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134396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南直路部分地段法定图则规划南直路长江路东部地段法定图则(用地现状图)南直路长江路东部地段法定图则(用地规划图)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一) 用地范围本次规划地段位于南岗区与香坊区交界处,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扩大片内,规划范围为:海河路-铁路-湘江路-南直路-闽江供热中心北侧-松雷中学东侧-长江路-南直路围合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51.60公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建设缺少规划由于本规划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使得本规划区内的建设多为自发性建设,而缺少统一规划。私建滥建现象较严重,个别用地指标偏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2、公共设施不配套,环境质量较差由于缺少规划,造成建筑密度

2、过大,使规划区内缺少公共绿地及开敞空间。由于部分乡办企业的生产规模都不大,且大多属于污染性生产,因此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居民区缺少为居民服务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如:托幼、商服网点、排水设施等,这些都造成了本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较差。 3、用地状况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规划片区的东部范围为南直路与铁路之间的用地。在这一区域内,既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小型乡办企业,同时还有220KV、66KV的高压线从中穿过。由于本规划区内的土地形状不规整,使得各项建设用地犬牙交错,功能分区紊乱,限制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 二、 规划指导原则及规划目标(一) 规划指导原则1、 统一规划的原则坚持

3、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 合理布局的原则重视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3、 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原则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控制指标,留有弹性,有利于招商引资,促进规划区的经济建设。4、 重视环境的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环境效益,合理组织交通,重视城市景观设计,绿地率不得低于35%,同时在本规划片区内不允许安排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二) 规划目标结合规划区西北部的大型公共设施-黑龙江国际会展中心暨体育中心以及黄河公园等各项用地,将本规划区建设成为哈尔滨市的又一景观中心、居民生活舒适的绿色家园。 三、规划对策根据规划区周边现状情况和上一轮规划对规划区的规划要求,以及妥善安排好动迁居民和动迁

4、工企的安置,提出如下用地总体布局:本规划片区主要以居住用地及工业用地为主,方便居民就近择业;并结合现有内陆港用地布置仓储用地,解决企业生产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及存放等问题。(一) 功能与规模本规划片区的主要功能为居住和工业。其规模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51.60公顷;规划总人口为266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86万平方米;规划毛容积率为0.74。(二) 用地布局1、以千山路为界,将千山路以西规划为居住用地;将千山路以东规划为工业用地。并且在千山路以东规划30米宽的防护绿带,作为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分隔。将千山路以西、长江路以北的居住用地主要用于安置为打通城市二环路以及为了黑龙江国际会展中心暨体

5、育中心的规划建设而动迁的居民。居住用地的规划面积为18.53公顷。将千山路以西、长江路以南的居住用地主要用于解决为省直职工住宅小区二期工程以及由于本次规划中用地性质的调整而动迁的居民安置。居住用地的规划面积为24.68公顷。2、将千山路以东与高压走廊防护绿地以西之间的狭长用地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用于因本次规划中用地性质的调整而动迁的工企单位的安置。而且将产业用地集中布置,不仅有集约效应,同时也便于管理。 3、根据 哈尔滨市轨道线网交通规划的调整:原地铁终点站由长江路改为化工路,同时地铁车辆段也规划在化工路终点处。因此将原有规划中的长江路与千山路交叉口东北角的原地铁车辆段用地取消。将空出来的用地

6、与其北侧用地之间的规划道路取消,合并为一块用地,结合已形成的内陆港,将此用地规划为仓储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6.52公顷(含现状仓储用地10.31公顷)。4、考虑到城区铁路内环线远期将改造为城市轻轨公交系统,因此将高压走廊防护带与铁路沿线防护带之间的四块用地规划为预留用地。由于此地距黑龙江国际会展中心暨体育中心较近,因此可将原来的铁路东门站移至此地区,在此处设立公交站点,则此四块用地规划为公建用地,用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或其它项目;反之则将此四块用地规划为一类无污染工业用地。5、对规划范围内污染大的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或置换用地将厂区搬迁至郊区。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

7、地、贸易咨询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以及居住用地。 (三)道路交通1、 动态交通根据上一轮规划以及本次规划的具体要求,以南直路、规划道路长江路为规划区道路网十字骨架,区内以规划道路闽江路、黄河路、湘江路、泰山路与千山路为主干道,加上规划汉水路、滁河路、海河路等次干道以及为方便东侧企业的出行,沿铁路及高压走廊规划的几条支路,完善了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系统,使之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系统。(1) 主干道:规划区主干道主要由城市二环路-南直路及规划道路-长江路、南直路、黄河路、闽江路、湘江路、泰山路与千山路组成。(2) 次干道:次干道主要由规划道路-海河路、汉水路与现状道路-老南直路组成。道路横断面

