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7227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的基础,深入反思了课堂小结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上所起到的作用,总结出首尾呼应式、列表格式、歌诀记忆式、数字概括式、讨论探究式、余音绕梁式、想象联想式、冶情励志式等十种课堂小结的形式,同时也客观地提出了课堂小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对课改教师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课堂小结 有效教学 创新形式一、问题的提出在日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导入扣人心弦,合作学习热烈有序,问题探究深入浅出。而临近下课却因为时间的关系草草收场:或是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

2、,或是由教师的几句话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等套话,形式也大多千篇一律,总让我们感到不够精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小结能称其为“精彩”?如何精心设计出精彩的课堂小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看法。二、问题的解决(一)充分认识课堂小结的作用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小结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1.课堂小结有助于发挥近因效应。心理学表明:在记忆包括三个以上的一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当中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

3、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根据这个理论,精彩的课堂小结可以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2.课堂小结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要领。教师讲课虽然涉及较多的内容,但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学生只须掌握知识重点、理解其精神实质就可以了。概括性较强的课堂小结恰恰可以去

4、繁就简,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容易与旧知产生联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3.课堂小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概括知识、提示知识的本质属性的小结必定能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4.课堂小结是复习的重要依据。“善读书者能把书读薄”是因为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的缘故。根据课堂小结这个概括复习旧知可以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此外,课堂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更加严密、紧凑、融为一体;可以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探究,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二)创新课堂小结的形式与精彩的导语设计相比,教师在课堂小结上花费的心思要少得多,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多只是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简单地重复一遍。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其形式的创新上着手,在此总结如下:1.达标巩固式这是比较常用的小结方式。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安排一些检测,既可以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达标巩固可以采用“堂堂清小卷”、默写本、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学生回答屏幕上的问题等不同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所选题目一定是少而精的,否则既挤占课时又影响巩固的质量。2.首尾呼应式写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讲课也是

6、如此。在设置导入语时可以设置一些“主问题”,整堂课紧紧围绕着这几个“主问题”展开。在课堂结束前,用小结照应导语中的这几个问题,会使整堂课的学习变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整体上更全面地了解课文。例如在讲授台阶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父亲怎样造台阶?”“台阶造好后,父亲怎样了?”这三个主问题。一堂课,学生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学完课文,疑问解决了,也很容易地总结出父亲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3.列表格式当讲课的内容零碎纷繁时,可以通过“列表格式”小结将内容分类整理,这样会使学生学起来更有条有理。相反,有时讲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通过列表小结后,能使所讲内容更加深刻、具体、详细。例如在学完

7、王冕读书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填充下面的表格并思考:王冕与方仲永有何异同?造成他们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列表格,学生更好地把握了王冕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方仲永王 冕相同点家庭条件艰苦世隶耕牧牛陇上、窃入学堂、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天资聪慧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听已,辄默记不同点人生结局泯然众人矣遂为通儒根本原因父亲“不使学”母亲“听其所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勤奋学习 4.歌诀记忆式记得在我上高中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秘诀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将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

8、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歌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例如学完林斤澜的春风一文,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景物描写口诀”:要想景物描写好,抓准特征很重要,动词修辞加感官,想象联想加细描。又如在学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记人类文章的写作口诀”:记人文章不难写,我有宝典来帮忙。抓住性格定主题,围绕性格摩肖像。动作精准语言妙,细节心理用恰当。以情绘人最关键,睹物思人是良方。情节曲折现性格,结尾强化不能忘。人数不同写法异,多练笔头能力长。实践证明,这种歌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5.数字

9、概括式当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时可以使用“数字概括式”小结。按照数字顺序把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连接起来,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知识要领。例如在学完林海音爸爸的花落了一课后,我指导学生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为:一个形象爸爸的形象;两条线索毕业典礼(明线)、爸爸爱花(暗线);三层主题“我”的成长、爸爸对我的爱、我对爸爸的爱和怀念;四种写法插叙、伏笔、以物(花)喻人、题目双关。6.讨论探究式讲完新授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和联系点,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例如在学完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藤野先生一文通过记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

10、件事赞颂了先生的品质。如果我的母亲一文也借用这种写法,删掉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而只保留母亲对我的教育这部分内容,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认识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对写人类文章写法的理解又加深了。7.巧设悬念式课堂小结不仅是圆满的句号,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如同章回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一样,故事情节发展到千钧一发时戛然而止。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输理总结,然后巧设悬念,使学生急于求知下面的内容。再以王冕读书一文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依据王冕少年时代的学习态度,你能推测出他后来

11、会发展成怎样的人吗?如果想知道答案,请大家课后读一读王冕传,在那里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结尾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激发了学生去探索新问题的欲望。8.余音绕梁式我们常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处使用抒情句升华主题,其实讲课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播放一首歌曲或一段视频,强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如学完肖复兴的拥你入睡后可以给学生播放刘和刚的父亲,感人肺腑的歌词和催人泪下的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父爱的深沉与博大。又如学完喂出来后,引用一段“爱护环境”的公益广告,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意识。9.想象联想式用结束语帮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促使学生对课文主题产生更深

12、入的认识。例如在讲完我的叔叔于勒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文中的若瑟夫,面对失散多年的叔叔,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学生们总结:“可以回家后劝父母认下叔叔,并经常探望他,在经济和精神上予以关怀。这样既使叔叔老有所养,又不会因为大肆声张而破坏姐姐的婚事。”这种形式的小结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小说主题更深切的理解,而且更好地发挥出德育渗透的作用。又如在讲完范进中举后,我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在科举制度下才会产生具有范进般性格的人?怎样才能避免自己重蹈范进的覆辙?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学习是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能只为分数学、为学历学。10.冶情励志

13、式借用文中名人的生平事迹、格言、作品等资料,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高贵精神,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巧妙地寓思想教育于本课的“收尾”教学之中。例如在学完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后,可以借用茨威格的世上最美的坟墓一文引导学生学习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及其卓越贡献。(三)课堂小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想让课堂小结真正发挥作用,只是创新形式还不够,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前提多数学生不愿参与课堂小结,这是很多教师苦恼的事情。笔者认为,除了小结形式陈旧呆板,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

14、利于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在做课时体现更为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做真正的朋友。在课堂小结中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特别是对出错的学生不能大声呵斥甚至出言不逊、讽刺挖苦,更应态度和蔼,委婉地提出改进意见。2.发挥师生互补优势是保证课堂小结的一般有教师小结和学生小结两种。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更多的是喜欢让学生小结,仿佛担心传统的教师小结会使自己背上侵犯学生主体地位的罪名。其实,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学生没有目的的泛泛之谈、程式化的套话对提高教学有效性能起多少作用?教师小结的做法就一

15、定不好吗?笔者认为,不管由谁来小结一要考虑具体教学内容,因需而用,二要注意发挥师生互补的优势。学生小结前,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把握小结的方向。学生小结后,教师可以适度提升,确保小结到位。当然,在一定的培养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总结的还是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3.灵活运用小结形式是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拘一格地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形式。同时,课堂小结也未必非要等到下课前再进行。可以在学完一项内容后及时小结,还可用在学完某一单元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总结。只有灵活多变的课堂小结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三、结论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因需而用,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将深入实践研究,让精彩的课堂小结架起师生交流对话的桥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参考文献:1.认知心理学笔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2.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培勤等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