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08424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244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共243页)(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关于共同背诵般若品全品偈颂和净水如意宝科判的倡议5净水如意宝科判关于共同背诵般若品全品偈颂和净水如意宝科判的倡议 对于山上佛学院年轻的出家道友们,需要学习的很多经论,我都要求他们必须要背诵。比如:净心法要、净心法要引导文、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入菩萨行论全文、入中论全文、中论全文、中观四百论全文、定解宝灯论全文、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颂、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见解部分)、金刚经全文、文殊大圆满手中赐佛引导文、普贤行愿品全品等等。 然而,对于山下的道友们,我却很少要求大家背诵经论引导文。因为我知道大家学修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不

2、能另外再增加更多的任务。 但是,经过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反反复复思维抉择,对于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精华品般若品的偈颂,以及全知麦彭仁波切净水如意宝的科判等,我却再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不让大家背诵。因为这太有加持了、太有意义了、太有必要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不创造缘起让大家背诵,损失真的太大了! 为什么呢? 下面简单给大家说明一下我的几点想法: 一、寂天菩萨是一个得大成就的瑜伽士,入菩萨行论这部论著是他实修的要诀和心得。所以,这部论的出现,不是人间小小的事情,而是一个超凡圣者的智慧结晶,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圣者加持我们的力量,完全不是凡夫庸俗分别念造作的产物。其中第九品般若品,则是他飞升虚空显示般若不可

3、思议法身境界的一品,加持尤其不可思议。所有能够亲证般若法身智慧的力量,在这一品的每个字上都强大地充满着。因此,要想快速证悟,最好就是要把里面每个字都深深的放进内心,铭记下来,就象盖章钤印一样,永不磨灭。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作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法王如意宝亲自说过,他的法脉将在七世之内,加持越来越大。净水如意宝就是这样一部无比加持的微妙章句。这里面将入菩萨行论(般若品)的本来面目揭示无余。所以,要通达般若品,净水如意宝是最直接有力的助缘,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开智慧的大加持。我们学佛就想获得加持,入菩萨行论和净水如意宝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目前垂手可得的巨大加持! 三、而且,要通达甚深大般若,直接依靠入菩

4、萨行论(般若品)即可;要通达入菩萨行论(般若品),直接依靠净水如意宝即可。能够通过净水如意宝来学好整个“般若品”,就等于我们已经将整个三藏十二部如海教法的精华全部精通,极大地缩短了闻思修所需要的时间。否则,我们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学懂般若。 四、由于所有般若的法义都在入菩萨行论“般若品”里,因此,不用说全文,也许仅仅那么一两个偈颂,就会让你一生受益,开启般若的甚深智慧。既然如此,我们学习般若品的重点,就不能是东碰碰,西碰碰,而是要将精力专注下来,通达这一品里的每一个偈颂。 所以,背诵偈颂,时时专注思维串习极为重要。因为通过努力背诵,对偈颂已经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了,思维起来就比较容易,可以随时随处

5、提起来就思维,让你的行住坐卧都处在般若的思维之中,让佛法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很多人学法只在佛堂和道场,生活只是单纯世俗化的生活,日常生活里没有佛法,佛法进入不了日常生活,说白了,几乎都是由于还没有怎么启用过这样的专注思维。就是由于没有将偈颂背得溜熟,所以随时随处地思维佛法就没法形成。因为,不熟的东西,你是用不上的。在思维时,最用得上的东西,一定是可以脱口而出的。如果记熟偈颂,主动思维,我们将会看到思维的力量很容易产生。更进一步说,只有这样思维比较透彻了,修行才能够真正开始。而思维般若品的过程中,净水如意宝的科判象直指一样,让法义当下确立在该归属的地方,从大根大本上调控和引导我们的思维不

