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07360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第五分册110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内:清王朝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闭关锁国。外: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殖民扩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洋银、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1.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

2、建的社会。2.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3.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

3、法、辛亥革命),呼吁变革。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5. 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之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美要求“修约”遭拒绝。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鸦片战争继续扩大(实质)。1858年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增开牛庄(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驻京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规定: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

4、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南京,改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变乱洪仁玕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的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启示:反帝反侵略旧时农民战争不可能救中国。第四课 洋务运动(自强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奕、张之洞、左宗棠

5、。设总理衙门,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洋务运动的范围:办工矿交通企业、编练新式陆海军、设学堂、派留学求强求富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洋务派所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色彩。第六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丰岛战役)邓世昌、林永生等殉国、日本夺取制海权黄海(大东沟)海战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1895年 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免收内地税。

6、俄、德,法三国干涉下,归还辽东半岛。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痛斥李鸿章割台卖国。刘永福、徐骧抗日。第七课 戊戌变法甲午战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时务报、进化论维新派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利益,变与不变矛盾空前激化。1898年 9月 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和平改良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第八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华势力、利益,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

7、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八国联军入侵,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了民族反抗意识的高涨,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1901年李鸿章与奕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西、荷、比11国签订辛丑条约:拆炮台、准驻兵、惩祸首、禁反帝、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十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894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使中

8、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20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1911年12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经济)贫穷、落后、 (政治)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