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思想评价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1665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威思想评价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杜威思想评价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杜威思想评价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杜威思想评价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杜威思想评价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威思想评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威思想评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威思想的评价(影响和不足)杜威 (John Dewey 1859 1952)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1814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896 年创设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简称“杜威学校” ),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的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归于三句话: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下面我简要的阐述一下杜威思想在美国的影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其功绩是公认的。汉德林在杜威对于教育的挑战中说,在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转折时期,美国教育急需强烈激荡

2、和震动的关头,杜威掀起的波澜是壮阔的,其意义是暴炸性的。这个论断很有道理。美国19 世纪末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杜威的理论为旗帜,其排山海海之势正表明杜威的思想切合时势之需。当然,杜威在美国长期遇到对立面。 以贝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派和以赫尔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派, 都注重文化遗产和永恒真理的教育价值,反对杜威的主张。贝格莱于 1938 年组织要素教育学会,针对中小学改革提出了纲领;赫钦斯于同年著成美国高等教育 ,系改革高等院校的名作。要素教育论者倡说文化遗产构成文明的人类社会, 教育不能徒重一时性的生活之需,削弱吸取文化财富的努力,导致文明社会的崩溃。永恒教育论者说真理是亘古不朽而不随时间、

3、空间幻变的,教育昧于满足当前需求而忽略培养热爱永恒真理的美德,是因小失大,因为“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构成的教育是最有远大之用的教育”。赫钦斯讲:“教育是从事人的智力发展的工作。 ”“如果要通过使人们获得最重要的学科知识来发展他们的智慧力量, 我们必须从这样的命题开始, 那就是和很多美国社会科学家的信念相反,实践和经验的资料对我们的用处是有限的,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给我们以知识,而且是重要的知识。”两派一致尊重基础学科和基础知识,指责实用主义为非理性主义。杜威的教育理论遭到更严厉的批判是在第二次大战之后。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的朝野。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本

4、世纪 30 年代和60 年代的对比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性质的不同。”这将“引起另一次美国教育变革”,以适应“分裂的世界”和“核武器的时代” 。海军中将李科弗在美国教育全国性的失败中指出: “苏联以贫困而不民主的国家竟然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应在美国教育中产生珍珠港事件那样深刻的影响。”他认为美国必须借此在教育上创造奇迹。 他指出,苏联卫星上天意味着苏联在国防、生产、科技方面正对美国的领导地位进行挑战,呼吁“具有训练的人力只有从彻底改造的教育制度中来培养, 这种教育制度要有跟美国当前教育制度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比较高的学术标准” 。教育学者贝斯特早在1953 年也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

5、慧的训练。 ”又说:“如果我们严肃地对待教育工作, 我们就不能用次等的智慧训练来叫我们的安全去冒风险,正如我们不能用武库中次等的武器,来叫我们的安全去冒风险一样。 ”他甚至说美国教育工作者“满足于废弃智力的价值而在智力的和文化的真实中,为发展教学技术而发展教学技术” 。这种反理智主义的歇斯底里不仅威胁着学校,还威胁着自由本身的存在。伴着一片责备而来的是颁布国防教育法,派遣苏联教育团考察团,重视科学教学,编著高难度的教材,加强师资培养,等等。无奈欲速则不达。到 60 年代,人们又对杜威重新估价。印第安那大学的万梯尔在 1962 年发表的进步教育果真过时了吗一节中说: “过于性急的掘墓人随着 20

6、 世纪前进,必将发现他们误认的死尸恰恰是有极大强大的生命力的。 ”西尔曼在 1970年发表的教室里的危机一书中说: “改革派学者忽视了以往的经验,特别是20 年代和 30 年代教育改革的经验。他们不理解他们所涉及的问题几乎都曾被杜威等人早已阐述过了; 也不知道他们想搞的工作, 都曾被杜威和富莱兹纳早就阐述过和搞过了。”曾被视为反面教师的杜威居然又被重新肯定了。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享有国际权威。20 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这说通过凯兴斯泰纳而传之德国,通过克拉巴柔而传之瑞士, 通过拜梯尔而传之法囝, 通过芬德来而传之英国, 以后便更陆续地传之众多国家。以英国为例,英国里丁大学教授伯纳

