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00649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I3-K/AKT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杨帆# 综述 周其全& 审校(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室;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38)摘要:PI3-K/AKT通路是由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始动的生物信号传导通路,其在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凋亡的启动、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此外,PI3-K/AKT通路还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机制密切相关。通过对PI3-K/AKT、下游分子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生命活动规律,而且可为脑损伤的

2、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PI3-K、AKT、BBB、脑损伤、脑保护The protection of PI3-K/AKT signal routing in central lesionYang Fan and Zhou QiquanDepartment of High Altitude Diseases, College of High Altitude Military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of Education Ministry

3、, Key Laboratory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of PLA,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PI3-K/AKT routing is a biological signaling routing activated by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laying a key role in cell proliferation, Cycle regulation, Apoptosis start, Angiogenesis, etc. In addition, PI3-K/AKT

4、 routing is bound up with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central lesion. By lucubrating about PI3-K/AKT, Downstream molecules and its regulation mechanisms, not only can we know more about cell behaviors ,but also obtain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rain injury.Keywords: PI3-K、AKT、BBB, cereb

5、ral damage, cerebral protectionPI3-K/AKT通路是由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始动的生物信号传导通路,PKA和PKC相关的蛋白激酶(related to the A and C kinase, Rac) AKT处于这一通路的中心环节,其功能涉及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凋亡的启动、血管生成、端粒酶活性和细胞侵袭性等诸多方面,并在大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中凸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结构、功能调控、下游信号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PI3-K

6、/AKT的结构及活化1.1 AKT基本结构AKT,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鼠类胸腺瘤病毒(T-8 strain from AKR/J mouse,AKT8)V-AKT致癌基因的同源物,因与PKA、PKC高度同源故被命名为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由480个氨基酸组成,其蛋白结构包括PH结构域、催化结构域以及尾部调节结构域。氨基端的PH同源结构域可以完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识别,中间的催化结构域具有ATP的结合位点,羧基端的调节部分有利于与其他疏水基团相互作用1。未激活的AKT以失活状态存在于胞浆中,当其受到上游分子调节发生磷酸化激活,AKT激活后募集至胞膜,

7、随后转位至胞质和胞核,并与相应的蛋白底物发生特定部位的丝/苏氨酸磷酸化2。1.2 PI3-K 始动激活PI3-K是由一个调节亚基(p85)和催化亚基(p110)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是一种具有第二信使特征的脂类衍生物,除具有磷脂酰激酶活性外,还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能够激活AKT。PI3-K在上游激活因子的作用下激活并在细胞膜产生3,4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和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P3),PIP2的作用于并AKT使之达到部分激活状态;PIP3能与磷脂酰肌醇依赖的激酶-1(phosphoinositide dependent kinase-1,PDK1)结合磷酸化AKT的Thr

8、308位点,另一方面PDK2磷酸化AKT的Ser473位点,AKT两个位点同时磷酸化后被完全活化,活化的AKT由细胞膜上释放下来,通过一系列的底物磷酸化活化或抑制下游靶蛋白2,进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侵袭。2.ATK下游信号分子2.1 mTOR蛋白活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典型丝/苏氨酸激酶。根据结构及功能差异,mTOR可分为mTORC1和mTORC2两类。mTORC1通过核糖体S6激酶-1(S6K1)和起始因子4E(eIF-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促进蛋白质翻译和细胞增殖,mTO

9、RC2通过AKT的磷酸化激活调节细胞骨架构成及细胞存活。另外,mTORC1通过抑制S6K下调IRS-1/2表达,阻碍PI3-K激活,形成负反馈环路3。正常情况下,结节性硬化复合物1(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TSC1)与TSC2结合形成复合物,TSC1/TSC2复合物是小GTP酶Rheb的抑制剂,而Rheb是mTOR活化所必需的刺激蛋白,因此TSC-1/TSC-2在正常情况下抑制mTOR的功能;过度暴露生长因子,AKT通过PI3-K/AKT激活,活化的AKT可直接激活mTOR,进而磷酸化TSC-2的Ser939和Thr1462,抑制TSC1/TSC2复合物的形成

10、,从而解除Rheb的抑制作用,激活mTOR4;活化的mTOR通过磷酸化蛋白翻译过程中的某些因子来参与细胞功能,mTOR激活P70S6K与促进细胞生长和细胞自噬相关;同时激活的mTOR也可直接作用于HIF-1、PGC-1等核转录因子,调控下游基因表达5。最近研究发现,作为缺氧应答产物,缺氧诱导因子HIF-1可通过HIF-1-REDD1轴,促进TSC1/TSC2复合物形成,阻断mTORC1,因此缺氧可能成为TSC1/2-mTOR信号的直接调控途径6。2.2 GSK-3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 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

