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17246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一提到叫学生写作文,他们就害怕起来,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许多学生往往头疼,觉得无话可写,或有话却不知访怎样写。即使老师费尽心思的给他们念例文,讲作文要求,但还是离我们期待的效果相差很远。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呢?我有几点自己的想法:1、体验生活。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或直接接触的生活,很长时间过去,学生往往历历在目,感受特别深刻,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学生喜爱的实践机会。如开展“拔河比赛”、“辩论会”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这些活动

2、的开展,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2、观察生活。学生的生活圈子毕竟较小,在他们身边不可能有惊天动地的事发生,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小处着手,养成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的好习惯。如让学生写“校园一角”。学生虽然经常在校园活动,但可能平时不注意,无从下手,老师带学生去校园看看、摸摸,启发他们将看到的、想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写下来。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对校园有了真切形象的感知,思维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后的回忆,能较深刻地储存在头脑中,同时学生会懂得即便是小事,也值得一写,再平凡的景色也有值得描绘之处。 3、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对培养学

3、生诚实的品质,训练学生讲真话、写实话,树立良好的文风都十分必要。特别是通过模拟新闻联播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每位学生轮流当广播员,节目内容可以是“经济要闻“、”科技要闻“、”农村新貌“等,布置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还可以从电视、广播、报刊上摘记一些内容健康、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报道。另外,建议学生把“新闻联播”的内容分类保存下来,为日后写作积累材料。为自己作文备好“下锅之米”。同时让学生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的材料来自自己的怕见、所闻、所感。总之,把习作扎扎实实地建筑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学生提起笔才知写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畏惧心理就会渐渐消除

4、,其愉悦的写作情趣便会油然而生。4、克服习作的失望心理 有失望心理的主要是习作困难大的。教师要多给一点爱,从心理上解除学生习作的负担,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降一些要求,学生有不同层次,对困难大的学生暂时降低一些要求,是为了使学生及时地看到进步,从基础抓直怀步步赶上去。如别的同学写信要求内容具体、格式正确、说知得体。困难学生只要格式正确,有一定内容就可以了。这样,习作时,也有一股子劲。暂时降低到适当的要求,为困难学生营造最近发展区。 还要多一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为此,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如为学生创造展示天地:在黑板报上出版较好文章,特别是困难学生的成功段落、成功句子。另外,教师改作文,多写些激励性评语,要为文章的闪光点“喝彩”。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教师和多媒体主导作用,根据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作文教学应以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为突破口,使学生由“怕作文、厌作文”变为“想作文、乐作文”,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喜爱写作,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