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01305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论 文)论文题目:浅析红豆词的音乐美学姓 名_学 院_专 业_年 级_指导教师_目录1 引言42 红豆词的创作42.1 作者简介42.2 创作背景52.3 创作特点53红豆词的词之美63.1 红豆词全词63.2 红豆词的文学性63.3 词的音乐性73.3.1词的韵脚73.3.2 词的节奏73.3.3 词的平仄84红豆词的曲之美84.1 红豆词的旋律美84.1.1 旋律构成84.1.2 抒情性94.2 红豆词的节奏美94.3 红豆词的曲式美95红豆词的词曲结合之美105.1 词曲结构上的完美结合105.2 词曲情感节奏的完美统一105.3 旋律音调与歌词四声走向上的紧密结合116

2、红豆词的演唱之美126.1 音质美126.2 咬字美126.3 行腔美137结语13参考文献14摘要歌曲红豆词是刘雪庵根据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玉与朋友喝酒行令时所作的词而谱的曲。刘雪庵(19051985),四川铜梁县人,师从黄自,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作曲家,曾在少儿歌曲、艺术歌曲、电影歌曲、钢琴音乐等领域都创作过大量的优秀作品。红豆词是他创作的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其旋律优美、深情,节奏简洁、凝练,感情真挚、深沉。音乐与诗词结合完美,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是中国艺术歌曲中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红豆词以诗词为基调,音乐与词紧密结合、相互渲染,共同创造

3、一种真挚、深沉的感情和意境。红豆词是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很大的美学价值。关键词:红豆词;刘雪庵;美学;音乐1 引言从古至今,无数痴男怨女为了“爱情”两字肝肠寸断,矢志不渝,歌颂爱情也一直是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红豆诗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更是成为千古佳句,从此红豆便成为恋人相思的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代名词,从而也出现了历代文人墨客咏颂红豆的无数佳作。红豆词由现代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先生谱曲,并由我国声乐界泰斗周小燕先生早年首唱。于1 9 4 7年由百代公司出版、灌制成唱片。此曲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久唱不衰,成为极富艺术特色与感染

4、力、并具有世界影响的经典艺术歌曲。许多著名歌唱家都录有不同版本。1 9 9 9年,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录制了激情再起这张唱片,共收录了十三首歌曲,其压轴曲即为这首红豆词,卡雷拉斯的完美演绎无疑增添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也佐证了这首歌曲具有的极高艺术价值。本文将浅析该曲所体现的音乐美学。2 红豆词的创作2.1 作者简介刘雪庵(19051985),别名虽如,笔名晏青、苏崖等,四川铜梁人。自幼随长兄学习昆曲,在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918年小学毕业后入铜梁县中读书,17岁时辍学担任县立高等小学音乐教员。1924年考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同时学习钢琴与小提琴。1927年春美专停

5、办,回铜梁养圣学校任音乐、图画教员、校长。1929年春赴上海,就读于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秋考入国立音专,师从萦友梅、黄自学习理论作曲,同时学习钢琴,选修琵琶。并学中国诗词、韵文,学习指挥赋格与自由作曲。在音乐专业领域和文学艺术修养方面打下了全面基础和功底。1936年6月在本科师范组毕业。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1939年在重庆任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音乐教官。1941年应聘至国立音乐院作曲理论教师。1942年秋到四川壁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音乐科任教。1947年随学院迁往至苏州。建国后,先后在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高校任教授。1957年划为右派.,剥夺教学

6、资格,调图书馆当资料员。“文革“中备受磨难双目失明,中风瘫痪,于1985年逝世。2.2 创作背景红豆词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与众朋友饮酒叙谈,行令唱曲,于是有了该曲。按书中主人翁的话,该曲应该属于“新鲜时样的曲子”。贾宝玉本是一个随性灵所之而不拘成法的人,其演唱曲子也应该很少受到现成音乐形式的约束,所以作者安排的曲风是率性而且自然大方的。2.3 创作特点在刘雪庵的歌曲创作中他坚持用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以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从歌曲整体表现手法来看,他擅长选用简约的音乐主题和规模适中的一段体曲式和二段体曲式结构来展现作品的整体形象,方便歌唱记忆和内在情感的表达,尤其是使用起承转

