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09754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新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系统规章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为科学地评价风险,合理划分风险责任区,建立风险点清单,辨识 危险源,评价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程度, 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制定 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风险责任区的划分、风险点的建立、危险 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措施的制订等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版)2.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 40号令2.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

2、2.5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3术语和定义3.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3.2风险责任区:根据临沂市两进四化要求,结合各单位网格化管理区 域的划分,是责任区内风险点的集合。3.3风险点: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 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4危险源:是指在风险点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 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5危害因素:危害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3.6风险评

3、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 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7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 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3.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 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其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 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3.9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 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3.10两进四化:两进指风险分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

4、班组、进岗位;四化指的是操作简便化、落实全员化、管控标准化、治理闭环化。4工作职责4.1 HSE管理部是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公司风险分级 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和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的范围和评价标准,批准公司重大风险清单及管控措施;对各单位的风 险分级管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综合监督管理。4.2 HSE管理部风险预控中心具体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各厂、 各部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建立公司一级风险点台账,定期进 行一级风险点信息更新;对各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综 合监督管理,监督各单位落实相关制度并进行考核。4.3各厂、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5、依据本制度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组 织机构,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知识培训;建 立本厂、部门风险责任区、风险点台账,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分级管控措施。4.4各专业科室依据分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组织所属班组开 展风险分析管控工作;各厂安全环保科负责本厂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协 调,监督指导本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组织职工培训、考试和考核及重大、较大风险的公示工作。4.5各班组依据本制度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的风险责任区划分、建立风险点台账、进行危险源分析、风险管控措施的制订,编制本岗位风险告知 卡,开展岗位风险培训工作。5工作程序及内容5.1风险责任区的划分风

6、险责任区是为便于管理,结合网格化管理要求,以地理区域为 依据确定的一个责任范围。按照两进四化的要求,原则上以岗位分管的区域为依据划分风 险责任区。5.2建立风险责任区台账通过对风险责任区排查,形成风险责任区名称、区域位置的基本信息, 按厂(部门)为单位建立风险责任区台账。5.3风险点的确定,对一个风险责任区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进行辨识,建立风 险责任区内的风险点清单。风险点清单实际为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 清单的总和。5.4建立风险点台账对每个风险责任区内风险点进行排查,形成清单,进行汇总,按风 险责任区建立风险点台账。5.5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进行分解,找出在设

7、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 段;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 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 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变更;丢弃、废 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址及环境影响。分别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见作业指导书) 进行,将作业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其中的每一个步骤作为一个危 险源。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按照安全检查表法(见作业指导书) 进行,将设备设施内部构件的固有风险,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和

8、因工艺、 物料产生的风险都进行列表分解,每一个部位都作为危险源进行辨识。5.6风险管控措施针对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采取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 体防护措施,在异常和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措施(见作业指导书)。5.7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目的:确定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作为分级管控的依据。风险评价的方法及准则:公司风险评价采用 LEC法,评价准则见 作业指导书。风险评价的频次:公司每年对现有的运行装置、生产过程等设备 设施、作业活动进行一次风险评价活动。风险评价的步骤:5.731首先对每个风险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 评价,找出该风险点(设备

9、设施或作业活动)内危险源的最高风险等级, 作为该风险点(设备设施或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5.742 汇总该风险责任区内所有风险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的风 险等级,将最高的风险等级作为该风险责任区的风险等级。5.8风险分级管控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按照风险从高到低分别为:1、2、3、4、5级。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公司管控层级分为四级,即公司(部门)级、厂(科室)级、科室(班组)级和班组(岗位)级,管控分别对应风险级别为 1、2、3、4 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5级风险不制定专门的管控措施。5.9重大及较大风险的判定重大风险判定(见

10、作业指导书)。较大风险判定(见作业指导书)。5.10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风险点逐级汇总、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厂为单位进行评审、 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5.11文件管理各单位应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包括风险管控管理制 度、运行考核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台账、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 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作业活动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5.12持续改进评审HSE管理部每年至少组织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评 审或更新。各部门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 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

11、险评价。更新公司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 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 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它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 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风险程度变化后, 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沟通公司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 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 织相关人员培训;一、二级风险点进行现场公示,三、四级风险点在岗 位建立风险告知卡。6措施保障6.1组织保障公司成立风险评价领导组,各级成立风险评价工作组,保障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得到有效运行。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全员参与岗位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6.2运行考核621公司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考核制度确保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得到有效落实。7相关文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考核制度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8记录和表式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HS管理部风险预控中心负责起草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徐军 王锦弟本制度审批人:焦荣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