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01695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目前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实践这门课程感到无从着手,为此,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征求意见稿,

2、我们整理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可以从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这门新设的研究型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为广义的概念则泛指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主要就是前者的课程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格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受既定认知目标的制约,接受性学习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以根深蒂固,要在各科中自如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作这新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对第二个维度“研

3、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没有大纲和教材,没有可依赖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熟悉的套路规范。因此,虽然从设置上来看,化是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可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更多的层面上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二、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

4、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参与实践

5、的研究性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二)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研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量的多少。通过运用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通过学习规则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运用概念与规则即运用科学知识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

6、质和个性特长,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三)、以过程评价为尺度-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三、课程设计思路研究性学习(义务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面面向学生完整的学习和生活领

7、域,采用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课程形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质疑研究、实践体验,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的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的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使素质教

8、育得以具体呈现,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逐步形成。(一)阶段目标7-9年级通过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呈现的是开放型学习态势。凡是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均可作为学生研究的领域。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多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渠道。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起始年级,需要让学生了解

9、相关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一般设在初一年级,分别利用一个学年进行。每个星期安排1-2节课。可以按照目标分层、内容、主题分层方式进行。指导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4、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5、如何成立课题组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6、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7、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8、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小论文9、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10、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一、什么是研究学习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既有

10、相对独立的实体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渗透在学校教育一切活动中非实体学习方式。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需要。(2)、认识研究性学习与个人经验、课内外各种资源和形式的整合活动。(3)、意识到研究性学习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活动建议(1)、学生阅读14岁小姑娘讲美国教育一文初中生做研究课题、作业模拟未来生活、问题多学分多等文章。(2)、上网查阅或到图书室借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2)培养兴趣,从课内外学习、校内外活动中去敏锐地发现问题

11、、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探究。活动建议教师提供或上网查阅学习研究性学习案例。三、研究性学习实话的一般流程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三个主要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施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2)了解问题情景阶段的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项、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以及交流表达阶段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反思、提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3)感受研究性学习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活动建议列举自然、社会、生活中一些事物和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能提出探究性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12、四、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内容标准(1)明确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指导如何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可行的研究课题。活动建议(1)教师提供研究范围及相关课题目录,比如:A、观察超自然、鼓励学生交观察结果自行设计,记录在案。B、动手制作演示教具并进行实验。C、实地测量家居、校园面积。D、社会环境、家庭消费、社区管理等调查。E、对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进行比较评论。F、研讨、自编、自演英语童话剧、语文课本剧等。(学生自由选择)(2)学生选题后召开课题评审会。五、如何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内容标准(

13、1)明确成立课题组的目的意义和组织形式,了解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2)了解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活动建议(1)从个人专题中进行筛选,确立专题。(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题组分工及个人的工作计划。六、课题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内容标准(1)了解课题实验“开题报告、方案评议;修正方案,实施研究,阶段小结,检查分析;完成实验,形成结论;成果展示,总结提高”等主要步骤。(2)明确实施研究中常用的“观察、调查、文献检索与搜集、模拟、实验、研讨”等方法。(3)注意研究活动中的渐进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独立意识、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服

14、务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活动建议(1)进行开题报告模拟训练。(2)利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专题探究。七、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内容标准(1)了解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分析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2)能通过访谈、查阅书刊杂志、调查问卷、上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合。活动建议(1)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整合的练习。(2)请指导老师辅导A、如何访谈;B、如何录音、摄像;C、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提纲;D、如何查阅文献资料。(3)交流获取资源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八、如何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和小论文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结题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特点、格式和一般写法。(2)设计形成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3)介绍几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案例、小论文等。九、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的体会与收获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性学习项目完成以后的交流研讨是研究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辩论会、展览会、演讲会、出墙报、编小报、制作网页等都是展示活动的形式。(2)能够客观地分析、辩证地对待活动中的成绩和失误,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建议,正确认识自己。(3)学会表达、沟通、欣赏与分享。活动建议(1)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交流会。(2)将有关成果通过墙报、展板、案例汇编等形式展示。十、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内容标准(1)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