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19746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系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基层民生民情。2012/01/29-2011/02/11心系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基层民生民情 新农村,新景象摘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朱家埠村以此为指导思想,立身于实践。扎住机遇,尽力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在教育问题、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农户、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成就。关键词新农村、惠农政策、义务教育、强村富民第一部分:调研背景一、 调研背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2、、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一)社会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关注越来越高,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就将“三农” 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近年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

3、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距今已有五个年头。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山东交通学院

4、在今年寒假组织一次主题为“青春展风采 实践显价值”的 “心系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基层民生民情”活动。第二部分:调研手段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安丘市凌河镇朱家埠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对观前村从过去50年来到现在多方面具体的变化进行调查过程:先到安丘市地方志办询问,再到凌河镇负责办事处再到观前实地考察。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朱家埠村村长和村民。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面访式为主,采取一对一的面谈式,问卷调查为辅。总深入农户45家,以这分散的45家作为本次调查的主要依据。其中,发出30份问卷,总回收30份。本次调查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

5、的原始数据。第三部分:调研内容(一)新农村的主要变化首先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走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副村支书说: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我们村为中小学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免杂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扩大我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范围,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免除杂费。“两免”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期80元,初中130元,特教95元。按照“一费制”标准,除中

6、央财政负担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外,其余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各负担一半.2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两免”资助范围内,对贫困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补助1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可逐步落实,2005年受资助面要达到贫困寄宿生的80,2006年达到100,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第二个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就是免交农业税。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粮”一词,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经济增长的“大

7、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遭受着严重的“不公”。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农村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广大农民的税负长期高于城市居民。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农业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取消农业税,还在于它破除了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群众对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 一位村民告诉我,他家有4口人,耕种3亩地,还做些生意,年收入2万元左右。他说:“现在农民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我们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由衷地拥护!”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从2

8、003年起,村民们免交“三提五统”,2005年又免交种粮耕地农业税,2006年起全面免交农业税,全村农民每年减轻负担38万元,基本达到“零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仅2100元,而2010年人均收入达7300元。这对我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朱家埠村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年来,朱家埠村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具体做法如下:(一)确保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户积极解决农村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

9、突出问题,对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和政策、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实行公示制。做好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的发放,粮食直补款的发放等。(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生活宽裕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加强非农业发展的引导,促进农民家庭第二产业投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几年来,多次组织村内富余劳动力进行厨艺技能培训,邀请知名医院医师来村免费为老人检查诊断,积极为贫困户申请低保,贯彻落实农村医疗保险参险要求,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和药品。(三) 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朱家埠村新农村近几年,朱家埠在上级组

10、织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抓党建,促经济,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强村富民为根本,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 (一)硬化通村道路,实施路灯工程先后投资190万元,硬化了村内主干街道和通外公路9.5公里,完成主道路路灯工程56盏。(二)加强文娱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新建了村级公共服务管理中心和2700平方米文体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1个。向全村开放校属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三)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依村民居住情况设立十余处垃圾堆放点,并设专人对村主干道和广场进行定期护理,清理池塘污水,加修水渠,修建围墙,重建村卫生所,拆除村委旧房建成新门店,规范了门前乱设摊点的现象,建成红白理事会

11、方便村民办事。(四)农业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新建大棚蔬菜600亩,重点种植绿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建成集养殖,运输,消费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场。 (四)突出问题以及解决建议1.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把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农民外出打工技术含量不高且没有保障,致使农民收入很难进一步增加。2.农民思想过于保守,加之缺少致富带头人,产业结构转型困难较大。3.教育资源过于集中,部分学生外出就学,加之不少家长陪读,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造成了劳动力的损失。第四部分:结束语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未来的朱家埠村应该是一个新农村的面貌:生产有了很好的发展,村民的生

12、活很宽裕,我们的村容很整洁,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们的经济来源是现代农业,更符合市场要求,我们的旅游肯定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村里村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实践匆匆结束了,让我收获最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去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去做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新农村建设是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让我明白:在校大学生只有不断的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住脚,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今后的在校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第五部分:致谢安丘市地方志办询问处凌河镇负责办事处村书记:朱乃洪村主任:朱荣本村委干部以及村家调查的朱家埠全村农民第六部分:参考文献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