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72321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 接第一部分 五、数据应用质量 土地信息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数据的完备程度,时间的有效性,拓扑关系的正确等。 数据的完备程度 数据的完备程度指地理数据在范围、内容、及结构方面满足所有要求的完整程度。包括数据范围、空间实体类型、空间关系分类、属性特征分类等方面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空间范围越大,数据的完整性就越差。在土地信息系统的建库过程中,数据不完整最简单的例子是缺少数据。如计算机从接收机传输位置数据时,由于软件受干扰或其它因素的缘故,只记录下经度而丢失纬度,以至造成数据不完整。另外由于

2、接收机无法收到四颗或更多的卫星信号而无法计算高程数据也会造成数据的不完整。又如某个应用项目需要的基础底图,但现在的地图数据只覆盖项目区的一部分,底图数据便不完整。 在土地信息系统底建库中,涉及大量的地籍档案。地籍档案来源于土管机关的地籍部门,数量大、形式多、浩繁、零乱,随着时间地推移,以及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地影响,有可能遭到损坏。如档案老化,书写材料低劣、地籍档案变到污染,变色、虫蛀等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 数据的现势性 数据的现势指数据反映客观现象目前状况的程度。数据的现势差,反映的客观现象就可能不准确。不同现象的变化频率是不同的。如地形的变化一般来说比人类建设要缓慢,地形可能会

3、由于山崩、雪崩、泥石流、人工挖掘及填海等原因而在局部区域改变。但由于地图制作周期较长,局部的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地反映在地形图上,对那些变化较快的地区,地形图就失去了现势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变化较快,这类地区土地覆盖图的现势性就比发展较慢的农村地区会差些。地形图上记录着所用航空像片获得的年代。若又用其他数据进行过修改一般是较新的航空像片,也应记录于上。 在土地信息系统建库中,要求地(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籍信息和地籍图必须具有现势性。地籍信息变更比较频繁,如土地利用类型,权属或宗地的重划,合并等。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使用情况都处在经常变化之中。基于

4、这一特点,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很难保证现势性,这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拓扑关系 在中,为了真实地反映地理实体,不仅要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属性,还包括必须反映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就是指它们之间的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和包含关系,拓扑关系。拓扑关系的核心是建立点、线、面的关联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空间关系:点点关系、点线关系、点面关系、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拓扑关系,可以确定一种空间实体相对于另一种空间实体的位置关系。利用拓扑关系,可以确定某县有多少耕地,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及对土地适宜性做出评价等。 在

5、拓扑关系的建立中,拓扑过程中伴随有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的位置坐标的变化,拓扑关系的不正确等情况,导致空间分析的结果错误,给土地管理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 六、结论 数据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项目中投资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数据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的系统功能和应用质量问题的三个方面数据源的质量问题、数据处理质量问题、数据应用质量问题着手,对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和初步的探讨。众所周知,的数据质量是影响的一个瓶颈环节,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结构复杂。因此,在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在数据采集与建库中实施质量控制,保证数据质量对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七、总结

6、与体会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次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领悟和掌握,对自己所学的土地管理专业有了一个整体认识。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也是运用所学知识探求新知的方法、手段。既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学习的机会。同时,毕业论文写作,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我真正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撰写毕业论文中,我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研究探讨了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有关问题。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我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我对土地信息

7、系统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强化了我的学习素质、研究素质和创业素质,而且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激发了我探求新知的欲望。认真写作毕业论文,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各项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谢辞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玉文龙老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论文的写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指导下,这篇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本组同学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钱乐祥余明全土地信息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测绘通报十 张超等地理信息系

8、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正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范爱民景海涛地图数字化质量问题测绘通报,四 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郝向阳等地图扫描数字化点位精度分析测绘学报,一 毛锋等地理信息系统建库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汤国安赵牡丹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 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司少先地籍信息系统源数据质量问题探讨测绘通报四 边馥苓主编原理与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 郭达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朱光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