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之人物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6073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中之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中之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中之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中之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中之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中之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中之人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中之人物,则直仿赵孟頫;此时山水画间或有一种粗笔面貌。至晚年,则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人物画师法李公麟及其以上传统,用线工细流畅;花鸟画取法远法元人,近师沈周,风骨秀逸。因其成就卓著,所以继其师沈周之后称为吴门派的领袖。吴门派的主力大多来自其门下,他一家子侄和弟子得其真传、各有成就者甚众:子文彭、文嘉、侄文伯仁,弟子钱榖、陆师道、陆治、陈道复、居节、朱朗等。文徵明传世作品很多,以山水画为最,中年时精品尤多,面貌也有不同。如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师法王蒙的林榭煎茶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的画法秀润的浒溪草堂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的描绘文氏自己与朋友郊游情形的惠山茶会图卷则直仿赵孟頫,工笔青绿,风骨细秀文

2、雅,类似者还有同藏一处的猗兰室图。晚年的文徵明有粗细两种风格,愈晚愈工。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南春图,细笔设色,作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是78岁的文徵明的精心之作。晚年粗笔风格的作品,则以故宫博物院藏的溪桥策杖图轴为代表,以水墨画古木溪桥,笔墨粗简劲挺,气势磅礴。其花鸟代表作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花鸟册及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各藏一卷的兰竹长卷,前者法出沈周而细秀过之。后者法赵孟頫,但运笔更为随意洒脱。唐寅(14701523),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少年有才名,二十九岁时因科场舞弊案受累入狱,罢为吏。后以诗文书画为生。据载,其性格狂放不羁,才

3、气横溢。绘画造诣全面,书法学赵孟頫。曾学画于周臣。其画题材面貌多样,山水画多表现崇山峻岭、楼阁溪桥的四时朝暮,描绘文人生活者则取法元人一路;人物画多以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为题,造型优美,早年工细艳丽,后来则以水墨写意为之,线条更见细劲流畅,风格洒脱;花鸟画有工笔与水墨写意两种面貌。唐寅传世作品中,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王蜀宫妓图轴代表其早年人物画面貌,用工笔重彩法,色调浓艳。中年时的人物画面貌则从上海博物馆所藏秋风纨扇图轴中得见,写仕女独立平坡,受执纨扇,若有所思。此画已略带写意笔意,较杜堇画风更加流利洒脱。故宫博物院藏其风木图卷,为水墨淡色写意人物画,描写思亲的士子,于树下掩面哭泣,情状十分悲痛

4、。此画构图简括,风格苍秀,为其晚年代表之作。唐寅的山水画,则以仿宋院体的风格为主。早年作骑驴归思图轴,绢本淡设色,画陡壑飞泉,一人骑驴攀登于半山,一樵夫于山下木桥上向山间行进。景物具高远、深远之致。山石作淡设色带水长皴,气韵湿润。中年时所作山路松声图、落霞孤骛图(藏于上海博物馆)都为绢本设色,表现高山复岭中的人物情怀。表现文人雅士生活的则有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春山伴侣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事茗图卷等,则在院体风格中掺入了较多的元人水墨技法,是其成熟期具有独创风格的作品。花鸟画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墨梅轴及上海博物馆藏的枯枝鸜鹆图等,多以水墨为之。仇英(略)三、明代后期的绘画明代后期的画派很多,山水画中

5、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在他的画风和理论的带动下,文人画的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著名的有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都以仿古为时尚,注重笔墨效果。吴门画派的文人画体系在此时则以程嘉燧、李流芳、卞文瑜、邵弥等画中九友著称。浙江的蓝瑛,号称武林派,项圣谟则有嘉兴派之称。一时间,派系纷繁,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出了明代后期文人之间讲究宗派的风气。明末出现的陈洪绶独创一格,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人物和景物。同样以人物画闻名于时的还有尤求、吴彬、丁云鹏等,他们的画风都受到仇英的影响,但都有自己的面貌。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的创立,是花鸟画创作的新里程碑,号称勾花点叶派的周之冕及其与他风格相近

