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17345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 化1 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1.1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 强烈地推动和改变着人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 活,全面影响着国家的安全与社会发展。在如今 的21世纪网民使用最多的服务就是网络新闻 (65.9%),而在美英等西方国家,90%以上的网 民是把email做为首要的上网活动。上网看新 闻,用email与人交流已成为人们每日生活的一 部分。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在2005年6月突破了 1亿人,网络传播的主流化改变了整个传媒生态 的力量对比。很显然网民对网络的信任感正在加 强,网络不再像初生时期时被等同于飞短流长的 聚集地,

2、至少它也有自己的严肃正统的一个侧 面。而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却在相对 减弱,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办公室对同事说: “网上说”他们把网络也当成可靠及时的“信源”。 2006年初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38家报纸发出公函,倡导成立全国报业联盟,对网络媒 体的转载统一定价并提出收费标准,这个行为表 明,传统媒体已经感受到新媒体的强劲威胁,并 且开始设法联合阻击应对,网络传播已从边缘走 向主流。1.2 从传统人际传播到网络人际传播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 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 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以往传统人际传播模式 中人们只是点对点的传播,信息的接受者。在整

3、 个传播过程中人是受到各种限制的,首先由于技术的原因,传统媒体自身在技术上不具有临时的 反馈系统,要反馈,就得人为地另外开设系统; 而这些另设系统的操作,还是由传播者按自己的 意志进行。其次,市场准入的原因。传统媒体是 高投入或高度受市场限制、政府保护的。一般的 社会个人和集团是无法进行经营的,这样媒体总 是控制在少数人手里,传播者总是高高在上。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媒体注重市场、注重受众, 但这只是主观上的愿望,客观上传播什么、如何 传播、何时传播的主动权还是控制在传播者手 里,受众只是被他们喂养的一群信息“乞食者”。第三,传播者几乎是利用媒体在宣传自己的价值 观和世界观,在主观上早已形成

4、定势。虽然媒体 通常搞些观众调查之类的工作,但其目的只是为 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宣传目标和赢利目标。就是 报刊上偶尔刊发一些“读者来信”之类,也是经过 传播者选择加工了的,不符合传播者意图的“读 者来信”是无法刊登的。这等于说,所谓“读者来 信”之类,也是传播者“用事实说话”的一种方式。 因而,从本质上说,“读者来信”之类不是受众在 发表意见,而是传播者在说话。由此可见,网络人际传播已经不仅仅是伴随信 息业发展产生,而是人类在传播过程下的必然产 物,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媒体过程中,人们基 本上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网络媒体的产生改变了 这一状况,使人在传播中成为一个重要的主体。 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

5、征是交互性。这种交互的 特点表现在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的使用者都既 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在网上人 们都有发布信息的主动权,如果有兴趣,任何一 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并可以在网 站主持栏目或是在网上与传播者讨论问题,发表 意见。网络人际传播兼容了传播类型中人际传播、团 体传播、大众传播各自的优点,彻底打破了时间 和地域的局限性,为不同文化 背景、不同社会 阶层的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对话空间“塞伯空 间” (Cyberspace),即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公告 牌实现的异步传播;通过“聊天室”,在线交谈实 现的同步传播;通过计算机和电子数据库对各种 信息的使用、恢复及存储活动。1

6、.3 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人际传播是人类交往最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形式,是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彼此交流各种 不同观点、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交流活动。可分为 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依赖简单媒介而非大众媒 介的非面对面交流。这种建立在实际交往过程中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叫人际 关系。与之相对应,网络人际传播即指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信息交流活动,而因 此建立、维持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就叫网络人际关 系。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经常不断 地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在这种双向交流中认清自己,同时使自己的言行按照合乎社 会规范的方式来行事,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 系。所

7、以实现自我认识,控制周围环境,满足情 感需要,建立和谐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动机。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所有交往均靠计算机和互联 网来完成,不再有国家、种族、语言、文化背景、 行业、社会阶层的区别,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言 行举止是否违反社会规范,是否符合自己的身 份,是否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误解,也不必为相 互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大伤脑筋,虚拟社区给予人 们交流信息、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的广阔空间, 省去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麻烦。一些社会学 家的研究表明:强烈的人际交往的需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特征。紧张的工作节奏、强大的生活压 力、狭窄的社会交往范围以及现代人的自尊心 理,使人们将难以向亲戚朋友启齿的内心情

8、感借 助网络这种隐匿性极强的交往手段向外倾吐、宣泄。威尔曼和古利尔(Wellman &Gulia)认为,人们使用网络不仅为了寻找信息,更为了寻求情 感支持和归属感。吉尔史莫洛威(Jill Smolow e)于1995年也指出,80%的网上冲浪者为了寻找沟通、共性、同伴和集体感。因此实现自我认知和满足情感需要成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动机2 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1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方式的影响网络介入人们的生活后,赋予人类交往以新的 形式和内容,并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们的交往模式、 交往范围都产生了影响。2.1.1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特点1、网络传播中的人

