。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稻草覆盖还田等方式转化再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达到0%以上,杜绝了

7、大规模秸秆焚烧现象,卫生厕所改造使用率达100%。三是大力推广安全饮水工程,全村共建深水井两口,1个合作社中,个社已实现安全饮水,80%的群众饮上了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自来水。四是争取财政资金补贴2万元,建成污水溶化池30口,使村庄内生活污水沼气化粪池净化率6%,五是投入资金30万元修建田间废物收集池20个以及垃圾池24个,建设了垃圾集中收集点和垃圾中转站,保证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100。六是投入6万元,配备了小型人力垃圾转运车辆,购置垃圾转运拖拉机1台。每名保洁员配备一套保洁服、一辆手推式保洁车和一套保洁工具,确保生活垃圾清运无抛、洒、滴、漏、吊挂现象发生。 六、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

8、制 除了大力完善硬件设施外,我村还从管理上入手,规范软件设施,制定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制度等,将各项条例规范成文,不断学习贯彻落实;加强宣传工作,以多种墙体标识作为宣传载体,张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村社”活动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建设内容等,以及城乡环境整治综合领导小组名单,并详细说明组长及各分管人员责任区域、具体工作,绘制锦花村环境整治区域布局图,清楚标识规划建房区、垃圾池、沟渠、院落、已硬化道路等分布位置。还通过与村民签订了门前屋后“三包”责任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提高爱护环境的自觉性,革除陋习,保持庭院干净整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软件设施,建

9、章立制,依靠制度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把保护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七、全力打造“风貌工程” 认真做绿化美化工作,一方面鼓励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绿化竹木,保持庭院植物生长良好、叶面洁净,另一方面在小麦专家大院沿线、村办公楼周边以及主要干道旁新栽种绿化带22X平方米,使我村绿化覆盖率超过5%,绿地率大于95%;同时,认真做好各院落旧、危外墙的拆建工作,开展了农房立面整洁工程,粉刷全村围墙150m2,使全村院落外观焕然一新,保持了村庄整体风貌统一、协调、美观。 加强沟渠维护管理,制定了堰沟、斗农毛渠管理与维护制度,加大对各社沟渠的整治与清淤工作,新硬化型渠00多米,安排专人清理沟路两边的杂物与淤泥,确保此项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通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使我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卫生环境等都得到充分改观,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内容总结(1)创建XX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工作情况总结 锦花村地处连山镇以北,距场镇仅1公里,全村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11个合作社,全村总户数63户,农业人口2061人,党员人数4名,耕地面积854亩,人均耕地0.90亩,全村以种植优质水稻、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外出务工为主,20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