6、出偏差。 五、因此,整部入菩萨行论我们都有必要背诵,至少也应当背诵里面的精华品“般若品”。整部净水如意宝我们都有必要背诵,最起码也应当将里面的科判背下来。如果不这样背诵、思维、串习,即使大家因缘殊胜,能够聚在一起共享般若;但不幸的是,绝对会是学完就忘完了。如果我们将这些比如意宝还殊胜的佛法,不是学一个得一个,而是学过了就忘光了,就完全丢掉了,生命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比这更可惜啊! 六、我本人也是从中获益匪浅。以前求学时,将“般若品”的偈颂、净水如意宝科判写在一张大大的油印纸上,贴在天花板,反反复复地边看边思考。有时坐着看,有时侧身看,有时躺着看,有时累了甚至倒立着看。这样通过反复串习,将偈颂科判牢

7、牢记在心里,使我对般若法稍稍产生以理抉择的信心,到今天也在心里对我产生影响。因此,很想让大家也一样受益。 因为这次共修背诵般若品偈颂机会非常难得,缘起也非常殊胜,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参与,过一段时间,将会在法界讲堂接受大家此次背诵的法供养。 在此背诵期间,希望大家精进努力,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共修的力量,共同把般若品全品的偈颂流利的背诵下来。 益西彭措 二一一年藏历四月初十吉日 第一课讲记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先解释般若,再解释注释名义。 般若翻译为大智慧。但怕人误认为是寻常的智慧,所以经论中大多沿用梵文的音,但也有译成智慧。般若可分三

8、类: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者的关系是依文字生起观照,由观照证入实相。又可以分成基、道、果三种。基般若就是实相般若,也就是一切众生自心的灵知之性。道般若就是观照般若,包括有学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闻思修空性的智慧,真实的道般若是指出世间的无分别智。果般若是无学道佛地的智慧。 般若品是入行论十品中的第九品。般若即本品的所诠义为般若。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主张,特指道的主要或者道般若。对能诠文取般若的名称,就叫般若品。“品”,是对全论划分章节品类。“易解”,是对寂天菩萨这品论文,没有以很多辞藻作修饰,而是朴实地直接讲述论义,让人轻松地获得理解。 “净水如意宝”,是比喻这本注释就像能净

9、化污水的如意宝,在有污垢的水里放入它,水就会变得澄清,垢尘就会从中分离。“水”比喻学者的心;“垢”,比喻学者心中存在的不了解、颠倒了解、疑惑三种垢染;“如意”,就是能满人的心愿。学好这本注释,学者心中对大中观不了解、颠倒了解和疑惑的污垢,就能全部净除,不复存在,所以取名为“净水如意宝”。 【敬礼文殊!】 礼的内涵是“敬”,身以五体投地礼拜,口以赞文称赞,意缘菩萨功德或者深体圣心,是身、口、意三种敬礼。所礼境是文殊,翻译为妙吉祥,对于身、口、意三门以烦恼障和所知障所摄的粗涩全部远离,是妙;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圆满具足,是吉祥。 文殊菩萨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自己不共的本尊,而且他自己就是文殊的化身,因此

10、对本尊、对化基敬礼。再者,后代的学人开智慧要得到智慧本尊文殊的加持,因此代后人向智慧本尊三门敬礼。 【大圣文殊欢喜光,住于彼心莲花蕊, 佛子行香遍十方,寂天尊前我敬礼。】 这是敬礼本论的作者寂天菩萨。文殊从本地而言,久远劫前早已成佛;从示现来说,是安住十地即将成佛的大菩萨;而且,又是一切诸佛的长子,因此是胜过阿罗汉和有学道一到九地菩萨的大圣者。 大圣文殊熙怡欢喜,犹如日轮放出光明,往下照到寂天尊者内心的莲蕊上,得到加持日光的照触,心的莲花顿时盛开、增长,周遍散发佛子行的芳香在这样的寂天尊者足前,我恭敬而礼。 这是诗学的写法。大圣文殊内心欢喜,好比日轮放出光明。日光下照,安住在莲花蕊上,表示文殊