9、际关系具有虚拟化和间接 性。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是间接、虚拟和符号 化的,交往的范围和领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突 破了以往面对面的交往局限,实现了一对多、多 对多以及多对一的人际关系形式。人们通过互联 网络交往,实际上是以计算机和有形或无形的网 线为中介进行信息的传递。2、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自由、平等、开放。从对人际关系范围的影响来看,传统社会交往主 要是基于或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 社会阶层。而网络式的人际交往在虚拟的空间进 行,不仅发生在熟人之间,而且可能发生在大量 陌生的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之间。例如,湖北省的一个音乐爱好者很 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一个知己

10、,一个长沙小伙 子可以交到一个济南的女朋友。由于网络传播环 境博大,不管是哪一类人,通常都能够在其中找 到一个心灵的角落以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感情。这 同时也是互联网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3、网络人际关系是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和其他方式延伸出来的交往方式,虚拟社区中的 人际关系基本上同时具有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 人际关系的性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是现实 人格的补充和延续,并能更多地展现出人的内心 的丰富多彩。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能够获得解 脱现实压力的宣泄渠道,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环 境中,对自由表达形成障碍和约束的社会禁忌减 少了,网民们在交流时,双方都没有什么心里负 担,平时受压抑的思想可以一

11、吐为快,平时不敢 表现的行为可以恣意释放,它给上网者的心理带 来一种为所欲为的放纵感。4、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随意、脆弱、稳定 性差。在这样一个传播环境中,停止与一个交流 对象的交往十分容易,不需要现实社会中的一些 过程,只要不再与之联系或理会,一切就结束了。 而寻找类似网友的机会很多,一个网民很容易同 时交上多个类似的网友。在这种交往环境下,对 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占 的价值百分比就会降低。虽然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不易持久,但是一些网 络人际关系在交往期联系的频繁度、互惠支持等 方面并不比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来得逊色。许 多在现实社会中备受压抑的弱势群体,就经常借 着网络来相

12、互支持和凝聚力量,成员可以自信地 在归属的团体中建立自我认同。2.1.2 网络传播丰富了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信息几乎可以实现同步的 传输,利用网络沟通的两个个体几乎可以同时共 享文字、声音、图像等资料;信息量的传递和获 得相关信息的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种沟通方式 都更具优势,几乎涵盖了传统沟通行为的一切方 面,网络带来的人际关系变化的优点在于:(1).沟通形式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基于网络中的人际沟通方式层出不穷。人们可以通过互发电子邮件代替传统信件;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即时通讯工具代替打电话,如QQ、MSN 等;若你的电脑配有一对价格低廉的 摄像头和小话筒,你甚至可能看着对方的面孔

13、唱 歌,这类似于面对面的交流。网上聊天实际上是 借助网络特性进行的人际传播,“用户可通过语 音命令的方式无障碍地上网冲浪”,网吧还可提 供“可视化聊天”,使得参与传播的人们更加愿意 或者更加能够很自由地各抒几见,大大提高了传 播的互动性的频度。尤其是地位低的成员,可以 提出自己对他人想法的意见而不会害怕受到批 驳,通过网络的人际传播更多地体现了参与的平 等性。2)更加不受地域的限制。基于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比传统的打 电话或写信、发电报具有更加广阔的实用范围, 鼠标一点击,世界任何一个拥用互联网的角落你 都可能连接上,世界真正成为了一个村落。而且 如果你的语言能力够强的话,你还可以留下你的

14、 评论,而不是像过去我们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 后,在筋疲力尽之前写下“XX到此一游”的话。 你大可以潇洒走一回,五分钟后,你已经神游到了地球的另一端。3)沟通范围更大。传统的沟通方式,你很难想象在同一时刻与不 同地域的数百人一起对话,一起欣赏一篇文章或一首歌还能立即知道其他人的反应。这在拥有互 联网的今天,只要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就全没问 题了。从人际传播的层面来看,除了语言之外, 人的姿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 型等等,都是表达信息的重要媒介,而在网络传 播中,人们的这种语言传播的功能降低了,而正 是缺少了这些因素,才影响了网络传播中人际交 流中印象的形成和传播情景的认识,并对选择和

15、 诠释信息起了压制作用。缺少了非语言行为的暗 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 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4)沟通的成本更为低廉。现在除了在购置电脑、网络支持等一次性投入 较大外,网络建成后的每一次信息交流相比其它 的传统人际交流方式都更为便捷和成本低廉。以 要与某人商量一件事为例,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 谈将包括交通费,来回路上的时间等,打电话包 括电话费,要传送某资料还要打印和传真费。而 利用网络你只需登陆QQ、联上视频,就类似于 面谈,再附上一封带资料附件的电子邮件,完成 整个过程可能用不上你收拾好资料物品出门打 出租车的时间,而且对于宽带包月的用户,上网 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

16、计。2.2 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 响网络传播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 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 网络凭借技术优势,集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 于一体,是传播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工 具,给人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 响。(1)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 康的标准之一。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 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有助于个体心理 健康。一个缺少朋友,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一定是心理不够健全的人。不同学派的学者,无论是在心理疾病的原因探讨还是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中,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沙力文认为精神病包括人际关系中不适宜的整个领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被破 坏,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导致精神的分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