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03226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梧桐”形象解说江陵县熊河中学祝华在古代诗词作品里,“梧桐”作为较为常见诗词形象,其寄寓丰富,倾注了诗人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在闲静的时刻,笔者撷取几首写梧桐的诗词,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一、高贵的仪表与节操。诗经大雅卷阿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生长的茂盛,高大挺拔,仪表堂堂,引得凤凰啼鸣,可见其尊贵。王安石孤桐一诗更是借“梧桐”言志,表达自己高尚的品格与节操:“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梧桐自喻,寄寓了诗人“志存高远,正直不屈,愈挫愈坚,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二、爱

2、情的坚贞与不屈。中唐诗人孟郊列女操一诗里写道:“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诗中用“梧桐共老,鸳鸯同死”起兴,有力地表现烈女的坚贞精神与节操,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对爱情贤贞不渝的美德,但所谓“贞女贵徇夫”,寡妇守节不嫁,是浸透了封建意识的。三、无言的离愁与别恨。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一词上片有“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的句子,“梧桐”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语句,从听觉的角度,以动衬寂,点出“三更秋雨”这个特定环境,借“梧

3、桐”这一特定形象来渲染离愁别绪。词人秋夜无眠,身受别离之苦,通过雨滴梧桐的听觉描写,使得词作中蕴藏的离愁别绪更富感染力,更深入地刻绘出别离所带来的悲苦心情。其它诗词作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等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白居易长恨歌中,诗人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春风桃李花开”,“秋雨梧桐叶落”,诗人从春天写到秋天,融情于景,其“秋雨梧桐”的意象,借哀情写哀情,表现了诗中主人公触物伤情,睹物思人,苦苦追求和寻觅而不得的悲凉心境,极富艺术魅力。四、寂

4、寥的凄清与悲凉。王昌龄长信秋词写道:“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描写一位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晏殊的一首踏莎行下片中“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的诗句,同样通过对清秋里孤独的梧桐的描写,写尽了词人寂寞和哀愁。五、沦亡的痛苦与相思。最著名的要数李煜的那首相见欢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情境,与先前“雕栏玉砌”的

5、帝王生涯相比,自是天上人间。因而,词人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苦痛,也就来得格外强烈。“寂寞梧桐”,既写一钩残月之下,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之景,也表达出词人故国沦亡之后的相思情切。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咏桐一词下片中也写道:“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秋风阵阵,落叶萧萧,声声落在词人的心坎上,更增添了词人沉重、忧伤的心情。叠句“梧桐落”,更强化词人内心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哀痛之情。六、丧偶的苦楚与冷清贺铸的悼亡之作鹧鸪天重过阊门中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诗句,描写爱妻亡故之后,诗人孑然一身的痛苦情形。诗中“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皆暗喻诗人

6、自己丧失伴侣后极其凄凉的现状。诗人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白发苍苍;又如失伴的鸳鸯,独自徘徊,不知飞向何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冷清之状。七、谪居的惆怅与失落元丰五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作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二句通过对“缺月”“疏桐”景物的描写与渲染,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流露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惆怅之情。古代诗词浩如烟海,取“梧桐”这一形象的入诗的作品自是言之不尽,取用不竭。这里所解说的诗词作品大多为读者常见,笔者疏浅,不尽之处,以待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