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0203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清明上海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堂实录 -发表时间:2009-12-20 来源:历史组 作者:站长 已点击:145次从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堂实录 北京师大二附中纪连海 相关链接:本课视频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文物是感知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及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献资料,初步学会用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

2、迹的意识。 教学课时:l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从清明上河图这类文物中提取、考证历史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向学生发放清明上河图复印件。 教师导入新课:北宋晚期即徽宗时期的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风俗画。提到这幅画,同学们会说:太熟悉了。是的,现在以清明上河图为装饰的产品有很多,如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的家具、扑克、火花等等(课件演示:家具、扑克、火花上的清明上河图,图13,图片详见附件中的课件,下同。)。 师:说实话,清明上河图这件文物真的是非常伟大。整幅图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的

3、城市规划、船舶制造、桥梁建造等,都需要借助这幅图,例如研究数学史,图中的一个场景就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提供了珍贵资料。同学们请看发给你们的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图4),这里有一个开药铺的赵太丞家。就在这家药铺的柜台上面,有一把15档的穿档算盘(课件演示:算盘)。经过放大可看出,算盘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穿档),15串算珠内贯直柱(“档”),基本与现代算盘无异。这可能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算盘了。 下面咱们再看看图中的这条船(课件演示:船,图5)。从这条船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船舶发展的许多技术成就。仔细看,船板上有一排钉子。这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连接工艺,叫钉接榫合,即船

4、板使用长钉连接,钉是从船壳外向里钉进。这项技术在唐朝已得到应用,1960年和1973年江苏出土的两艘唐代木船上都使用了穿插铁钉的搭接技术,发展至宋代,这项技术更加成熟。而那时欧洲国家的船板仍用皮条和绳索绑扎,还不会用钉榫连接。这印证了宋朝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是清明上河图与船舶建造学关系的重要一例。 好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件演示:本课课题)。 新课讲授 师:说到城市经济,我就想起了一个词:“坊市”。“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这在学习唐都长安时大家了解过(课件演示:唐朝的坊市,图6),想必我们西安的同学都不陌生。那我的问题就出来啦:关

5、于唐朝的“坊”和“市”,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坊”? 生:唐朝的居民区分为大小不等的114个“坊”,其中面积最小的坊只开一个坊门,而积居中的坊东、西各有一个坊门,面积最大的坊是在东、南、西、北都开有一个坊门。每个坊两个相对的坊门之间连接有道路,是坊内的主要街道,大坊的坊门间是两条相互交叉的十字街。坊内这条横街和十字街以外的街道,称为“巷”或“曲”。“坊”与“坊”之间,“坊”与“市”之间,都要用高大的“坊墙”或“市墙”隔开。 师:说得很具体。这使我想起了西安的钟鼓楼。钟和鼓原本都是乐器,以后逐渐用于报时,钟鼓楼(课件演示:西安钟鼓楼,图7)即成为报时建筑。唐长安就对居民生活实行严

6、格的晨钟暮鼓制度。每天早起鸣钟,各坊坊门随着城门同时开启,百姓可以上街活动;每天日落鼓响,各坊坊门随着城门同时关闭,实行宵禁,禁止行人上街。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同样,市的聚散也依鼓钲而行,根据唐六典记载(课件演示:材料一):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下面,哪位同学再来说说“市”? 生:唐朝主要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商业区。两市的四面都设有高大的“市墙”,与周边的“坊”隔开。市墙四面设门,由司市掌管锁钥。市内,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按照同类而聚的原则进行商业活动。 师:也就是说,你若是个唐朝商人,想要在都城长安经商,那就必须在政府规

7、定的时间、选择政府规定的地域,摆上一个固定的摊位,出售政府批准的商品。这不由使我们联想到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景象。可见唐朝的“市”还保留了些许汉代“市”的影子。 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坊市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城市生活加以限制的封闭型管理体制,它的最大作用莫过于创设了一个封闭的法治的城市商业空间。所以,(课件演示:材料二、三)唐人一方面赞叹“长安大道横九天”的浩荡之势;另一方面又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过细、过死的管理,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到了北宋,上述这些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观察清明上

8、河图(图8)后回答这一问题。 生:第一,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坊墙”或“市墙”都没有了,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课件演示:住宅和商铺混居,图8)。第二,东京城内的店铺大都临街开设。也就是说,东京城内的坊区和市区,不再“泾渭分明”(课件演示:北宋东京城布局示意图,图9)。 师:是的,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坊墙”或“市墙”均被拆毁,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了。空间限制既被打破,那对坊市的时间限制呢?根据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记载(课件演示:材料四)的“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看,宋神宗时已有二三十年(1 2年为一纪)没有敲钟击鼓了,可见各项管制是在H益松弛,这点在下面还要详细提到。那么,替