6、的孙克弘也是当时的著名花鸟画家。董其昌(15551636),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工书画,精鉴赏,富收藏,且理论著作甚多,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著作传世。专长于山水,融董、巨、高克恭、倪瓒和黄公望于一体,尤致力于倪、黄。传世作品中常见的面貌为水墨或兼用浅绛法,也有青绿设色及没骨法作品留存,但数量较少。他十分注重师法传统,题材变化较少,但笔墨造诣很高。所画山川树石,墨色分明,用笔柔中有骨力,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以平淡天真取胜。画名在当时极盛,成为华亭派首领。主张书画相同通。他在绘画理论史中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南北宗的概念,以禅宗的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绘画史

7、中自唐代以来的山水画的不同风格。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为南北两派的祖师,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赵伯驹、赵伯驌和李、刘、马、夏为北宗。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他的这一理论观念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明末清初,董其昌在画坛的地位达到了顶峰。董其昌传世作品较多,代表他水墨风格的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高逸图轴,作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时年董氏63岁。以墨笔作平远景色,坡石杂树,远山重叠,表现清旷雅逸之意味,画法仿倪、黄,用折带干笔皴。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作于崇祯八年(1635年)的关山雪霁图卷,时董氏已81岁。以墨笔绘层叠山峦,

8、幽林深壑,用笔老练,墨色浑厚,有生拙秀润之意。董其昌青绿风格的代表作品,当属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的绢本设色没骨昼锦堂图卷。第九部分清代美术一、清初的绘画清初期,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成为画坛的正统派。他们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王和元四家,讲究笔墨趣味和技巧功力,但是内容缺乏生气。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了整个清代。在江南地区则出现了一批富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主要是明代遗民,政治上无法与清统治者合作,艺术主张也迥异于北方的四王。代表人物为四僧、金陵八家及新安派等。其中,以四僧的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也最大。(一)清初的山水画四王、吴、恽四王(王时敏、王鑑、王翚、王原祁)与吴历、恽寿平六人在清初

9、并称为画坛“六大家”,其中,四王的擅长、崇尚、画风相近,占据了画坛的正统地位,吴历也以山水闻名,恽寿平则以花鸟见长,在他们各自的影响下,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二)清初的山水画四僧石涛(16421705),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人,明宗室。出家后改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入清后出家为僧,康熙时以画名播四海。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与上层人物交往密切,但内心充满矛盾。石涛长于山水、兰竹。清初的山水画金陵八家新安派在安徽风行的同时,南京地区也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他们遁迹山林,以诗画相唱和,风格虽不尽相同,但有着相近的艺术意趣,其

10、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被人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清初的山水画江西派及武林派等传派(略)二、清中期绘画(一)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般指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另外,也曾列入八怪的画家还有华喦、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人。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其实,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首先,由于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虽有人任过小官,但最终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其次,他们都注重艺术个

11、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这些因素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二)宫廷画家(略)(三)其他画派(略)三、清晚期的绘画从道光年间开始,清王朝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伴随政治的衰败,以怡情养性为尚的士大夫画逐渐衰微,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等地,越来越多的画家聚居于此。为了适应新兴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著名的有上海地区的海派和广东地区的岭南派。(一)仕女画改琦(略)费丹

12、旭(略)(二)山水画1、海派与清代中期的扬州因经济繁荣出现了以八怪为代表的新画派一样,鸦片战争后辟为商埠的上海也由于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东南地区的文化中心,许多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迁居于此,开始了他们在上海的从艺生涯。由于他们面对的欣赏、购买对象是新兴的市民阶层,所以他们的艺术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除了保持传统文人画的要求之外,他们更加注重从西画技巧中吸收营养,以及向民间艺术学习,形成了被称为海上画派的群体,简称海派。其代表人物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薰、任颐、吴昌硕、蒲华等人。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以字行,号次远、别号山阴道山行者、山阴道人,浙江绍兴人。父任鹤声

13、为民间艺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终成一代名家。为海派中的佼佼者,在四任中成就最为突出。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画,早年从陈洪绶法出,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干莫炼剑图轴。后练习铅笔速写后,变得较为奔逸,如故宫博物院藏风尘三侠图轴等。其写照技艺,高妙绝伦,曾为虚谷、胡公寿、赵之谦、任薰等多人画像,无不逼肖。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其酸寒尉像轴,写吴昌硕着官衣立像,极其传神。其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