7、合性质的乐段。刘雪庵创作的歌曲大都以短小的篇幅为主,演唱的音域也不宽。在这样的基础上谱写旋律,他除了用平进、级进型旋法设计音调,还常常用跳进型旋法来加强歌曲情感和风格的表现。歌曲红豆词采用简单的单二部曲式与诗词巧妙的结合,在音调的创作上采用模进、模仿、多用小的跳进与大的跳进的结合,以及装饰音等手法,和声上采用民族化的和声手法,调式上运用我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这些手法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当时,作曲家的这些手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也正是这些创作手法铸就了首经典的艺术歌曲。3红豆词的词之美3.1 红豆词全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

8、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瞧不尽镜里花容瘦。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3.2 红豆词的文学性红豆词的词无疑是凝练的,这里从凝意和凝神两个方面来解析它凝练的特征。“血泪”与“相思”两相纠缠,典故屡屡见于历代史籍和文人著述之中。一个是物象,一个是心象,两者又交融在“红豆”这个蕴含了千古幽思的意象之内,一时间层次无穷、意蕴深远却又浑化无迹。不仅如此,该曲凝意手法之妙,尤其得益于修辞的巧夺天工。形容词“滴不尽”,把“相思”物态化为细如串珠的“血泪”,既将可感之情点化为可触之物,又将心绪描摹得绵长悠远。其二,拈连手法的奇妙运用。“血泪”与“红豆”,两者性状得其

9、神思,而“滴”与“抛”两个动词看似将二者隔开,实际上是互相映衬彼此圆融,有了两者的拈连,“红豆”与“血泪”结合得才自然而别致,突现出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幽怨。末尾“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以比喻结束,不着痕迹,白描手法写“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又以“遮不住”、“流不断”来形容,偏偏找不到忧思情愁的字眼,却又无处不是情愁,这思绪又不是枯燥单一的,偏偏有了“青山”、“绿水”的远致,真正做到了“景语皆情语”。人的心绪本不可捉摸、不可书写,而此曲通过罗列意象,把不可言传的心绪写得酣畅淋漓却又含蓄优美。情最难写,这首红豆词状情摹物,便是师法“自然”,是性情语,亦是真情语。“神”相对于

10、“意”来说,是更为高远的境界,是所有文学形式及作品所应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艺术作品能打动欣赏者以至于永垂不朽的灵魂所在。红豆词长传不衰,如果单把原因归结为文辞优美,恐怕还站不住脚。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诗意,红豆词是堪受此誉的,它将人类的忧伤、缠绵的心境状态写到了极致,因为到了极致,故而每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可以借以自鉴,而这个过程不是在紧张思辨的状态下完成的,它是审美的,是诗意的,是通“神”的。3.3 词的音乐性词本身和音乐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它的最开始,是用来配合乐曲演唱的,因而也被称为曲子词。古人所谓“依声填词”,就是先有乐曲,然后根据乐曲的节奏、长短填上词句。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11、。红豆词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3.3.1词的韵脚按照现代汉语拼音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红豆词通压“ou”韵,压的是“敛唇之韵”。一个“敛”字,描摹的不止是口形,它与人内敛、不明朗、不舒展的心理状态是相通的。曲的韵脚平声、仄声相错,起伏有致,更使整个曲子的情调婉转缠绵,使人柔肠转动。整首词审音用字,用文字的声调来传递另一种音乐性,整体上表现出格律协调、吟咏动听。红豆词句式两两相对,前四句韵脚先仄后平,出句以仄声煞尾,对句用平声平伏之,显得幽怨之气虽促,尚可以见到平静转缓之机;但到了后四句,平声韵脚归结出句,但用仄声韵脚作为对句的结尾,显然情绪见涨,此情此意深入骨髓而隐隐作痛,而且不可排遣不可

