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6275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教学设计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高一化学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节 电解质第1课时【教材分析与教法说明】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根据课题内容,用到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2、问题式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4、比较式教学法。这节课涉及较多基本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

2、一定难度,在教法上以设疑、引导、总结、归纳为主,并通过使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模拟等教学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在学法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着观察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线,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熟悉的内容或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建立新认识,让学生充分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

3、方法。2、学会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和锻炼自己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验科学的内涵和本质,培养务实求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与对策】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教学难点与对策】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例子引人新课。过渡导电性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经

4、常用到的一种实验。在物理学上,根据导电性实验,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现在我要给同学们做个演示实验。仔细观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介绍实验原理】NaCl溶液、盐酸、NaOH溶液、蔗糖水溶液、酒精的导电性实验。这是一套简单的导电性装置,烧杯中放入待检验的物质,插入两个电极,根据灯泡的亮度来检验物质的导电性。用到的药品:NaCl溶液、盐酸、NaOH溶液、蔗糖水溶液、酒精。观察实验现象:连接NaCl溶液、盐酸、NaOH溶液的小灯泡发光,连接酒精、蔗糖水溶液的小灯泡不发光。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直观的认识。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蔗糖溶液、无

5、水乙醇不导电。过渡像NaCl、HCl、NaOH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阅读理解 让学生重视阅读,从自主阅读中学习,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投影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 第二段,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非电解质的概念。使学生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的概念。设问你是如何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教你几招:1、是什么?2、

6、需要具备什么条件?3、有哪些注意的地方?4、举例说明(典型例子)根据教师提示对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对概念进行分析理解。强调巩固概念【板书】1、是化合物。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物质进行分类,化合物在分类中属于什么?(属于纯净物)2、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归纳反馈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进行对比分析。3、“或” 、 “都”问题探究1、为什么NaCl溶液、盐酸、NaOH溶液能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与蔗糖溶液相比,从微观上说NaCl等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什么变化?2、它与金属导电又有何不同? 思考引起学生思考。信息给予物质导电的条件电流是由带电微粒按

7、照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带电微粒有:电子,离子。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金属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带电微粒电子,溶液可以导电也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预测是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阴阳离子。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视频】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Cl晶体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了某些变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 电解质的电离【视频】NaCl溶于水的过程。(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视频,对NaCl溶液中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视频】【板书】1、NaCl还能在什么条件下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2、电离: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

8、离子的过程。(电离的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注意什么?)3、蔗糖晶体和蔗糖溶液为什么不能导电?4、实验中能导电的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溶质从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分别属于哪类物质?1、熔融2、理解。是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注意“或”。3、理解4、酸、碱、盐引出电离的概念。复习如何对概念进行分析。完善对概念的深层理解。【练习】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固体NaCl B液态NaCl CKNO3溶液 D蔗糖晶体 E盐酸 F铜 BCEFHABCHDGCEF

9、IG无水乙醇 H液态NaOH I蔗糖溶液比较对概念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吗?电解质非电解质所属类别化合物化合物分类依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注意“或”,二者有一即可“都”,二者都不能实例HCl 、NaOH、NaCl乙醇、蔗糖物质类别酸、碱、盐大多数有机物本质电离不电离过渡在化学上我们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电离。同时电离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电离出离子的数量关系。投影 3.电离方程式2.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NaOH=Na+ + OH-NaCl = Na+ + Cl-理解记忆。明确给出电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使学生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学生练习师:请分别书写

10、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 H2SO4、HNO32.KOH、Ba(OH)23.CuSO4、BaCl2 1. H2SO4、HNO3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2.KOH、Ba(OH)2KOH = K+ + OH-Ba(OH)2 = Ba2+ + 2 OH-3.CuSO4、BaCl2 CuSO4 = Cu2+ + SO42-BaCl2 = Ba2+ + 2Cl-使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为后面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好基础。提问如何进一步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并理解酸、碱、盐

11、全部是电解质。投影酸、碱、盐的定义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3、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讨论(1)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2)电离出离子的数量关系与什么有关?(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1)不拆。(2)与化学式中的数量关系相同。(3)相等。(4)第一组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第二组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12、;第三组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过渡】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使学生理解并记忆酸、碱、盐是电解质的重要结论。【迁移应用】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的汗液中含有NaCl等电解质,易导电。使学生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实验2】同浓度的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弱酸的导电性实验。仔细观察得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CH3COOHNH3H2OH2O小结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

13、解质2、电解质的电离同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A.熔融NaCl B.KNO3晶体C.CuSO4 晶体 D.无水乙醇 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 B.KCl=K+Cl-1、A2、D 检测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C.HCl=H+Cl- D.Na2CO3=Na+CO32-板书设计第二节 电解质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 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物质

14、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HCl = H+ + Cl- NaOH=Na+ + OH- NaCl = Na+ + Cl-第2课时【教材分析与教法说明】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反应需要有什么条件?建立离子反应的观念,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一类反应。对学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演示实验”、“知识点击”、“方法导引”等途径,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