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11534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 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10分) 甲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28、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

2、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2分) 29、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30、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终,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旧悄悄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旧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冲突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 31、对甲词中的“高处不胜寒”一语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联

3、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吗?(2分) 32、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又不尽相同,试作简洁的分析。(2分) 参考答案: 28、朝廷;弹筝的漂亮女子。29、“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一个“弄”字,其实包含了词人惆怅之心、孤独之心和赤诚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隽永,唤起了我们无限遐想,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忽闻江上弄哀筝”的“弄”字意为“弹奏”,它传达的是弹琴者漫不经心的情态。30、D31、依据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4、。 32、前者:是“无我之境”,只是客观地描述分局两地的人们共赏月光的情形。后者:则是“有我之境”,是寄语远方的弟弟,也寄盼望于明月之有情。 备注:江城子苏轼 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旧漂亮、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漂亮。突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似乎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旧悄悄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旧荡漾在山间水际。 赏析: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

5、的出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漂亮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比方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方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方写她,不仅精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

6、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漂亮。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终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似乎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好像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全部,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妙。词的最终,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实行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旧悄悄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旧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