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9411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摘 要:在纺织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存在着许多蝴蝶效应,一方面纺织技术的某些微小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文化、社会需要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变迁也会深刻地影响纺织技术的发展。基于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本文试图钩勒出一幅纺织技术社会史的图景。纺织技术社会史是研究社会学、纺织技术、历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它是把纺织技术视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在历史的维度上研究纺织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纺织技术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纺织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即纺织技术的社会功能;(2)社会对纺织技术的影响,即纺织技术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纺织技术社会史研究对

2、当前纺织技术的经济化、社会化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蝴蝶效应是由混沌学之父美国气象学家E.N.洛伦佐 (1917-2008)在1972年提出的,他提出了一个非线性方程组(即洛伦佐方程),发现气象学研究中即使一个初始值的/差之毫厘0也会导致/失之千里0的结果,而正好这个非线性方程组的轨道像一只蝴蝶,因此洛伦佐形象地使用了“蝴蝶”这个隐喻1。随后各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都受此启发,纷纷讨论本学科、本领域中的蝴蝶效应。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本文通过选取一些重要的例子,审视这一研究领域的蝴蝶效应,阐述纺织技术社会史的研究意义。1 原始纺织技术对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促进

3、技术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没有技术就不会有人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借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的“挑战-应战”理论2,可解释原始技术包括原始纺织技术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类的进化先后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面对着热带森林逐渐变成草原的气候变化,如果没有南方古猿对气候巨变的应战,就不会有人类从树上到陆地直立行走的尝试。产生于东非的能人,为应付生存压力,如果没有学会打猎就不会有脑容量的激增和兽皮的应用。能人们如果没有应战种族人口急增造成资源压力的勇气,就不会裹着兽皮走出温暖的非洲,迈向相对寒冷的温带、寒带,最终进化成直立。如果没有直立人对兽皮、石

4、器、骨器、木器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应用,就不会有智人的智力进化。站在原始纺织技术考证的维度上看,如果没有能人、直立人对兽皮的应用,人类的祖先就不会走出非洲,从而缺失人类进化的链条,也不会进化成智人。兽皮的应用对人类的进化至关重要,是因为:(1)它的保暖功能扩大了直立人的活动区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迁移,且延长了他们的活动时间,可从白天延长到寒冷的夜晚。(2)兽皮改进了人类的打猎工具,从而获得支持脑力进化的宝贵肉食。若没有肉食,能人、直立人是不可能进化成智人的。这可从直立人牙齿的变化找到证据。即相对于能人的牙齿,直立人的后部牙齿减小,使相应的牙床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减小,这显然与直立人更

5、多地和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人类是如何改进打猎工具,获得更多肉食的呢?我们从1974年发掘的山西许家窑遗址中就可见一斑。其遗址中有1 000多个经过打制且大小各异的石球和众多的大型动物化石,难道仅用石球就能打到大型动物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原始人掷石球的攻击距离和攻击力度不足以打到敏捷的猎物。另外,其他打猎工具如木制长矛等进行远距离攻击的成功性比较小,只有与其他远距离攻击武器组合使用才能高效率的狩猎。因此可认为正是用兽皮制成的投石索和弹弓同石球组合起来,配备其他打猎工具如木制长矛等,才能进行高效率的打猎活动。如图1所示,人类的原始纺织技术从兽皮开始,其发展路径是:皮服纺纱织

6、造纺织品服装。所不同的是原始服装(皮服蕴含着原始纺纱技术,因为只有皮带、皮绳才能将兽皮裹身,而它们的制作就有原始纺纱技术的萌芽)早于原始纺织技术,原始服装促进了原始纺织技术的发展3。原始纺织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且随着人类从猿人到人的发展过程。由人类学可知,人类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是以人类的动物本能退化为代价的,这使人类更加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原始皮服(其中蕴含着原始纺纱技术)的出现扩大了活动空间和时间,使人类不断地向以前不能到达的地方扩散;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猿人必须摆脱动物本能,依赖于技术包括原始纺织技术来弥补动物本能的退化。我们可以这样说,原始皮服可能是从猿人到人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

7、的一个进化环节;而原始纺织技术体系的产生是人类从狩猎文化到畜牧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发展的最高技术成就。2 纺织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放大效应2.1 中国纺织技术与两大发明的关系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0中的两项,对于传播人类文化、促进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国范围看,正是因为汉民族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和应用,迅速传播了汉文化,从而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避免了汉民族多次被强悍异族统治者同化的悲惨命运。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特别是印刷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进程。马克思曾感叹中国的印刷术摧毁天主教的知识垄断,新教运用印刷术传播了自然

8、知识,改变了世界的知识地图,世界从中世纪进入了近代,出现了资本主义。殊不知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起源于中国的纺织技术。2.1.1中国古代造纸工艺中的纺织技术思想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特指中国古代植物纤维造纸工艺,下文同)中比较重要的工艺有3道发酵制浆、高浓打浆、抄纸。发酵制浆实质上源于纺织技术中的沤麻脱胶工序,而高浓打浆和抄纸则源于纺织技术中的漂絮工序。沤麻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考古学家在浙江钱山漾发现4 700多年前的苧麻纤维似乎已有沤麻脱胶处理。到春秋时期孔子所撰写诗经陈风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这一关于沤麻的最早文字描写记录。沤是利用水中微生物分泌的果胶酶,分解植物韧皮和茎叶中的胶质,使

