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08857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必修一1--3课导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学习目标:1、理解商品的含义。 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基本职能。学习重点与难点 1、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2、对一般等价物的理解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通读教材P46页,然后完成知识填空,完成课前自测。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课堂记忆。一、自主生疑(一)基础填空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 的劳动产品。2、一般等价物是指: 。它的作用是 。它的产生要比 后。3、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4、货币的本质: 。

2、5、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 和 两个基本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又具有 、 和 等职能。(二)课前自测1、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必须( )A. 为了劳动 B.用以消费 C.用以交换 D. 用以生产 2、下列物品中,你认为是商品的有A.广东人民捐给汶川地区的50吨物资B.三星公司刚生产的还放在仓库里的货物C.按质检部门要求,从商店下架的奶粉D.你现在所用的钢笔E、用手机向朋友发出的信息3、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手段 D贮藏手段二、互动解疑(一)课堂探究1、商

3、品有什么属性(特点)?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可能成为商品?2、有人认为“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对吗?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拿出真实的货币来吗?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什么样的货币?(二)我的疑问:(三)易错点判断1、货币与商品是一对“双胞胎”,共生共长。2、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3、等价物可以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三、内化迁疑(一)课堂记忆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4、货币的本质:

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二)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 自产自用的蔬菜 商店里卖的衣服 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 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 B. C. D.2、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使用非法添加剂的食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而是商品 B没有应有的使用价值,不能作为商品出售C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没有使用价值,但有价值3、不同的使用价值(商品)可以按不同的比例相交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东西。

5、这“共同的东西”你认为应该是A.都劳动产品 B.都付出不同量的人类劳动 C.都是商品D.都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性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 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A、 B、 C、 D、5、2012年“五一”期间,广东各地房产开展系列优惠活动,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25万元的新房,首付款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其中的“25万元房价”、“5万元首付款”、“4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职能。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支

6、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6、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根据本公式回答:(1)货币在这一过程中执行了什么职能?(2)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为什么那么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课文P6)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从而实现这一跳跃?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学习目标:1、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2、识记货币流通公式,理解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含义和表现。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通读教材P78页,然后完成知识填空。完成课前自测。2

7、、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课堂记忆。一、自主生疑(一)基础填空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 发行的, 使用的。2、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 、 和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 ,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反之,则会使 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的流通。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二)课前自测1、决定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待售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价格水平 货币的流通速度 居民货币持

8、有量A B C D2、如果某时某地商品产量增加100%,而纸币的发行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时的物价总体来说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不确定(三)我的疑问: 二、互动解疑(一)课堂探究1、货币与纸币有什么区别?2、流通中的纸币越多越好吗?什么是一定时期合适的货币量?3、能不能认为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跌落就是通货紧缩?4、比特币(Bitcoin:比特金)最早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跟腾讯公司的Q币类似,但是已经可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它的特点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数字世界使用,不属于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兑换它。“比特币”是货币吗?为什么?

9、(二)易错点判断1、人民币就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国家可以决定货币的发行量,也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和纸币的面值及够买力。3、纸币发行增加,就会使物价上涨。当前房价高,因此国家减少纸币的发行量。三、内化迁疑(一)课堂记忆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反之,则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的流通。(二)课堂检测1、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A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

10、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C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2、下列对人民币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它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它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它是商品,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A B C D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这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 B C D4、住房难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政府积极调控楼

11、市,增加政策性住房,减少高价位商品房。有人建议,可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解决这一难题。 有人建议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解决房价难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 第一课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学习目标:1、识记信用卡、支票、外汇和汇率。2、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3、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增强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通读教材P810页,然后完成知识填空。完成课前自测。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课堂记忆。一、自主生疑(一)基础填空1、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 、二是 。2、 、 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3、信用卡是具有存款、取款、 、 、 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4、支票分为 、现金支票。5、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 结算的 。6、汇率:汇率又称 ,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 。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