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0258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验小学 曾建勇反思我们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当前,我们教师究竟应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而使其向着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前行呢?我们觉得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地改进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做到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具体可以操作: 一、让课堂提问少一些空泛的做秀,多一些有效的引领。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

2、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但是在当前有些数学教师的课堂中,提问成为了课堂的一种装饰。教师不但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回答也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学生迷失了学习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从表面看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却缺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请看下面的【案例1】: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师:比姚明要高多了!生3:我猜想

3、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想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通过讨论、比较哪个接近1亿,从而建立起“1亿有多大”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教师的引导没有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这样的设计活跃气氛尚可,但时间上的代价太大,更严重的是造成一些原本善于思考的同学受其影响也随口说说、不着边际。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少一些空泛的做秀,多一些有效的引领。

4、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达到利用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解决数学疑难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达到利用课堂提问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堂学习的目的。 二、让课堂情境少一些华丽的生活外衣,多一些实在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但是在有的数学课堂教学

5、中,我们的教师却将数学内容机械地套上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请看下面的【案例2】: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师:(出示汉字吞、呆。)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生2:“呆”调换部首是“杏”。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师:“客上天然居”!生:“居然天上客”!师:“人过大佛寺”!生:“寺佛大过人”!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

6、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呢?它又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呢?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中,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倒数的认识”之后,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产生的教学价值的误导。 所以,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我们创设情境之时,要思考这个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思考这个的情境究竟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究竟能激发学生多少数学思考。我们要努力让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少一些华丽的生活外衣,多一些实在的数

7、学问题。 三、让课堂活动少一些低效的操作,多一些深层的思考。 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但是,在当前的一些的课堂中,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学生的操作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可学生的思考、感悟却少了。请看下面的【案例3】: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摸一摸圆柱的底面,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师:它有几个这样的底面?生:两个。请四人小组的小组长把圆柱的侧面剪开,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动手操作反馈:长方形。 让我们首先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

8、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而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只是充当了一回“操作工”,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数学知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缺乏好奇心的驱使、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所以活动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课堂确实需要热闹的活动,但活动必须注重质量,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感悟。所以,我们提议:应该让我们的数学活动少一些低效的操作,多一些深层的思考。 四、让课堂环节少一些形式化的过程铺设,多一些实质性的能力提升。 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尽善尽美。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面

9、面俱到,每个课堂环节的过程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请看下面的【案例4】: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教师先出示: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1)请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高(2)让学生画三角形(3)进行反馈(投影展示)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下一个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个案例中,教师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三角形后,教师校对了就结束了。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思考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除了底为6厘米高为4厘

10、米以外,还有哪些可能?从而得出底和高相乘的积是24的三角形面积都是12那将会使这一练习增加多少思维含量,又会让学生获得多少实质上的思维提升?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定太多的、过于丰富的目标,我们应该做的是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能得到落实。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环节,我们应该少一些形式化的过程铺设,多一些实质性的能力提升。 总之,改进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要做的就是还课堂教学以数学本色,用更为经济、具有活力的方法来呈现数学、表达数学、诠释数学,从而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教,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扎扎实实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