12、慰解。乐记中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体现了汉字声韵和人的情感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对应关系。3.3.2 词的节奏红豆词前面三句,句式整齐,皆为十字句,断句均是“三四三”型。三组句子之后,以一组六字句按住,使节奏为之一变。一个叹词过后,又用基本为“四二二”的两个句子作为结尾,句式不似前面三组那么复杂,又改去了中间一组的简洁,使尾声有了欲尽不尽,悠远绵长的效果。这样安排很为巧妙。前面三句,以十字之繁曲写怨诉之情。中间一组,六字成句,相对简单,但放在此恰到好处,它按住了前面跌宕直下的节奏,留给了乐曲舒展安适的一刻。紧接着,一个叹词,再度收节前篇,转变

13、节律开创另一个层次。末尾两句,前句多达十一字,是曲子不甘以疏散的形体告终,而在此形成颈口,既是收束,又是蓄势。末尾一句,紧而不乱,慢而不散,收束在平静与不平静之间。3.3.3 词的平仄红豆词全曲,每一句平仄相错,与格律诗的音韵规范完全符合。如首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滴不尽”以仄声收尾,紧接其后的是“相思”两个平声字,而“相思血泪抛红豆”符合七言律诗“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正格格律;第二句,“开不完”以平声字作为韵尾,接在后面的是“春柳”这一仄声词,而“春柳春花满画楼”的用韵正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句从音韵上正好相对,余下的曲词皆以此类推,这正是诗歌格律稍作演变所产生的新物事。红豆词能较

14、严格地按照平仄声调规律谱写,因此字声能和乐谱紧密配合,以文字本身的音乐性加强乐曲的音乐性,由于配合恰当,这使得该词在演唱时不会发生滞涩之感,以致影响美感的产生和传达。4 红豆词的曲之美4.1 红豆词的旋律美4.1.1 旋律构成红豆词的旋律优美,环绕式的旋律进行使得音乐具有朴实、舒缓的艺术特点。起音以小字二组降e开头,音程多用级进与小跳,这种不太强调音乐内在动力性发展因素的曲调正好与唱词的幽怨融为一体。乐曲的高潮部分(23-30小节),用连续两句的两拍附点音符,围绕着高音区主音小字二组降e进行,音韵悠长,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念的情感。黑格尔在美学一文中指出:“在音乐领域里,灵魂的自由的音响才是旋律因

15、为旋律是音乐的最高的一个方面,即诗的方面只有这样,音乐才能通过它所特有的内心生活活动因素里,使内在的东西表现为外在的,而这外在的对象又成为直接内在的东西,获得观念性和解放。这种运动过程既要服从和音的必然规律,又要把灵魂移置到一种较高的领会境界。”4.1.2 抒情性首句点出全曲的爱情主题,整句述说,旋律变化不不,大都是围绕着小字二组降e进行,速度舒缓,节律整齐,但情绪确是饱满充实的。以下用一连串排比句表现热恋中的青年人为爱情而苦恼的情景。“开不完”“、睡不稳”二句以春秋景色的代换写痛苦的年复一年“;忘不了”等五句详写因爱而引起新仇旧恨,食不下咽,镜容消瘦。再如高潮部分:“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仅仅十个字,却是把全曲推向高潮的关键;节奏型也很简单,但曲调上步步推进,气势磅礴,激情高昂。结句又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比喻爱情之难以割舍。4.2 红豆词的节奏美本曲的开头主要运用了XX节奏型,句尾均用二分音符结束。这种短加长的节奏格式使得该曲性格温和,绵长的二分音符带来一种哀叹的气息感,二八节奏的均匀使用与二分音符长节奏的深刻对比,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一种诗词的韵律,似吟似诵地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