9、代“坊市”制度的是什么呢?就是“街市”制度:城市中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并逐渐连成一片,居民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直通大街,从而使大街小巷的畅通结构取代了旧有的封闭结构。(课件演示板书:1经营场所:街市制代替坊市制) 师:我们再仔细看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图10、11),与前代相比,宋代的“街市”还有什么变化呢?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商店的铺面上都有用于招徕顾客的招牌和幌子。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逐渐题了店铺名号,继而又被题了文字的木牌代替,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也可称为牌匾。“幌子”原指窗帘、帷幔,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所以酒旗也称“幌子”。后

10、来加以引申,凡商店门面上展示的标志,统称为“幌子”,主要表示经营商品的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也就是行标。商店一般多用实物、装载实物的工具或实物模型做“幌子”,也有以灯具、旗帘和文字牌匾为幌子的。你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了哪些招牌和幌子呢? 师生共同查找:清明上河图第一页上图左侧(图10)中街路北“赵太丞家”两侧有落地的招牌广告,西面“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东面“大口中丸口肠胃口”,“五劳七伤口口口”;街南有挂着“解”字的当铺,还有“李家输卖门”“久住王员外家口”等老字号;再往北一点还有“杨家应症”“王家口明疋帛铺”“梅大夫往风”“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铺”等。清明上河图第一页上图右侧(图11)是写着“

11、香茶”字样的茶肆,在桌案上摆放着茶具;茶肆隔壁挂着“正店”招牌,再往西是“孙羊店”(课件演示:相关图片)。 师:据统计,除景物的遮挡外,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北宋城市经济中广告文化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商家用招牌和“幌子”做广告的策略,具体源于何时,并无统一说法,但从唐代陆龟蒙“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的诗句来看,不晚于唐代,招牌和“幌子”已经出现。但如此的普及,还是北宋以后的事情。而这也是北宋城市经济与汉唐相比,在经营手段方面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课件演示板书:2经营手段:招牌幌子大行其道)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12、“正店”两字旁边,大门上面的是什么呢? 生:两个灯箱广告。(课件演示:灯箱) 师:刚才说到清明上河图中有灯箱广告4块,其中就有这两块(图11)。问题在于:你做广告就得了,为什么非得采用灯箱的形式呢?换句话说,这灯箱是干什么用的呢? 生:应该是店主人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用的。 师:很对,这可以说就是夜市广告。由此,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北宋城市经济中,市的营业时间问题。在北宋以前,夜市往往为官府所严禁。人宋后,东京城夜市日益兴旺,政府亦不再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对开封府所下的诏令(课件演示:材料五):“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自此以后,夜市不断发

13、展,宋徽宗年间尤盛。可以说,夜间商业活动的出现,表明了东京城市商业贸易活动的活跃,同时,城市长期以来作为政治、军事中心而实行的严格时间管理制度,到这时由于经济因素的增强而渐渐松懈,反映出大都市经济中心地位的上升。(课件演示板书:3经营时间:夜市开始兴盛) 师:大家再仔细看发的清明上河图前两页,并结合以下这段材料(课件演示:材料六),我们来继续讨论北宋“市”的经营时间,除了正常的日市和刚才说过的夜市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市”呢? 材料六:“(开封城)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

14、,吟叫百端。” 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条 生:还有早市。 师:这样看来,在北宋的东京,一天24小时,几乎是时时刻刻都有市。相较之下,北宋这种时间限制打破后城市经济的活跃程度,隋唐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师:下面,哪位同学再来说说在这段材料里,市场内都卖什么呢? 生:卖酒、粥饭点心、洗面水、汤、茶、药等。 师:在刚才这段材料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卖什么的啊? 生:卖洗面水的。 师:这就可以从中看出服务性行业的勃兴。 传统商业一般买卖的是普通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到了北宋时期,商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服务性行业的勃兴上。所谓服务性行业,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在中国古代,服务性行业主要包括饮食业、旅店业、医药业、茶坊和浴堂业、仓储租赁业以及字画装裱业等。下面,我们先来说说饮食业。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有一“孙家正店”(课件演示:孙家正店,图1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酒楼接待的应该是些什么人呢?证据有哪些? 生:“孙家正店”接待的应该是京城中有势有财的上层社会人士。证据:门上彩楼欢门精致,表明酒家规模大,装修豪华。门口人流熙熙攘攘,停有许多车马,楼上高朋满座。不远处两乘有侍女跟随的暖轿款款而来,侍女非普通百姓家所有,而且轿子在当时也是为权贵所有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