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17955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无答案)教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期末复习卷A卷(100分)一、选择题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2. 如图1所示,某同学将一把钢尺按在课桌上,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12 cm,8 cm,4 cm,比较三次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三次的音调一样高图1 图23. 如图2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下列做法哪些是正

2、确的()A和 B和 C和D都正确4. 位于成都市中心处的某大厦内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5. 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合理的是()A手掌的宽度约为1 dm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 s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D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 6. 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结有冰花(甲图)B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

3、冒“白气”(乙图)C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丙图)D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丁图) 7.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8.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 在光具座

4、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调节透镜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如图5所示),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图中的(焦距为10 cm)()10. 以下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种类 B透镜C物质的状态 D物体的运动11. 用密度为2.7103 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 m、0.2 m和0.3 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 kg、21.6 kg和54 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

5、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12.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6、到物体间的距离 13.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14. 对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5. 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1.51012kgm3 B1.51015 kgm3C1.51021 kgm3 D 1.51018 kgm3 16. 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

7、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7.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

8、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8. 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二、填空题1. 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游击队员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及早听到远处火车的轰鸣声,这是因为2.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交通部门在高考考场附近的街道

9、上设置了标志牌(如图8所示),目的是在_减小噪声3.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kg。4.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的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同时伴随着_热5. 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

10、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6. 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进行12 min跑体能测试和田径运动员进行10 000米赛跑时,同样可以比较出运动员的快慢,前者的比较方法是:_;后者的比较方法是:_.7. 在彩色电视机屏幕上滴上一滴水,透过水滴可看到,屏幕上均匀分布着发出红、_、蓝三种色光的色块,彩色电视机画面的丰富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水滴在这里相当于_8. 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的掘进方向,这是利用了光沿_;有时

11、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利用了光的_9.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放大镜观察书中的字时,观察到的两种现象,分析甲、乙两幅图可知:小明放大镜是一个_透镜,若透镜的焦距为5cm,则观察到甲图现象时,透镜与字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观察到乙图现象时,透镜与字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10. 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为0.88103kg/m3,夏季密度为0.8103 kg/m3,煤气瓶容积为

12、0.015 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_元/千克(冬季价格是准确的)11. 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三、作图题1(1) (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图12中光能照到物体B的平面镜的位置 (2) (4分)完成下列光路图(如图13)四、实验与探究题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

13、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中.考.资.源.网2甲、乙两张照片分别是网球高速飞行时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拍摄而成的,如图16所示,已经知道照相机每隔0.02 s拍摄一次,小球的实际直径为5 cm,则_(填“甲”或“乙”)照片中的网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手边的测量工具量出乙照片中小球飞行的距离约为_,实际飞行距离约为_,它的平均速度是_ 图173(3分)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