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99730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动车修理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基础管理资质证照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是否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是否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分类许可分类许可机动车维修经营依据维修车型种类、服务能力和经营项目实行分类许可。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根据维修对象分为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业务、摩托车维修

2、经营业务和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四类。汽布维修经营业务、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根据经营项目和服务能力分为一类维修经营业务、二类维修经营业务和三类维修经营业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或白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二百人以上的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是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是否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

3、病防治工作。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se告生产安全事故。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各部门、各岗位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安全生

4、产管理规章制度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故育培训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目的;(二)负责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三)培训的周期和时间安#卜;(四)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五)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六)教育和培训的形式(自行培训或委托专业机构培训)(七)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求。是否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

5、病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二)安全生产检查的职责部门和责任人员;(三)安全生产检查项目和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查制度主要内容;(四)安全生产检查方式;(五)安全生产检查要求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月召一次例会,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制定依据;(二)安全

6、生产事故的概念(二)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四)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程序;(五)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保护的要求;(六)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七)安全生产事故资料的归档要求;(八)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经验教训总结。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目的;(二)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基本原则;(三)明确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条款;(四)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法。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具肩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

7、示标志。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是否对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配备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消防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一)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的范围、时限及要求;(二)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

8、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三)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技术检测的基本要求;(四)明确达不到技术标准的消防设施、器材的更换方法及措施。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新聘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换岗的,离岗6个月以上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均不得少于4学时。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法律、

9、法规和规章;(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岗位安全操作技(四)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五)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六)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故育和培训记录至少保存2年。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

10、排查记录是否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情况是否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单位是否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事故管理记录档案事故管理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是否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是否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肩关证物

11、。与承租单位、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与承租单位、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是否与承包单位、租赁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生产经营单位是否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危害申报危害申报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是否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I级隐患自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

12、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中报。变更申报变更申报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变更中报。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力柔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或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噪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

13、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是否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每年至少进彳L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及评价监测及评价是否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的,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危害告知危害告知是否在劳动合同中是否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匕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木吉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是否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I级隐患自

14、查标准II级隐患自查标准田级隐患自查标准IV级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检查结果是否不完善设备、化学品材料中文说明书设备、化学品材料中文说明书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材料,是否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醍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否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安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否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是否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一)国家启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二)建设项目预评价、竣工验收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三)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四)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