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960731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综合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写动物)体会: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赞美。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与真诚的赞美。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园地。第十三课 白鹅一、丰子恺;讲了一只引吭大叫音调严肃郑重、步态从容不迫非常傲慢、吃相摆架子非得有人伺候的鹅;告诉我们 要热爱生活关爱生命与学习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二、课内知识1、本文作者是(丰子恺),他不但是(散文)家,还是一位(漫画)家。2、本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特点。(如用

2、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与“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还运用了(反语)来表达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3、本文作者运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与吃相中”,这句话是文章的(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

3、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4、“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ng,不读c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句话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更显出了鹅的(高傲)。5、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鹅的吃相重点理解)“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作者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

4、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表达出来了。6、“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在旁伺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句话作者把人比作堂倌,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这是反语。7、“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这是一句反语)窥伺-偷偷地观望,等待时机。这句话中把鹅比作(老爷),表面是贬低鹅,实际上表现出作者喜欢鹅的思想感情。8、词语解释1.引吭大叫:“吭”是(喉咙),这个词在本文指(扯着喉咙大声叫)。2.局促不安:形容(不自

5、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鹅步调急促,不自然)。3.一板一眼: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4.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不马虎),本文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样,一点不马虎)。6.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本文指(鹅并不奢侈,它吃东西很平常,不要花费什么)。三、课内阅读题:(一)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也与鸭相似(sh s)。但鸭的步调(dio tio)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 m)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ju ji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xing xing)让;有时非

6、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划去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根据词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3、照样子,用划“ ”的词写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_ _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_ _4、找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_ _5、围绕着这个句子,作者从以下那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鹅的傲慢?1、_ _ 2、_(二)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与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严厉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囂

7、;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1)这段话节选自_写的_,节选的第一自然段是_句,起_的作用。(2)我觉得白鹅有 的特点。文章是通过它的 、 与 三方面来表现的,让我感受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白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 。(3)请找出描写鹅叫声特点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_, _,_。(4)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1、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囂;好像在说:“_ _”。2、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好像在说“_ _”。(5)请把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默写下来。_,_,_,_。第十四课白公鹅:一、(俄)叶诺索夫;讲了 一只有海军上将派头、走路慢条斯理、走路优美、

8、生活得自由自在的白公鹅;告诉我们要 学习抓住特点对事物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二、课内知识1、白公鹅课文是从(走路的姿态)、(活动)两方面写的。本文作者用了(拟人)、(夸张)的写法。2、破折号的三种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移)3、白鹅与白公鹅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第十五课猫:一、猫,老舍,文章主要抓住大猫性格古怪与小猫淘气可爱来说明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古怪”的意思是(性格特别,令人难以捉摸),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表面看起来作者是(不喜欢)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深深喜爱)之情。

9、二、课内知识1、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与(它满月时的可爱)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动物与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作者用举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2、猫的性格古怪表现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与不高兴时的表现。3、句段理解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

10、;凝,注意力集中。写出了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课内阅读题: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与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

11、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与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照样子,写词语。无忧无虑 无( )无( )无( )无( ) 无( )无( )一天一夜 一( )一( )一( )一( )一(

12、 )一( )(2)用“摘录法”概括这三节的主要内容。 _。(3)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1)既_又_,既_又_;(2)高兴时_,不高兴时_;(3)有时很_ _有时很_ _。(4)“尽职”是猫的主要特点,仔细阅读画“_”句子,按要求填空。_写出了猫尽职的程度, _写出了猫尽职的神态,_写出了猫尽职的时间, _写出了猫尽职时的决心。(5)仔细阅读节选的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写猫叫一句,先用_一词总述,然后从_、_ _、 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以_ _一词作结。2、“小梅花”喻指_ _,这表达了作者对猫的_ _的感情。(6)请用划线的词语写一个句子。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_2、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称呼,它也不肯回来。_3、我会在横线上填上能搭配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