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1247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 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 患者利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医治方面有着独特的医治优势。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 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但是,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 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 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严峻不良反映/

2、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平安性问题慢慢成为 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2020年4月25日,国家食物药品监督治理局发布的202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映监测年度报告 指出,202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映/事件、严峻不良反映/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别 离为50.9%、87.2%,在引发不良反映/事件、严峻不良反映/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 射剂别离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平安性问题已不能轻忽。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利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映监测中心不断以发 布药品不良反映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映情形告知社会,以增进中药注射 剂的合理利用(

3、药品不良反映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利用进程,致使不良反映/事件产生的缘故,可归纳为:1.药物 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份、质量操纵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 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平安性研究与风险治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实验、临床实验、上市后临床 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明药品的平安;3.个体不同,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 伴随医治、归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致使机体对药品的反映不同;4临床不合理利 用。为增进临床合理利用中药注射剂,2020年,卫生部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利用大体原那 么,指出,利用中药注射剂时应

4、做到:1.选用品种严格把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2.辨 证施药,严格把握功能主治;3.严格把握用法用量及疗程;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5. 用药前认真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样患者等特殊人 群和第一次利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利用,增强监测;7.增强用药监护。在实际临床医治进程中,中药注射剂的利用存在着:1.剂量选择不妥,过量利用;2.未辨 证用药;3.联合用药方式不妥;4.溶媒选择不适宜;5.操作不妥引发污染;6.给药途径选择 错误;7.用药监测执行不到位或未开展;8.用药疗程太长等问题。为增进中药注射剂等中成药的合理利用,2020年,国家中医药治

5、理局发布中成药临床应用 指导原那么,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大体原那么”、“联合用药原那么”、“妊妇利用中成药的原那 么”、“儿童利用中成药的原那么”,提出“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成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同年,卫生部发布医院处方点评治理标准(试行),将中药注射剂纳入专项点评范围。制定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增进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工作标准、有效开展,有利于医疗 机构评估、了解、把握、改良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利用,增进合理用药。二、点评依据1. 处方治理方法(部长令53号)2. 医院处方点评治理标准(试行)(卫医管发2020 28号)3.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标准(国中医药医政发2020) 57号)4

6、. 中药注射剂临床利用大体原那么(卫医政发2020) 71号)5. 国家大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20年版基层部份(卫办药政发2020) 232 号)6.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国中医药医政发2020) 30号)7. 药品说明书三、点评方案1. 抽样频率:1次/月;2. 抽样时刻:每一个月1日到月末;3. 抽样范围:中药注射剂处方(含住院医嘱);4. 抽样方式:全样本或等距离随机抽样;5. 中药注射剂处方选取标准:含有批准文号以“z”开头的注射剂的处方;6. 点评内容:(1)大体用药:中药注射剂大体药物利用、中药注射剂应用于特殊人群(如:怀胎期妇女、 儿童)等情形;(2)合理用药:

7、辨证用药、给药剂量、用药方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联合用药及配伍、 改换药品或停药等的合理性。四、点评要点【点评标准】1. 适应证不适宜;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 用法、用量不适宜;5.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彼此作用;6. 重复给药;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形。【点评细则】1. 适应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例如: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品为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治疗, 无资料显示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点评细则】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药品与临床诊断相

8、符,但未遵循中医辨证用药或辨病辨证结合用药原则,仅根据西医诊 断选用药品;中药注射剂为现代制剂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中药的属 性,其使用需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仅根据西医诊断,以“病” 为用药依据,可能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甚至病情加重等后果出现。例如:诊断为“风寒感冒”,处方药品为“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双黄连虽可用于感冒治疗,但因其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功效,主要应 用于风热感冒,如应用于风寒感冒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而出现畏寒、寒颤、高热及其它 相关症状。药品与临床诊断相符,但应用于需要禁止使用的以下特殊人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必须用

9、药时,选用药物应对胎儿无损害,禁止使用可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 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禁用: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砒霜、雄黄、轻粉、斑螯、蟾酥、麝香、马钱子 乌头、附子、土螫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 巴豆等;儿童或婴幼儿;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对于含有较大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注射剂,或者含有对小儿 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注射剂,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无其它治疗药物或 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对于有儿童专用药(或其他治疗药物),而选择成人用药(或对儿童有毒副作用的药 物),可判定为“遴选的药品不适宜”。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有此类药物或

10、其中某种成分过敏史或严重不良反应者;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或患有特殊疾病者。例如: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禁忌情况如下: 孕妇禁用:清开灵注射液; 对本品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禁用:参麦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疏血通; 对本品某种成分过敏者禁用: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 对人参、三七过敏者或对酒精高度过敏者禁用; 特殊疾病者禁用: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脑溢血急 性期禁用; 特殊生理状态者禁用:丹参注射液-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禁用。【点评细则】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11、的;【点评要点】药品剂型不适宜:注射剂型与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不符合。给药途径不适宜:能口服给药的,选用注射给药;妊娠妇女、儿童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能肌内注射给药的,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只可肌内注射的,开成静脉注射;只可静脉注射的,开成肌肉注射;只可缓慢滴注的,开成快速推注;非注射方式使用注射剂时,给药途径仍写为注射。例如: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给药途径如下: 1种给药方式:柴胡注射液-肌内注射;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2种给药方式: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血塞通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静脉注射、静

12、脉滴 注; 3种给药方式: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丹参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静 脉注射。【点评细则】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点评要点】选用溶媒: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降低药物稳定性;单次剂量:单次用量过大或不足,超出允许范围;给药频次:频次过多或过少,超出允许范围或导致单日用量超出允许范围;输注浓度:溶媒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注浓度过低或过高;输注速率:速度过快;使用疗程:过短或过长,起不到治疗作用或产生毒副作用。特殊人群:需调整用法用量的未调整:老年患者:使用剂量应取使用剂量范围偏小值;妊娠期妇女: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儿童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

13、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例如: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溶媒选择如下: 水:注射用血栓通-肌内注射; 0.9%氯化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脉络宁注射液-静 脉滴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静脉注射; 葡萄糖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 血栓通、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部分药物仅可选用一种溶媒,如: 只能用葡萄糖为溶媒:舒血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等; 只能用0.9%氯化钠为溶媒:复方苦参注射液、鸭胆子油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14、。【点评细则】5.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的;【点评要点】中药注射剂与中药联用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未分开使用,混合配伍;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联合使用药性峻烈、功效相似或均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例如:丹参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与苦碟子注射液等均为活血化瘀类中 药注射剂,功效相似,避免联合使用。未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无正当理由联合使用功能相反的药物,或两种 药物联合使用后,出现功效减弱、副作用(或毒性)增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等不良 后果。例如:参附注射液因含有附

15、片,而附子与半夏、瓜萎、贝母等属相反药物,因此禁止 与含有半夏、贝母的中成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未分开使用,混合配伍;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 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且中间要有间隔液,同时要考虑药物 间的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成分与西药作用相似,联合使用后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 体所能耐受的能力,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丹参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血药物合用时,可使溶栓作用增强,可导 致出血,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调整剂量。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成分与西药作用相反,联合使用后,功效降低;例如:丹参可抑制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促进纤维蛋白原溶 解,故丹参注射液不宜与维生素K、凝血酶等合用,否则会降低止血药的疗效。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合使用后,副作用(或毒性)增强,产生不良反应。【点评细则】6. 重复给药的;【点评要点】药物成分相同但通用名不同;例如:血栓通注射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