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9631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_登高_教学设计_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全诗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学习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3. 教学用具 ppt课件4. 标签 语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杜甫成都草堂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导入。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诵读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揣摩情感(可在原诗上进行标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2、2、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_明确:孤独、沉郁、悲凉三、再读诗歌,品味鉴赏:全诗中最触动你的是哪一联?试加以赏析(注意意象、手法、情感)明确: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2、颔联: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3、颈联: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3、而对偶又极精确。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不仅只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生命困顿、命运多舛;还指国势危艰。这位忧愤深广的老诗人无论自己处境如何始终关注天下苍生。四、三读诗歌,巩固提升:发挥想象,用一段文字描述表现此诗中作者营造的意境。(提示:环境如何?作者怎样?)明确: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而诗人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五、

4、课堂小结:古往今来,诗人层出不穷;然而像杜甫这样活得沉重而沉痛的少之又少。面对艰难苦恨、穷困潦倒,试问,谁人不想抖落负重,轻松度日? 然而,归隐山林,享受田园已被五柳先生占了先;天马行空,游仙慕道又被太白抢了座。既然隐士、神仙均做不得,杜甫就自觉自愿地做起了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挺直了瘦弱的身躯,为国家呼号,为民生呐喊,泣血成篇,光耀千古。老杜,你注定活得很累,也注定活得高尚,更注定在后世人心中永远是一个大写的人!杜甫之诗歌,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个不论穷达都心忧天下的人,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去仰视、去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