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02465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第10册语文教案(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察看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重点: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2、学会修改作文。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2、挂图。3、学生日记。教学时间:拟订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自主修改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驰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表明了什么道理呢?二、指导如何

2、修改作文。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标准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4、回顾复习所学修改符号。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局部?毛病在哪儿?7、练习: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三、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

3、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多种渠道学语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1、过渡:刚刚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播送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

4、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三、总结。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只拣儿童多处行3早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通过阅读、思考,

5、能联系高低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高兴。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则生机勃勃,令人高兴。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高兴。教学重

6、难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比照、想象等办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磁带教学时间:拟订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翻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

7、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二、初读课文: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2、自由读,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忙学有困难的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撑持 锨 镐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6、学生点评。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刚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刚有一个提高。8、有进步吗

8、?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9、指名读,评价。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照应,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四、学习生字。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忙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4、写?习字册第二课时教

9、学要点: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叙述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投影片 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翻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二、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

10、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高兴!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煎熬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林涛什么像波涛一样高低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高兴、平安、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浑浊“碧波,“咆哮“轻抚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三、学习第二

11、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绩?一起读第二自然段。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 “我们因为什么而高兴?2、 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1、 齐读。2、尝试背诵。板书设计: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教学反思: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

12、则生机勃勃,令人高兴。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则生机勃勃,则令人高兴。教学时间: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叙述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驰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领问题读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3、学生质疑。联系高低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