11、酶,参与组成PI3-K/AKT,Wnt/wingless和Hedgehog 等信号转导通路。AKT可直接将GSK-3的Ser9磷酸化,磷酸化的GSK-3可进一步使cyclin D1蛋白的Thr286磷酸化,进而抑制cyclin D1细胞核输出和胞质内蛋白酶体途径降解。Tan等在观察G1/S期细胞中通过激活的AKT抑制GSK-3,导致核内cyclin D1蛋白积累7。而在长期培养的FR细胞中,通过连续激活AKT/GSK-3途径,下调cyclin D1蛋白降解,进而引起G1/S 细胞周期检查点扰乱 8。此外,AKT/GSK-3与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过程有关,其激活后可能增加化学、辐射和缺氧等特殊环境的

12、敏感性而增强细胞存活增殖能力9。2.3 CREB活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 binding protein, CREB)是富含含亮氨酸拉链结构(bZIP)的超家族成员。其二级结构含两个功能区,C端富含碱性氨基酸的DNA 结合区;N 端是富含酸性氨基酸的转录调节区,结构包括具有多种激酶诱导结构域KD区、具有拮抗KD区的功能X区、能增强CREB转录功能的区、刺激转录活性的关键部位Q3区以及具有辅助转录作用的Q2区和PRO 区。受上游因子调控,活化的AKT 转入细胞核, 磷酸化CREB的Ser133位点并使之激活,活化后的CREB相互聚合后具有生物学活性,若

13、磷酸化的CREB与其他蛋白聚合,则形成无活性异源二聚体, CREB活化后与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CRE 结合, 并在其辅因子CREB 结合蛋白(CBP)磷酸化的协同作用下, 共同调控CREB 靶基因转录10。4. PI3-K/AKT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4.1 PI3-K/AKT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PI3-K/AKT是经典的细胞存活信号通路,其保护神经元细胞存活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产生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2)磷酸化激活下游的底物caspases、P53、CREB和 FHKRL1等抑制细胞凋亡;3)通过线粒体途径干预神经细胞凋亡;4)通过EPO/EPOR系统保护

14、神经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激活PI3-K/AKT起始神经元保护效应。Lu等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VEGF、HGF、BDNF,这些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AKT磷酸化,凋亡抑制蛋白(XIAP)上调,裂解活化的Caspase-3使其水平下降,从而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11。半胱天冬酶(caspase) 是细胞凋亡的启动者和效应者。通过依赖Ras的方式,caspase-9被PI3-K/AKT磷酸化,因而不能被细胞色素C 诱导切割,不被功能性胱天蛋白酶消化,促进了细胞存活。A

15、KT磷酸化caspase-9的ser196使之失活,抑制下游联级放大反应从而抑制凋亡过程,caspase-9激活酶原caspase-3,caspase-3活化后特异性切割DNA,使DNA 损伤修复所需的聚ADP 核糖聚合酶(PARP)和DNA 依赖的蛋白激酶(DNA-PK)等失活,导致染色质凝聚和核酶激活,引起细胞凋亡。辅酶Q10(CoQ10)通过增加p85aPI3-K的表达,上调AKT磷酸化水平,AKT活化后可直接磷酸化Caspase-3、GSK-3以及神经元细胞存活相关的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Caspase-3磷酸化后裂解活化受抑制 ,促进神经细胞存活12。此外,激活AKT可以使caspas

16、e-9(Serl96)磷酸化失活,抑制其促凋亡作用;同样道理,活化PI3-K/AKT,可减少下游caspase-9 等蛋白的磷酸化,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存活13。P53是AKT下游重要的应答信号,在神经细胞的凋亡、衰老以及细胞周期阻滞中具有重要意义。P53通过上调IGF-BP3,PTEN,TSC2,AMPK,以及Sestrin1/2负性调节PI3-K/AKT通路,mTORC1能够激活PP2A磷酸化造成p53(Ser15)去磷酸化导致p53功能抑制,而AMPK磷酸化p53(Ser15)将其激活,p53-PTEN-AKT-MDM2形成正反馈环路激活p53,而AKT-MDM2-p53形成负反馈环路负性调节p53,促进p53 的失活或降解,阻断p53 介导的促凋亡转录反应14。这些p53和PI3-K/AKT之间广泛的交互作用可以减少应激反应错误积累,促进应激后胞内稳态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