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9443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四川省威远中学校 四川 内江 642450)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多媒体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当然,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这一利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有利之处。但是,不足之处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分析了多媒体对其造成的影响,阐释了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所带来的利弊之处。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影响 00G632 000B 001002-766104-330-01 多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个领域均有所涉及,教育更是首当其选。多媒体对于教学的影响

2、不可谓不深,对于学生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大。本文从多媒体教学出发,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探究了多媒体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影响的有利方面 1、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兴趣 韩愈曾在师说里说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职责,也阐明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即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给予,学生接受;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老师通过课堂教授知识,凭借提前备课、教材、教辅和板书等完成教学。学生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记忆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凭借教师的单纯解说,学生的收获并不多。单一重复且略显枯燥的形式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疲劳和心理厌倦,从

3、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所谓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和形式多样。它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可以看到的图像,可以听到的声音,可以观看的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图文并存,声情并茂。两相对比不难发现,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掌握。 比如在讲红楼梦的时候,单纯的文字讲述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够生动的,若能配上相

4、应的视频,那么对于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征,学生就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对于人物的把握也更恰到好处,对于人物的思想感情也理解得更为透彻。 2、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弥补课后交流的不足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也就导致了师生课后交流的必要性。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与所有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多媒体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事实证明,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得以延长。 就比如微信这一平台。课后利用微信网络教学,老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堂上没来得及讲的内容或者是相关的课外资料,也可以监督到每一个学生,督促其按时完成作业,延长了与学生交流的有效时间,对于学生不懂的内容也可以及时给予回复。 3

5、、多媒体的四通八达有助于学生学习资料的收集 对课文的背景知识了解得越多,也就越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若是对于作者的生平和写作时的背景有完整的了解,那么对于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和处境就有了更多的理解。这对于诗词内容的把握是大有裨益的。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学生在课上未能完全理解和学习某一部分的知识,多媒体可以为其提供教学视频,使其及时复习,及时巩固,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 1、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减少 多媒体便利带来的是人际交往的弊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因为网络的发达逐渐减少,而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

6、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是有重要意义的,尤其是语文老师,更是需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态度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很明显,网络的发达减弱了这种交流,而教师因为忙于对多媒体的操作就很容易忽视师生之间关系的维护。 2、容易养成学生拖延、依赖的坏习惯 因为多媒体不同于面对面的教学,教师虽然可以监督学生,但是不能够实时跟进,这样就比较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拖延的习惯。再加上教学视频的出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很明显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老师对学生的及时跟进,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 3、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 多媒体的“

7、万能”很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不愿意动脑思考的习惯。而多媒体的便利和实用,更是对课堂造成了一种限制。PPT都是教师提前完成的,问题和答案也都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地会将学生的思维导向特定的某一方向。但是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很灵活的科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而多媒体的使用恰恰对这种发散思维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固然不容易行差踏错,但是却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受限,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语文的学习需要的恰恰就是某些想象和创意。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重要的是使用者如何更好的把握,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毋庸置疑,多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课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让教师的压力也有所减轻。此外,对于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查阅也方便了很多,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形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多媒体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培养,也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有所局限,当然,瑕不掩瑜。只要教学者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有所把控,适度应用,加强学生的监督,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为教学过程带来最大限度的有利之处,这必然会为教学效果增光添彩,使高中语文的教与学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