7、德在英国教育史中说:“杜威虽是美国的教授,但对于英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为杜威的许多论点切合英国实情。伯纳德把英国教育者沛西能和杜威作了比较,沛西能把教育目的确定为发展个性;就不能和广大社会隔绝, 像建筑在沙漠和深山中的修道院一样。伯纳德说:“事实上,学校乃是社会发展的策源地。 没有任何人曾像杜威那样充分地理解这一事实的含义和应用。” 沛西能本人同样称赞杜威是解放教师的智力的伟人。英国最有权威的哲学大师罗素说: “任何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感到兴趣的人,应当特别对美国进行研究。 就我看来,本世纪内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最杰出的成就产生于美国。 聪明机敏的美国在其粉碎欧洲的桎梏而取得成功时,已经发展

8、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眼光,这主要是詹姆斯和杜威的研究所结成的硕果。”又说:“杜威的见解,我几乎全然同意。 ”以法国为例,巴黎大学于1930 年授予杜威和爱因斯坦荣誉博士时, 该校文学院长称杜威是 “美国天才的最伟大最完全的体现者”。有人说这个赞扬出自法国权威学者涂尔干之口。杜威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探讨(一) 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的、灌输性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人格及其成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使其内在的潜能和活力得以恰如其分的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 杜威要求从做中学, 从经验中学。 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

9、这种活动性的、 经验性的作业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游戏等,能克服旧课程和教材的弊端。他指出, “学校各种形式的实际生活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在于它们的本身,或者在于厨工、缝纫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能,而是在于它们在社会方向能与外部生活相联系; 同时在个人方面能反映儿童关于动作表现和做某事的愿望和需要, 是关于建设的和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这些形式的重要意义是在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之间保持一种协调 ”(二) 打破了以往学校教育自我封闭、课堂和书本教学的传统方式使各种社会教育资源 (包括虚拟的) 都能成为可整合的、 有机的和活化的教育因素,从而形成适宜的教育氛围,使儿童可在

10、有意识、 无意识和下意识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到丰富的教育信息,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杜威一直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 认为新的教育必须以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不然, “经验将支离破碎,以致混乱不堪。 ” 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而儿童生长依据一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就是儿童的兴趣、 本能、需要、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经形成的习惯。儿童具有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 这些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 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三) 有意识地将以往教、学、做割裂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起来,调动儿童

11、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20 世纪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传播学、人类学,以及各种相关的儿童研究与实验, 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不断拓展等,都从不同的方面支持了这一思想,并得到了众多教育教学实验的证实。杜威的教育理论, 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思想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 在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之后提出的教育整体改革的创新思路。因此可以说,杜威的思想是20 世纪初教育创新的典范,也是我们今天探求教育创新之路的重要借鉴。(四 )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且道德教育还应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幼儿园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 社会的观念和社会兴趣只有在一个真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 还要

12、求园内学习应与园外学习联系起来,因为幼儿园的社会生活毕竟不能完全代表幼儿园以外的生活。可见“学校即社会” 在杜威那儿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变革的要求。杜威并未细微地描述这种新个人主义的具体内容,但从他的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一文中可以看到,新个人主义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重视社会性,具体表征有二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强调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落实到教育上就是要求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二是重视理智的作用, 认为新个人主义不是要求愚忠于社会, 而应在顾及社会的同时解放个人的精神,使个人能理智地、 富有建设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谋求社会的改善。杜威教育思想的积极和不足与传统教育观相比, 杜威的

13、教育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杜威正是以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样三个命题揭示出自己改革旧教育的总纲领,同时也说明了他改革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教育成为革新美国社会、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工具。杜威倡导的教育改革的目的与性质在他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杜威的教育理论产生于美国社会并且是为完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服务的,但它毕竟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理论,充满着浓厚的现代气息, 它的价值是超越国界的。 这种教育思想的直接目的是试图通过活动性、 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他强调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强调经验和实践的价值, 强调儿童能力的发展,提倡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等,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理论与现代的 “生活教育”、“主体教育”、“一般发展教育”、“终身教育”理论有许多相契合的成分, 而后面的这些教育理论更是直接受益于杜威的教育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