11、智慧和慈悲的加持之光进入寂天尊者心间。莲花得光明照触,盛开、繁茂,散发芳香,弥满十方,比喻文殊加持入心后,寂天菩萨总的行持六度万行以及特别的七种稀有传记的妙香,周遍传到十方世界。对这位寂天大尊者,麦彭仁波切用自己的身、语、意至诚敬礼。 以上是礼敬。下面是立誓撰写本品的解释。 【甚深大乘妙中道,唯仗佛力与宿习, 此外大慧勤难证,况如我者何须言。】 (颂文第三句的“大”字要贯到“慧”和“勤”上面。) 这是谦虚的语句。谦虚是为了使学者明白本品的所诠义单凭自力非常难以通达、证悟。 “深、大”两字修饰“乘”。相比于声闻、缘觉乘,大乘的发心大、修行大、智慧大、方便大等,因此是大;大乘中,大中观深于唯识,因

12、此是甚深;在甚深大乘中,以应成派抉择远离一切边的大空性,而成为“妙中道”。“中道”,是指不住任何边的大中观之道。远离常、断等的一切边,是“中”。不能理解成离开了边,住在一个中道上,中道就是无所住,一切边都不住。这唯一是无分别智所证,不是分别心所行,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因此是“妙”(佛成道时说:“止止不须说,吾法妙难思。”以及经上说的“是法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等,都是说“妙”字的涵义。)。 “唯”是决定词,就是这样的妙中道唯一依仗两种因证得,一是仗佛力加持入心;二是仗宿世对大乘妙道有深厚的熏习。此外,没有佛力加持以及没有前世熏习,即使有再大的俱生智慧和再大的精勤

13、,也难以证悟,何况我没有大慧和大勤,肯定是证悟不了的。 确实,显现上全知麦彭仁波切对入行论几乎没下过功夫,只是在华智仁波切座前听了七天入行论的传讲,这七天也只是很略地稍讲一点,这以外听闻、阅读、思维什么都没做过,所以说“况如我者何须言”。 【然随圣教以谛理,善见智者妙道时, 尽离邪曲偏执行,无疑而行此寂处。】 “然”是转折词,意思是说,虽然我没有大慧和大勤,更没有证悟,但不是根本没有希望通达,还是能通达。怎么通达?就是随圣教和以事势理能通达大中观应成派所说的妙谛。 “随”和“以”是方式。“随圣教”,就是跟随佛护、月称的圣教以及全知无垢光尊者、荣素班智达极为可信的圣教;“圣教”:纯粹是大乘修行现

14、证圣者的教量。“谛理”就是“事势理”,必然如此成立的理。万法的体性是如何,就如何衡量,也就是跟诸法的体性相符的真正的能量现量和比量。比如由通达诸行无常的心所衡量到的无常义,在一切有为法上必然成立,而且永远成立,不可能改变成常的体性。 “善见”就是如实而见,符合万法本相而见。这里特别是指见到远离一切戏论的诸法的本性,以及见到证悟实相的智者所行的不住二边的妙道,不像见到实有或者单空,以及执著有、无一边的不妙的道,所以这是善见。“时”,就是这样以教以理善见智者所行的大中观妙道的这个时候。 “尽离邪曲偏执行”:“邪曲”修饰“偏执”,“邪”是不正;“曲”是不直。这里说的“正直”,是指凡是以教、以理真实成立,就诚恳接受遵循,不因为是他方而有意不承认;如果自己的立宗以教理不能成立,也老实承认,不因为是自方而拒不认错。总之,唯一以真理是从,毫无自方他方的偏执。反过来,明明以教或以理成立,自己仍然以宗派偏执,拒不承认;或者自己的立宗已经有教理妨害,还固执不舍,这就是邪曲偏执。根本没有这样的存心,就是尽离邪曲偏执行。 “无疑而行此寂处”:“无疑”,就是毫无疑虑,跟任何人辩论,心里都不畏惧、不胆怯,不会觉得没有把握。因为自己有教有理,依靠教理完全认识了寂天菩萨真正证悟的是哪种境界,以及寂天菩萨宣说这一品文每一句的心意是什么,这些就像日光下明见色法,是真正清楚地见到了,而且检查自己的心不是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