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01693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科技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陵科技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陵科技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陵科技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陵科技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陵科技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科技学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一、高新园区专题组织项目(A类)突出高新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以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一区一战略产业”为导向,采取省地联合招标和限额申报等方式,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前瞻性部署,带动高新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一)国家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在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基础好的地区,针对地方政府重点规划和着力培育的战略主导产业,采取省地联合招标方式,集中支持处于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一区一战略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的争先进

2、位,加速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101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京高新区联合招标)1102 新型光电显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新港高新园联合招标)1103 纳米科技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招标)1104 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招标)1105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州高新区联合招标)1106 智能控制设备与先进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武进高新区联合招标)1107 新型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宜兴环保科技园联合招标)1108 工业机器人与精密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昆山高新区联合招标)1109 海洋工程

3、装备与现代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通高新区联合招标)1110 汽车零部件与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熟高新区联合招标)1111 智慧矿山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徐州高新区联合招标)1112 数控板材加工设备与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扬州高新区联合招标)联合招标项目具体内容及标的等相关要求,以省科技厅和联合招标方共同发布的招标公告及标的为准。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参与投标。地方资助与省拨款比例不低于1:1。(二)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立足省级以上高新区(含筹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以加快提升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为导向,促进智能电网、高

4、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开发战略性目标产品,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格局。1200 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该类项目仅限于在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级高新区(含筹建)注册的企业申报,采取限额申报形式,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具体限额申报指标详见附件2。二、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B类)突出更大力度支持“引进来、走出去”,以形成江苏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为导向,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吸引海外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努力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技术跨越

5、;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2001 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项目主要围绕制约我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以追赶国际一流为导向,引导企业与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跨国公司,开展实质性联合研发,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在海外收、并购高附加值的生产、设计核心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跨越。重点支持在江苏-以色列、江苏-芬兰、江苏-英国、江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江苏-加拿大安大略省、江苏-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框架协议下,已列入国家或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具有重大原创性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

6、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2002 优势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围绕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江苏具有较强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持具有海外研发机构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鼓励其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三、面上择优项目(C类)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推进特色主导产业中高端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高附加值的核心单元、关键材料和重大整机,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经济发展的通道,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

7、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瞄准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未来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方向,以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并行为目标,主动衔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在移动通信、高端芯片、智慧网络、新型显示等方向上形成先发优势。3011 新一代通信及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通信、“未来网络”、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异构融合网络等核心设备,高性能组合天线、卫星通信及天地一体化、智能家居、智能导航系统等产品。301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低功耗、软硬件

8、协同等设计技术及高端芯片,先进特色工艺开发、生产等关键技术,高密度先进封装和测试等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关键装备,中高端配套关键材料等。3013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无线感知、泛在接入、智能处理、虚拟并行计算、海量数据挖掘、云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传感器、智能接入节点、智能业务管理平台等核心设备及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大数据、云存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自组网等应用系统及产品。3014 新型显示:大尺寸有机发光显示OLED等核心器件、成套工艺装备,以及高端配套的玻璃基板、光学膜、金属靶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关键材料,新型激光显示、立体显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应用产品。3015 新型节能照

9、明:倒装及新型芯片制备、集成及晶圆级封装、新型衬底及图形化等LED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导热封装树脂、新型荧光粉及制品等关键材料,智能绿色照明、新型激光照明等产品及系统。3016 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HTML5应用集成开发工具、智能终端跨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等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创意设计、工业设计、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服务和软件产品,数字文化、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典型“互联网+”技术装备与系统软件。 (二)先进制造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等发展方向,着力发展重大装备整机、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制造、轻量化设计制造、高

10、可靠性制造工艺、核心部件自主配套,重点突破精密数控装备、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关键技术,加强现代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装备及关键部件自主研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施进程,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3021 精密数控装备:高可靠性、高精度数控装备,柔性成套生产线,智能化加工中心,精密多功能复合加工、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激光加工装备等,高档数控系统、大功率高速电主轴、伺服电机、轴承、光栅、刀具及检具等关键功能部件。3022 先进机器人: 机器人精密控制、多机协调、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精密减速器、嵌入式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先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高速重载机器

11、人等。3023 航空装备:新型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等核心配套件,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航空导航定位系统等,无人机、小型飞机、轻型多用途飞机等。3024 现代交通装备:高速动车组、地铁整车、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牵引变流控制系统、动力转向架、制动系统、减震器、轻量化构件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件,列车调度与运行控制、列车实时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等。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离合器、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新型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汽车电子系统,车载环境感知系统,智能车载终端,车联网等系统及应用产品。3025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12、 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等高技术船舶,深海油气开采装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工程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动力及推进系统、通讯导航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关键设备。3026 智能化作业机械:智能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隧道盾构机、旋挖钻探机等智能化工程机械,关键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3027 高端科学仪器:高性能大型色谱、质谱、光谱分析仪等用于科学研究的重大分析仪器,面向工业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面向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检测仪器。3028 3D打印:基于激光成型、熔融堆积、分层叠加、FMS覆膜砂等技术的3D打印设备及材料,CAD/CAM、精密伺服驱

13、动等关键软件,轻量化零部件、精密模具、异形构件等3D打印应用产品。 3029 智能制造:智能识别与感知、人机智能交互、分布式控制、智能物联等信息化制造技术,产品智能化设计、数据管理、工艺改进、MES等设计管理软件及系统,智能工控系统、精密在线监测单元、数字化车间及智慧工厂等。(三)新材料以新材料制备成型和拓展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开发纳米、石墨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大工程用高性能合金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一代电子材料等战略基础材料,满足国家急需、全面替代进口、引领未来发展。3031 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碳管、富勒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结

14、构材料、纳米光电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石墨烯导电膜、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储能材料、智能仿生新材料等高端应用产品。3032 新一代电子材料: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非线性、超薄层、低维化的光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制造用超高纯工艺材料,高性能电磁介质材料及器件,柔性印刷电子材料,高性能电子浆料等。3033 高性能纤维:T800和M40J级别碳纤维规模产业化的关键核心技术,芳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特种结构(组分)无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3034 新型膜材料:高通量纳滤、反渗透、MBR专用等高性能水处理膜材料,陶瓷纳滤、气体

15、分离净化、渗透汽化等特种分离膜材料,全氟离子交换、扩散渗析等离子交换膜材料。3035 高性能金属:航空航天、火电核电和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装备中高性能轻质合金和成形、铸造高温合金材料、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非晶合金和高硅材料,高强、耐腐、易焊超宽厚钢板,海洋工程用特种钢,轻质高强、耐高温、抗疲劳的高性能铝合金和镁合金等及其制品,稀土功能材料等。3036 新型催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比表面积大的分子筛催化剂及生物催化剂等适用性广、反应温和、催化效率高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及催化技术。高性能液晶聚合物、高性能聚苯醚及聚苯硫醚、高性能特种橡胶、耐高温超薄膜等规模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四)新能源面向能源

16、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在新型光伏风电、下一代核电、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点攻克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第四代核能系统、新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控制、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高容量大功率储能等核心技术,加快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的创新布局。3041 新型光伏风电: 全光谱太阳能光伏电池、多级三五族聚光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与综合控制系统,新型光热利用技术及装置系统。低风速风电机组、直驱风电机组、大功率等整机设计制造,叶片、主轴、轴承等风电机组核心部件,风电智能控制系统及装备。3042 下一代核电: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快堆等核电机组关键设备、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