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表现和治疗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16534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表现和治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以情感低落(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消极)、思维迟缓(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以及意志活动减退(不爱活动,浑身发懒,没有劲,言语少,不想说话,不想工作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一、临床表现1、情感低落: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轻度:闷闷不乐,没有什么兴趣,高兴不起来。重度:悲观绝望,痛不欲生,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自杀。2、抑郁性认知:无用、无望、无助。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无用,无作

2、为,回想过去,一事无成,梦想没有实现甚至破灭,想到将来,前途暗淡悲观,工作要失败,经济压力,家庭健康恶化,无望,在此基础上,觉得孤立无援,觉得没有人能帮助到自己,无助,不想说话,觉得没有必要寻求帮助,别人也帮助不了。3、兴趣缺乏。4、快感缺失。5、思维迟缓:脑子生了锈,涂了浆糊开不动了,变笨了。6、意志活动减退: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干事,不想和人交流,喜欢独处,回避社交等。7、伴发焦虑、烦躁: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脑子里面胡思乱想,想些没有用的事情,脑子处在紧张的状态8、生物学症状群。1)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2)食欲下降、性欲减退。3)精力缺失。4)躯体症状:躯体不适、非

3、特异性疼痛、游走性疼痛等等。9、精神病性症状。二、发病病因1、遗传因素: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2、生化因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浓度下降有关。3、内分泌异常。4、神经影像学变化。5、心理-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生活事件如:来自于家庭、社会:亲人去世,离婚,婚姻不和谐,经济压力,失业,工作压力等。三、治疗和预后1、药物治疗为主:早期、个体化足量、足疗程(起效时间:2-4周,评价一个药物有没有效,用

4、药6-8周,不能急,病情慢慢缓解)。2、急性期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急性期治疗控制急性症状,一般6-8周,巩固治疗巩固疗效,防止症状复燃反复,对病情进一步认识,一般3个月;维持治疗,首次治疗的6个月到1年,第二次发作3-5年,第三次发作基本是终身服药。3、预后:首次发病一般预后良好,反复发作、慢性、老年、家族史、病前适应不良人格,有慢性躯体疾病,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未经治疗和治疗不充分,预后较差。4、复发:抑郁障碍有自发缓解倾向,首次发作50%复发,第二次发作75%复发,第三次发作100%会复发。每次发作间歇期有越来越短趋势,发作症状持续时间有越来越长趋势。一般自然病程6-13个月,经

5、积极治疗可缩短至3个月。5、影响复发因素:没有维持治疗,或者维持时间不足、服药不规则及突然停药;生活事件和应激;慢性躯体疾病;缺乏家庭社会等支持;遗留残留症状:睡眠障碍,焦虑乏力,躯体不适等;社会适应不良,对自己高要求。四、延伸一下:可能影响自己情绪的歪曲认知。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同样一件负性事件(如失恋、高考失败等)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所产生的情绪和后果都不一样。)2、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3、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是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碍

6、必将获得迅速改善。抑郁障碍的认知曲解(认知三联症)对自我的消极认知对自己过去经验的消极解释对自己未来的消极预期严重者自杀高度的绝望感(希望渺茫,前途暗淡,生活没有意义);回避现实困难(逃避生活);否定自我价值。在抑郁认知这一块,引伸一下。归因方式:人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 ,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就是归因。在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时,个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内在 外在的,持久 暂时的,整体 局部的。例如 ,对 “在公共场合与别人发生争执” 这一事件,某人归因为别人不小心踩了自己一脚 ,这是一种外在的归因 ,这种是暂时的,不会影响自己生活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他对这一事件归因为外在的

7、、 暂时的、 局部的,对 “某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他可能归因为自己长期努力的结果,这种归因方式是内在的、 持久的、 整体的,这种对正负性事件的不同归因方式有自我服务偏向,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Abrams on等提出了抑郁症的归因假设: 患者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因为内在的、 持久的、 整体的,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暂时的、局部的,具有这种归因方式的个体很可能表现出抑郁症状。歪曲认知类型:1.两极性的思维(非黑即白):走极端,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将导致完美主义;2.主观推断(把想象当现实):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例:有位研究生朋友发现导师好几次上

8、课都没有问他问题,目光也没有正视过他,他觉得导师可能因为我上次说了那句话对我有意见,“他对我不理不睬,肯定不再喜欢我了。” 由此带来愤恨和忧虑。3.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它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略。(以偏概全)4.夸大和缩小(过度引伸):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己的成绩或优点;仅有一点小失误,就作出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5.贴标签和贴错标签:在错误的基础上对自己贴的标签是自己的消极观点的来源。 “我是个失败者” “他一无是处”6.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相信

9、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例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歪曲认知特点绝对化(减少必须、应该、非要等词) 以偏概全(正反两面看问题) 糟糕至极(他是否糟糕至极,是否是一件事情失败就会处处失败,就是你这个人失败,还是短暂的、某方面的失败。)所以:遇事要学会验证、检验,不能主观臆断。抑郁的时候,告诉自己不是你的错,办事尽力就好,学会爱护自己。去自我中心化: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在别人心中有多重要,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别人关注,其实大家都只是过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就好,多问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多和人交流,倾诉自己的痛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像希望别人如何对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