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03052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声声慢》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课声声慢教案优质课声声慢教案 篇1学习目的:1、 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2、 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教学难点:通过比拟阅读,深化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刻在心。据说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二、 明确目的: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

2、的学习目的及学习重难点。三、 诵读感知:1、 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2、 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消沉,读出忧伤、悲哀意。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消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四、 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如今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

3、关的句子,说一说。(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黄昏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一个“淡”字说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可见,“西风”是秋风,有令人哀愁的意思。板书:淡酒、急风(2)、鸿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师:“雁”在诗歌中有什么意义?生:雁是留鸟,春来秋往,总能牵动游子的思归之情,代

4、表了思乡和思人的意义。词人看到北雁南飞很伤心,因为它是从词人故土来的,是“旧时相识”,不禁引起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师:为什么是“旧时相识”?生:雁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 如今曾经为她和丈夫传达相思的鸿雁还在,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了。武陵春中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板书:鸿雁(3)、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师:有人认为“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也有人认为“满地黄花堆积”是指残花满地,“憔悴损”也指的是菊花的枯萎凋零,你_?生:憔悴损,写出了内心的疲惫。

5、由于心情不好,无心看花,虽值菊花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板书:黄花(4)、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落叶最早,梧桐叶一落,秋天就到了。“梧桐”在诗人的笔下,向来就有凄凉意。苏轼卜算子中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句子;李煜的相见欢中也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句子。可见,而“细雨”的点点滴滴,是只有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才能听得到的声音,这种点点滴滴的秋雨打在梧桐叶上,只能让词人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这些雨滴不是滴在树上,而是滴在了词人的心里。

6、杜牧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句子,可见“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而在这里,此人却将“梧桐”和“细雨”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得哀伤凄凉意更浓。板书:梧桐 细雨2、词人除了通过这些意象含蓄委婉的抒发愁绪,词中还有哪些句子是直接抒发感情的?(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十四个叠字的运用,被历代评论家称为妙句,到底妙在何处?请谈谈你的看法?A、有音韵美:假如改成“寻觅,冷清,凄惨”行不行?为什么?增加音韵的美感,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回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B、写愁层层递

7、进:词语的叠加可以增加语义,加重情感的表达。“寻觅”只是一个寻找的动作,而“寻寻觅觅”那么指的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寻找,不知道找了多少遍。把那种假设有所失,又遍寻不到的失落、怅然深化的表达出来了。“冷清“侧重的是环境的寂寥,而“冷冷清清”那么不光写出了环境的冷清,还写出了内心的清苦,从而过渡到“凄凄惨惨戚戚”,内心的凄楚,凄苦,凄清,凄凉,凄惨,就入木三分,无以复加了。词人“愁”到了极点。C、无斧凿痕:对于词中叠词的运用,人们的评价向来很高,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_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

8、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不是为文造情,而是情到浓处,自然而然从心中流淌出来的。假如改成“思思念念,惆惆怅怅,悲悲切切”行不行?(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在这里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了。“愁”字之外到底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无法用语言说得清啊!这种戛然而止的写法最妙,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二)、词人为什么而愁?根据理解的词人生平及写作背景分析p 。作者简介: 照(1084-1151),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

9、派代表。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擅文。她的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知书达理, “善作文、工词翰”。照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艺熏陶,是我国文学史上出色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思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诗文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

10、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照集校注。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照晚年的作品。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北宋_,南渡不久,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辗转逃亡时,她又丧失了夫妻半生的金石书画。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在这种背景下,她写下此词。照的的这首词与她早期的此作相比,在情感内涵上发生了宏大的变化。失去了丈夫,词人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活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

11、印。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独居之愁 丧夫之痛 流离之苦 _之恨小结:我们刚刚分析p 的这些直接抒情的语句,字字深切,句句伤怀。而那些有着深沉文化底蕴的意象,又把词人的“愁”形象化、生动化、详细化了。咀嚼这些文字,体味词人情怀,翻开你的心窗。伴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诵读,感受这凄美的意境。(放音乐,音乐用林海的琵琶语)五、 比拟阅读:阅读下面这首一剪梅,比拟照南渡前后不同的愁思。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诵读,考虑:两首词所写的愁有何不同?前期:儿女情

12、愁 闲愁 私愁 清新明丽淡淡的愁 相思之愁 有盼头 少妇时期 细腻深婉 闺情离愁 清丽明快后期:_之痛 深愁 大爱 沉郁感伤浓重的愁 死别之愁 没盼头 万年寡居 凄凉孤寂 怀旧悼亡 凄婉哀愁六、 背诵:照的情感世界是独特的,她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独特的。她通过自己独特而又细腻的感受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纯洁、唯美的世界。最后,让我们带着这份美的享受齐声背诵声声慢。七、 结语: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鸣,一滴秋雨,一盏孤灯,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照的声声慢运用多种意象,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错落和谐的韵律,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气氛,读着它

13、,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美,一种文学的美!优质课声声慢教案 篇2目的:1、理解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亲密关系。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教学重点:分析p 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错,正是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14、。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课件显示照其人: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照其词: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娟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照的词以南渡为

15、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的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消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刚刚我们理解了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异,那么,如梦令应该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照早年在家乡溪亭玩耍的情景。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三、研习课文内容1、音读。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它能让我们陶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课件播放女声配乐朗读2、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展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3、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详细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后作答课件显示问题及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