8、形式只有一种形式:一块板。(3) 支路:支路主要是完善道路网系统,满足消防及日常生活的需求。 (4) 步行交通:在长江路与千山路交叉口的西侧、南直路与黄河路的交叉口以及南直路与湘江路的交叉口分别规划地下步行通道,以方便居民与职工的出行。2、 静态交通在南直路西侧设一处地上公共停车场,面积为6075平方米,可地上、地下同时停车。同时要求公建用地一律设地下停车场,既可解决本单位的停车问题,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开放;居住区停车可结合公共绿地设地下停车场集中解决,原则上不允许设立地上停车场,以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解决冬季的停车问题。(四)绿化系统以立交桥为点,以长江路、南直路为线,结合各地块

9、的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长江路由红旗大街开始,至千山路,后退道路红线40米,做绿化带;从千山路至铁路线,后退道路红线30米,做绿化带,使长江路形成一条绿色景观大道。南直路在立交桥200米范围内两侧后退道路红线40米,200米范围之外南侧的南直路两侧后退建筑红线15米,北侧后退建筑红线5米,形成一条绿色走廊。(五)公共设施由于本规划区被城市主干道-南直路与长江路分隔成三部分,因此居住区也被分成三片。北部居住区由于在规划范围北侧规划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因此在此处不再安置中小学,只布置两所托幼;西部居住区内现有一所小学(闽江小学)和一所私立中学,缺少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因此在省直属机关职

10、工二期住宅小区内设立一所中学,规模为4个学年,12个班级、托幼一所;东部居住区原有的131中学由于用地布局调整,使得131中学用地被占用,因此在规划区东部设立一所九年制学校、托幼两所。同时为满足居民的需求,居住区按国家标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综合市场、肉菜市场及邮电所等。在黄河路与千山路的西南角设一个公交调度中心及公交终点站,用地面积为6875平方米,满足新建小区居民的出行。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哈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现状图哈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图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一) 用地范围界定哈西地区位于南岗区学府

11、路两侧,规划范围为:学府四道街-哈西大街-西铁街-康宁路-延兴路-新建文昌街-林园路-哈平公路围合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632.87公顷。(二)现状问题1、教育科研用地紧张。该地区是哈尔滨市的教育科研集中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科技的不断重视,教育科研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黑大、科大、高科技软件园区等教育科研机构在扩大招生及增强科研创新的过程中,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用地已远远不能满足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2、工业用地闲置严重。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竞争的日益加剧,规划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不能适应发展,均出现亏损局面,使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厂区或租赁给

12、个人进行小规模生产,或闲置用地,土地的集约效益较差。3、区域生态环境较差。一方面,规划范围内除单位家属小区的住宅条件和环境较好以外,只新建了科大小区一处住宅小区,且居住环境建设一般,其余基本上仍是棚户区,房屋破旧,道路坑洼不平,无绿化,居住环境较差。另一方面,西河沟是规划地区内唯一一条河流,两岸工厂和居住区混杂。由于河道两岸排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缺乏,致使整条河沟变成了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和工厂排放废水的主要倾倒之地,而且西河沟处于哈市城区的上风向,入江口处于松花江哈尔滨段上游,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长年污染沿河两岸地下水资源,损害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4、道路建设滞后了区域发展。规划范围内除学府

13、路是经过改造的道路以外,其余所有道路均未进行过改造,断头路较多,东西向交通干线少。以学府路为界,东侧无南北贯通的道路,西侧只有一条尤家街与自兴街相连贯通南北,但路况条件较差,道路建设的落后局面滞约了该地区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5、用地布局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该区域西侧工业、仓储与居住用地混杂,两条220kv高压线从中穿过,仍有大片菜地穿插于各类用地之间,布局混乱,没有条理。学府路东侧在理工大学南区的西侧有一处新建监狱,处于各大专院校之中,极不协调,且投资专科南侧有大片菜地,这与大专院校用地紧张的状况相矛盾,功能分区紊乱,不利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二、规划依据及原则(一)规划依据1、哈

14、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南岗区分区规划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哈尔滨市道路网规划(二)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则。遵循哈尔滨市和南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哈西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视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各项用地,节约、高效利用土地。3、留有余地,保持弹性原则。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技术控制指标,留有弹性,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4、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创造以人为本良好的人居环境。三、功能定位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南岗区分区规划,该规划区的功能定位是以教育科研为主,居住、商

15、贸为辅,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科教区。四、用地布局(一)人口规模 该区域2000年人口规模为47220人,规划至2010年人口规模为55000人。(二)用地规模该区域规划共有9大类19中类30小类用地,其中以大类为标准,居住用地为142.90公顷,占总用地的22.58%,公共设施用地256.64公顷,占总用地的40.55%,工业用地11.61,占总用地的1.84%,道路广场用地142.9公顷,占总用地的22.58%,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0.35公顷,占总用地的3.21%,绿化用地55.74公顷,占总用地的8.81%,其他用地为2.73公顷,占总用地的0.43%。在所有用地中,公共设施用地比例最高,而其中教育科研用地占公共设施用地比例达87.90%。(三)用地布局调整 1、将理工大学东侧原铅笔公司、市汽车修配厂、东方暖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