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002223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量代换》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感受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等量代换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利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简便性。教学难点:能用熟练的语言描述等量代换的过程,并能灵活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以生活中熟悉的“跷跷板”为基础,感受数学中陌生的“等量代换”1、寻

2、找跷跷板中的等量关系,了解相等的量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了自己喜欢玩儿的游戏,小动物们也喜欢玩游戏,瞧!正在玩儿跷跷板的小动物们,你看到了什么?(图1) 图1预设:牛比猪重,猪比羊重。师:从这里面你还能发现什么呢?预设:牛比羊重。师:为什么?牛和羊没有直接来比,你是借谁来帮忙了?(小猪)看来小猪在这里非常重要呀!那一只猪=几只羊呢?比比看看就知道了(图2)。 图2师:因为1只猪=3只羊,所以,1只猪和3只羊是相等的两个量。(边说边把小动物的卡片摆到黑板上)2、建立头脑中的等量关系,感受等量代换师:一头牛等于几只羊?猜一猜会是几只呢?(4、5、6只)嗯!都有可能,不可能是几只呢?为什么?预设:牛比

3、猪重,一定比3只多。师:猜了这么多到底是几只呢?比比看看就知道了,这么比你知道吗?(图3)图3师:不着急,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同桌交流后学生上台边摆边汇报。预设:1只猪换成3只羊,2只猪换成6只羊。师:他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呢?预设:他是把1只猪换成了3只羊。师:你用到一个字特别好,“换”(边说边贴到黑板上)请你再上来换一换!师总结:因为1只猪=3只羊,所以相等的两个量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二、以建立起的等量关系为基础,尝试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1、操作中加深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师:刚才我们通过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知道1头牛=7只羊,要想知道一只羊重多少千克,怎么办呢

4、?预设:称一称。师:老师称了,可是我是这么称的,你能知道一只羊的重量吗?(图4)图4给学生充分留足思考的时间。师:有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没有想法的同学也不着急,用老师给你准备的学具,摆摆看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全班交流。预设:把1只猪换成3只羊,4只羊=200kg,1只羊=50kg师:孩子你说真好!老师能采访采访你吗?你认为这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预设:把1只猪换成3只羊,因为是相等的量所以可以相互代换。师:你同意他的想法吗?看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先找到相等的量换进去,就能很轻松的解决问题了,这个方法好不好?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件动态展示“换”的过程。师

5、:在这里我们是把1只猪换成了与它相等的3只羊,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等量代换”板书课题。2、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头牛=几只羊的问题和1只羊有多重的问题,这两个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预设:相同点:都是用到等量代换的方法。不同点:动物的种类不同3、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师:虽然动物的种类不同,但是我们都用邓浪代换的方法解决了,看来等量代换在我们数学中非常重要呀,不仅仅1只猪换3只羊,所有相等的量都可以换,你看!把猪换成,羊换成,200换成12,你能知道和分别是几吗?(图5)图5学生自己尝试。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方法?预设:因为一个=3个,所以可以

6、把换成3个,4个=12,一个=3,=9.师:这里面有代换吗?把谁换成了谁?我们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了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可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你看!两个小朋友去文具店买文具,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图6)图6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这个题中有没有代换?预设:把钢笔和本子换成了6元。5、再次对比,初识整体代换。师:你说的真好!我们再来看看刚才的问题,一个是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数学中的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图7)图7预设:第一个题换走的是一个量,第二个换走的是2个量,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只要是相等的量就可以相互替换。三、感受“等量代换”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身边。师:同学们,早在古代就有人用等量代换的至少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你看是谁?(课件出示曹冲称象)预设:把大象换成了石头。师:从古至今,等量代换一直在我们身边,你看!微课展示从古至今等量代换的应用。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师: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延伸,再次体会中间量的重要性。师:我们用等量代换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图8)(图8)预设:和没有关系,不能做。师:你又什么好办法让它有联系吗?下课自己再研究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