9、纤维分散而柔软。而中国古代造纸工艺中的发酵制浆俗称“沤料”,它是利用自然界某些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催化作用,将植物纤维中的一部分非纤维素物质分解,使纤维分离成纸浆。可见沤麻和发酵制浆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沤的程度不一样,沤麻脱胶只是沤软而发酵制浆则是将纤维分离成浆。高浓打浆和抄纸思想则源于漂絮思想。高浓打浆也称捣料,是利用人工或自然力将浆料舂打、捣碎,成为纤维被疏解的纸浆,同时部分发生分丝帚化和润胀水化现象。漂絮工序是处理次茧的方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由此可见,造纸工艺的高浓打浆工序和丝织工艺的漂絮工序都用木棒在篾席上捣料,而漂絮工序的应用要远早于高浓打浆工序的应用,表明漂

10、絮工序对高浓打浆工序是有启示作用的。抄纸是用竹帘和植物黏液使湿纸页逐张堆集在一起,经过压榨后再一张张分开。抄纸工序与漂絮时产生薄片即丝絮纸的过程也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漂絮的副产品产生过程却为抄纸工序所借鉴。中国古代造纸工艺还有许多后处理工序也可见纺织技术的痕迹(见表1),因为纺织技术中的很多后处理工序应用明显要早于造纸工艺中后处理工序应用。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之所以出现造纸工艺,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达不无关系。正是基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独特性如漂絮、沤麻脱胶、后处理中的特色工序,才成就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和独特性。2.1.2印刷工艺与纺织技术的相关性我们对中国纺织技术与印刷工艺的特点及相关时

11、间进行比较(见表2),可明显看出印刷工艺有两条技术路径:(1)凸版印刷技术路径,它成为当今印刷工艺的进化过程。其技术演进过程为春秋时期的印玺y西汉的凸纹印花y中唐的雕版印刷工艺y北宋活字印刷工艺。(2)凹版印刷技术路径,它最终被淘汰了。其技术演进过程为凹纹印花(西汉) 缕空版印花拓碑。而传统观点认为印刷工艺技术演进过程为:春秋时期的印玺南北朝时的拓碑中唐发明的雕版印刷工艺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工艺4。这一观点显然没有区分清楚各工艺的技术特点,从而对其演进过程分析是错误的。无论哪种印刷工艺技术路径都直接源于纺织技术,因此完全可以说,印刷工艺源于纺织技术。凸纹印花工艺与雕版印刷工艺运用

12、相距700多年,主要有两个原因:(1)造纸工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凸纹印花工艺向印书工艺的位移。造纸术较前代有突破性进展,唐时纸品质量很高,已有宣纸、藤纸、捶纸、硬黄纸、云蓝纸等,只有纸品质量的提高才为凸纹印花工艺向雕版印书工艺转向提供技术支持。(2)社会需要为凸纹印花工艺向雕版印刷工艺的位移提供了持久的发展动力。隋唐统一全国后,以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科举考试集权于中央,只考文才不拘门第,考中为官者被称为“衣冠户”,可以轻赋税、免差役、享受经济特权。这给全国平民及小地主阶级提供了靠读书进升的机会,激发各地读书之风,此时手抄书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此外,唐代佛教盛行,大量信众也需要佛经典籍,手抄佛

13、经也无法满足需要。可见凸纹印花工艺向雕版印刷工艺的位移也正是适时,也是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5。2.2 黄道婆与上海女性高社会地位的形成当今上海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之其他地区的女性都要高些,这与元代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和她的棉纺织改革形成上海地区特殊的社会家庭角色格局有关。元代上海地区属松江府,松江府属贫瘠之地,主要只能种植棉花和豆类作物。正是黄道婆从黎族同胞处学会了整道棉布染织技术,30余年后思乡归根,返转故里,将先进的棉布染织技艺毫无保留地向乡邻街坊无偿传授,并在家乡松江大力推广。同时又对纺织器械和技术进行革新,大大提高了效率。家乡人民因此得福致富,松江亦成为元明时期的织造中

14、心,有“衣被天下”之美名,并渐渐泽惠江南6。“家有纺织,赖以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由于松江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男子反而无生业可事,出现“民间男子多好游闲,不事生业,其女子多勤劳织纴,篝灯燎火至达旦不休,终岁生资悉仰给于织作。更有甚者,游手之徒,有资女养生者”。这说明一个能干的女子往往是家庭的主要支柱,这在旧方志中也有不少记载。妇女把植棉、纺织担于一身,足见她们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作用。直至近代棉纺织业衰落后,原本家庭棉纺织业发达地区的上海妇女又另辟蹊径,清末民实转入刺绣。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农村妇女在家庭经济中仍居举足轻重的地位7。可以这样说,黄道婆棉纺织技术

15、的革新造就了上海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上海地区“女主外、男辅内”的特别现象。2.3 英国纺织技术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进入近代的最后一道大门,但英国工业革命的引致力量却是纺织技术革新(见图2)。1733年兰开夏的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此时脚踏踏板带动飞梭往返飞动,摆脱了从前手掷梭子的低效率,提高工效一倍。飞梭的使用造成了纺纱和织布之间的不平衡,一个织工往往需要68个纺工供给棉纱,长期发生纱荒。在17641767年间,织工哈格里沃斯发明和改进了珍妮纺纱机,它由一人操作,可纺12根纱,提高工效15倍。珍妮纺纱机的推广,降低了棉纱生产费用,提高了产量,但其纺的纱太细易

16、断,需要进一步改善。1768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较粗。此外,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就不能运转了。1779年克隆普顿综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能纺出精细而又结实的棉纱。此后骡机经别人改进成为自动棉纺纱机,可带动300400个纱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造成了纺纱和织布之间新的不平衡,织布跟不上纺纱,迫切要求革新织布机。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在木工、锻工的帮助下发明了近代织布机。由于纺纱和织布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力动力并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发展。此外,纺织机器的生产也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料,而钢铁的生产又需要大量的煤炭和便捷、快速的交通。因此,所有发展的瓶颈都集中于动力方面,这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全面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3 社会需求促进纺织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